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22日   來源:人民日報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實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對政府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提出了重大挑戰,也對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建設的規律表明,服務型政府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工作重點應根據客觀環境變化而相應調整。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必須創新管理理念,把握關鍵環節,正確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切實把政府工作的重點放到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上來,以更好地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

    發揮三個功能,強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

    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期盼,江蘇近年來在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江蘇以全國1.06%的土地面積,創造了佔全國近10%的GDP、超過10%的財政收入、16%的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江蘇對外開放程度高、外部需求佔總需求的比重高,當前經濟發展面臨著異常嚴峻、複雜的局面。越是在困難較大的時候,越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努力發揮好三個功能。

    發揮及時調節經濟運行的功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彌補市場失靈,有效調節經濟運行,是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我們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結合江蘇實際,進一步加強對經濟運行的有效調節。一是加大有效投入,在優化結構的前提下擴大投資規模,加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重大産業項目、重大生態環境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建設,以政府投資引導和帶動社會投資。二是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費能力,以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空間,以完善相關政策優化消費環境,增強以消費擴內需的傳導效應,積極擴大消費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三是大力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加快出口産品結構調整,加大對出口的政策扶持力度,保持外貿出口穩定增長。四是強化各級政府、金融部門與企業同興共榮的理念、共渡難關的意識,加大積極財政政策的落實力度,加大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努力改善企業發展環境。

    發揮正確引導産業發展的功能。充分利用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形成的倒逼機制,通過引導産業發展,堅定不移地推進發展方式轉變。一是著力提高裝備製造業的研發能力和國産化水平,著力發展重大成套設備、高技術設備,推動製造業向高端發展。二是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和環保等新興産業,以高點起步參與高端競爭。三是從政策上扶持企業技術改造,引導企業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加快更新改造步伐,推動傳統産業向品牌化發展。四是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積極培育總部經濟,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增創現代服務業競爭新優勢。五是鼓勵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做強做大,推動關聯産業、上下游企業聯合重組,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發揮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功能。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是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省、市信用擔保再擔保體系,發展新型融資模式,滿足企業多樣的融資需求。二是加大對企業的財政支持力度。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實施稅收扶持措施,全面落實減免稅費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三是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落實各項扶持創新政策,深化多種形式的産學研合作,支持企業培育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産品。

    突出三個重點,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職能

    在經濟發展困難、財政增支減收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必須統籌兼顧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突出擴大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增加城鄉居民工資性收入的主要途徑。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問題更加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應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一是建立市場主導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個人自主創業相結合的就業機制;二是通過稅收減免、財政貼息等手段,促進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産業、服務業、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三是在符合國家産業政策的前提下,對就業帶動作用大的投資項目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四是鼓勵非營利組織發展,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五是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和困難群體再就業援助制度。

    突出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通過擴大就業、增加工資、調整稅收政策等措施,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標準,實施油菜良種補貼,增加産糧大縣、油料大縣的獎補資金,完善糧食風險基金政策,引導和幫助農民積極創業致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積極調節收入分配關係,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突出完善社會保障。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是增強居民消費信心的重要條件。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應擴大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啟動做實個人賬戶試點,抓緊制定省級統籌方案,做好社會保險關係省內跨地區轉移接續工作,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鞏固完善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提高醫療保障待遇水平,逐步解決困難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問題;研究制定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實施辦法;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範圍,推進徵地、補償和基本生活保障“三同步”,確保被徵地農民應保盡保;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擴大農民工養老保險覆蓋面;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切實安排好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完善三個機制,強化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

    維護社會穩定是政府履行市場監管和社會管理職能的重點。當前,應當通過完善三個機制,進一步強化政府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

    完善利益協調機制。通過完善利益協調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和化解利益衝突,促進社會和諧。一是加強正確利益觀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觀念,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係。二是暢通人們利益表達渠道,進一步完善信訪制度、民意調查制度、信息公開制度、聽證會制度、公民投票制度、協商談判制度,為民眾提供程序規範、科學公正、廣泛參與的利益表達平臺。三是加強對利益主體的法律約束,創造公平公正、合法合理的社會環境,引導人們自覺調整利益需求,合理選擇利益目標,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獲取利益。

    完善安全控制機制。社會治安、安全生産、食品藥品安全直接關係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必須強化安全控制機制這一政府對社會進行有序管理的基礎工程。一是積極構建大防控體系。按照“改革體制、激活資源、突出重點、全面設防”的思路,加快建設以社會面巡防網絡為主體、以卡點堵控網絡為屏障、以社區防控網絡為基礎、以單位內部防控網絡為支撐、以周邊協作網絡為輔助的治安防控體系。二是強化安全生産的各項措施。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産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産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公共安全設施的投資,建立生産安全應急救援體系,增強應對重大事故災害的能力。三是加大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明確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責任主體,完善並嚴格推行市場準入制度,建立食品藥品安全信用標準、信用信息徵集制度等,儘快形成較為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信用體系。

    完善應急處置機制。一是實施應急預警,建立突發事件信息收集網絡和分析中心,推動信息資源充分整合,完善應急處置預案體系,並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檢驗、調整、更新。二是完善應急組織系統建設,著力加強決策系統、輔助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保障系統建設。三是加強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增強防範風險的預見能力。

    提升三個能力,強化政府自身建設

    提升政府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是科學履行政府職能的前提與保證。現階段,政府要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必須著力提升三個能力。

    提升戰略思維能力。樹立世界眼光,以全球視野觀察和思考問題,加強對戰略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增強工作的預見性,提高駕馭複雜局面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著眼全局,把握大局,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統籌兼顧,處理好促進增長與調整結構、擴大內需與穩定出口、推動發展與深化改革、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等關係,使各項工作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更加自覺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行決策部署、工作謀劃,使實現保增長的目標建立在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為更長時間、更高水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提升科學決策能力。完善決策基本制度,進一步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合法性審查等制度;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增強群眾參與度,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健全決策後評價、反饋糾偏和決策責任追究等制度,及時發現並糾正決策中存在的問題,減少決策失誤。

    提升抓落實能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必鬚髮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政府的各項工作真正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一是在增強政府執行力上下功夫。圍繞全局工作的重點、經濟運行的難點、群眾關心的熱點,建立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二是在辦實事、求實效上下功夫。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認真進行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千方百計解決基層和企業的實際困難,盡心竭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三是在群策群力上下功夫。調動全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上下同心,協調行動,共克時艱,努力開創新局面、贏得新發展。(江蘇省省長 羅志軍 )

 
 
 相關鏈結
· 北京市召開常務會議研究建設服務型政府等工作
· 人大代表:不要讓服務型政府卡在“最後一公里”
· 代表委員:努力建設一個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
·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對建設服務型政府起到一定作用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