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時期我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將實施六大戰略舉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4月14日電(記者 姚潤豐)水利部部長陳雷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介紹,力爭用15至20年的時間,使全國水土流失區得到初步治理或修復;現有坡耕地全部採取坡改梯、陡坡退耕、等高耕作、保土種植等水土保持措施;嚴重流失區水土流失強度大幅下降,中度以上侵蝕面積減少50%;70%以上的侵蝕溝道得到控制,下泄泥沙明顯減少;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根本控制,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落實率達到100%。

    據悉,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將著力實施水土保持六大戰略舉措。這六大戰略舉措是:

    實施保護優先戰略,推進水土流失防治由事後治理向事前保護的根本性轉變。嚴格保護自然植被,禁止過度放牧、無序採礦、毀林開荒和開墾草地等行為;對擾動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各類生産建設項目,必須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全面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從嚴控制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和山地災害易發區等區域的開發建設活動,充分做好水土保持方案論證。

    實施綜合治理戰略,構建科學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優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綜合防護體系。以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整治為突破口,推動小流域綜合治理,加大梯田、坡面水系和小型蓄水工程建設力度,提高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實施分區防治戰略,因地制宜推進東中西部水土保持工作。東部地區要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提高水土資源利用效率;中部地區要加大生産建設項目監督管理力度,遏制人為水土流失,對嚴重水土流失區進行綜合治理;西部地區要加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建設旱澇保收基本農田,搞好特色産業開發,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點帶面實現水土保持發展。將在繼續加強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東北黑土區和西南石漠化地區等重點治理的基礎上,重點抓好黃土高原多沙粗沙區淤地壩建設、南方崩崗綜合治理、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資源建設與開發利用,以及水源地泥沙和面源污染控制等重點項目建設。

    實施生態修復戰略,發揮大自然的力量促進大面積植被恢復。切實加強封育保護,搞好基本農田、灌溉草場建設,大力實施生態移民等工程,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為生態自然修復創造條件。

    實施科技支撐戰略,依靠科技進步治理水土流失。通過自主創新與綜合集成研究,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水土保持基礎研究體系、重大科研攻關體系、示範和推廣體系,提高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和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我國水土流失形勢嚴峻 180多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

    新華社重慶4月14日電(記者 姚潤豐)水土流失是我國的重大環境問題,我國水土流失防治進程與國家生態建設的總體目標差距很大。水利部部長陳雷表示,目前全國有180多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亟待治理,多年平均年土壤侵蝕量高達45億噸左右,有3.6億畝坡耕地和44.2萬條侵蝕溝亟待治理,東北黑土區的保護和西南石漠化地區耕地資源的搶救都十分緊迫。

    陳雷在此間舉行的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介紹,我國自然條件複雜、生産力總體水平不高、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水土保持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和突出問題。如,開發建設過程中急功近利、忽視生態保護的現象仍較為普遍,造成嚴重人為水土流失;不少地方仍然存在陡坡開墾、順坡耕作、超載過牧的現象,導致土地生産力下降,生態惡化,水土資源可持續性削弱;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申報率、執行率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率仍然偏低,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知法犯法的現象較為普遍;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涉及多行業、多部門,必須加強部門和行業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我國的基本國情、現階段的突出水情和水土流失的嚴峻形勢表明,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水土流失問題,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陳雷説,加強水土保持是搞好江河治理、保障防洪安全的迫切需要。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導致黃河下游河道1950至1999年淤積泥沙92億噸,河床普遍抬高2至4米。遼河干流下游部分河段河床已高於地面1至2米,成為“地上懸河”。水土流失導致全國8萬多座水庫年均淤積泥沙16.24億方,洞庭湖年平均淤積泥沙0.98億方。不少山丘區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頻繁發生,給當地和下游地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造成嚴重損失。

    此外,加強水土保持也是改善山丘區民生、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我國76%的貧困縣和74%的貧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嚴重區。不少水土流失地區由於長期掠奪式生産經營,土地生産力大幅度下降,甚至到了光山禿嶺、山窮水盡的地步,陷入生態惡化與貧困相互交織的惡性循環。

    目前全國1/3以上的國土面積存在水土流失問題,江河湖泊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污染,不少地區的生態環境已超出其承載能力,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工農業生産。據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科學考察估算,每年水土流失給我國帶來的經濟損失相當於GDP的2.25%左右,帶來的生態環境損失更是難以估算。

    新聞分析:大規模開發建設須嚴守水土保持"紅線"

    一份由水利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歷時3年聯合形成的“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92萬平方公里,部分開發建設項目尤其是農林開發項目急功近利,水土流失觸目驚心。

    “近年來,一些山丘區經濟林發展很快,荒山、荒坡開發強度很大,但有些人只顧樹上、不顧樹下,量大面廣的陡坡開墾、順坡耕作、亂砍濫伐等活動,造成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説,一些開發建設單位和個人,為了降低工程建設的成本,在建設過程中不重視水土保持或者沒有採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隨意棄土棄渣、破壞地貌植被。還有大量的群眾採石、挖砂、取土等生産建設活動,也往往造成大面積的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

    黃河水土保持及管理重點工作確定 任務十分繁重

    近日,黃河上中游管理局2009年全局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周月魯局長代表局黨組在做工作報告時明確指出,2009年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民生水利和治黃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一年,也是促進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攔沙工程立項上馬、加快治理步伐的關鍵一年,各項任務將十分繁重。

 
 
 相關鏈結
· 天津市籌集2億專項資金扶持創建百個文明生態村
· 河北:試行生態補償新機制 遏制河流跨界污染
· 內蒙古草原舍飼養羊帶來和諧生態
· 河北實行全流域生態補償 涉及七大水系56條河流
· “禽北上、畜南下”提供農牧業生態發展新思路
· 內蒙古建設北方生態屏障 28年義務植樹12.7億株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