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四川汶川5月11日電(記者 葛素表、姜琳)一年前的5月12日,四川阿壩人口最多的汶川縣城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廢城。如今,經歷了一年春夏秋冬的汶川人民生活如何?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進汶川縣城,感受了療傷中汶川人的堅韌、剛強和希望。
地點:汶川縣城東街路口
每天早上九十點鐘,65歲的老漢李萬柏先讓妻子廖光珍把他送到汶川縣城東街的路口,然後妻子再騎三輪迴家把那臺老式的蜜蜂牌縫紉機拉過來。除非下大雨,李萬柏的露天裁縫攤從去年6月12日開始,幾乎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在這裡。
“我們不能等著政府的救濟呀,有這把手藝,閒著也難受,再説我的女兒還在讀高中,以後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旁邊一位大爺告訴記者,李萬柏從小腿上就有殘疾,當了30多年的裁縫,去年“5·12”前自己有一間裁縫店,地震中舖子塌了。但地震過後一個月,他就露天開起了裁縫店。一位羌族老大娘送來一塊湖藍色的棉布,説要做一頂帽子,李萬柏不到半個小時就做好了,手工費3元。
地震沒有改變生命的堅韌和對新生活的進取。在李萬柏的身後,還有幾位擦鞋的師傅,他們每個人擦得都很賣力氣,其中一位大媽對記者説:“李萬柏大叔那麼大歲數了都不閒著,人家還拿低保呢,我們更沒理由等著別人的救濟了。”
地點:威威水果店
電子秤、水果籃、琳瑯滿目的各色水果,店主劉蓉正坐在門口削菠蘿,同時照料著嬰兒車裏3個月大的兒子。這家看似普通的水果店,在過去的一年中,卻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
威威水果店位於汶川縣最繁華的商業區。地震發生時,超市、商場跑出的人都涌到了廣場上。劉蓉正懷著第二個孩子,看著慌亂的場景,這個潑辣、壯實的女人嚇得哭了,雙腿不聽話地往下坐。而當時,她10歲的女兒王成威卻在地震來襲時鎮靜地趴到課桌下躲避掉落的水泥塊,等搖晃稍過,她勇敢地幫助一個殘疾的同學衝出教室,並帶領全班同學爬上了高高的姜維城山。
當劉蓉在山頂見到女兒時,她幾乎哭成了淚人,也從那一刻起,她變得格外剛強。地震過後,廣場變成了救災營地,水果店也變成了戰士們休息的帳篷。劉蓉不顧身孕,幫著接水打水。劉蓉的丈夫開著自己的車,幫政府運送救災物資。
去年8月,威威水果店終於恢復營業。雖然生意不如以前好了,但面對重新開始的生活,劉蓉有種説不出來的感受。“經歷了那樣的災難,以後的日子再大的困難都不算啥。”在過去的一年裏,劉蓉還是最牽掛遠在西昌讀書的女兒,“希望新學校早點修好,能讓女兒回到身邊。”
劉蓉説,為了紀念這段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歷史,夫妻倆給地震後出生的小兒子起名叫王成城。
地點:汶川縣政府對面
抱著三個月大的女兒余瀅,唐明鳳感到無比幸福。
記者看到唐明鳳時,她正抱著孩子曬太陽。“這個孩子早晨醒得早,每天上午10點要先睡一覺,現在睡醒吃飽,曬會兒太陽,下午四點又要睡覺了。”
去年“5·12”地震發生時,唐明鳳剛懷孕。“真是想吃什麼都吃不上,我們的親戚朋友從廢墟中跑出來,擠住在一輛貨車的車廂裏。”後來,親戚們陸續找到了新住處,她和丈夫也租到了一間比較安全的房子。
今年1月27日,女兒出生了。看著可愛健康的女兒,唐明鳳覺得踏實了。“女兒從小受了苦,這對她以後成長有好處。”她笑著對記者説。
“兒童免疫應該打的那些防疫針都打了,新農合也把生孩子的費用報銷了一大半。”唐明鳳説丈夫早就開始跑運輸了,她主要負責帶孩子,雖然不是很寬裕,但孩子喝的奶粉“一定得買牌子好的”。
記者想拉拉孩子的小手,小手很軟,很白,小拳頭攥得也很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