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林小春、王星橋、任海軍、李學梅、朱磊)如果中國人不能養活自己,那麼他們將使全世界挨餓。曾幾何時,西方人對中國糧食生産能否自給憂心忡忡。但今天的現實證明:中國人不但養活了自己,而且幫助了世界!
新中國成立後的60年,中國人結束了食不果腹的饑困生活,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多年來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中國農民的年人均純收入2007年已增至4140元,比1978年翻了約5番;中國糧食的總産量2008年達到5.25億噸,而1949年時僅為1.13億噸……
今天,中國不僅結束了糧食受援國歷史,而且還是位於世界前列的糧食捐助國。據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不完全統計,在結束受援國歷史的2005年,中國對外捐助糧食就達57.7萬噸,僅次於美國和歐盟,躍居全球第三位。
“中國從1949年時的饑餓貧困狀態,到現在步入小康水平,無疑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方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了中國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就。
方成認為,中國能用世界9%左右的耕地養活世界20%左右的人口,這一有目共睹的成就主要應歸功於政府支持“三農”(農業、農村和農民)的政策,積極的政策措施推動了公共投資和技術進步。
以三大糧食作物的單産為例:玉米單産從1961年的1.18噸/公頃增加到2007年的5.15噸/公頃;水稻單産從2噸/公頃增加到6.43噸/公頃;小麥單産則從0.56噸/公頃增加到4.61噸/公頃。單産的大幅提高無疑與中國具有雄厚的農業技術力量密不可分。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農業和環境經濟學教授戴維·布蘭福德持有相同的觀點。他説,健康的糧食系統具有三大因素:農業研發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糧食定價機制,“中國在這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中國政府將“人人糧食安全”視為基本人權,正採取一些政策促進農業從自給半自給經濟向較大規模的商品化生産轉化,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化。中國政府提出的新目標是,到2020年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5.4億噸,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在2008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
為實現這個目標,中國“三農”支出2007年同比增長30.3%,2008年同比增長37.9%,今年預計將再提高20.2%。英國《金融時報》今年4月的一篇報道説:“除印度之外,沒有一個大國像中國一樣在農業方面增加這麼多的投入。”與此同時,這篇文章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中國農業增産仍面臨嚴峻挑戰,“短期而言,水資源稀缺、沃土流失以及農業生産率增長放慢都將成為關鍵問題。長期而言,氣候變化的影響將至關重要”。
中國政府對此早已有所認識和準備。去年11月,政府發佈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詳細列舉了今後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包括糧食供求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農産品進出口貿易出現逆差,大豆和棉花進口量逐年擴大;主要農副産品價格大幅上漲等。綱要説:“必須清醒地看到,農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農業政策高級研究員、中國農業研究專家安傑伊·克維欽斯基説:“當然,中國的農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農業信貸投入相對滯後。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農業發展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對中國農業發展的前景,我感到樂觀。”
今天,中國人均營養攝入量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國農村貧困人口也從1978年的2.5億下降至1479萬,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貧困人口數量正在下降的國家之一。在今年5月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世界糧食計劃署經濟政策高級顧問亨克-揚·布林克曼直言,在消除貧困和饑餓方面,中國“堪稱榜樣”。
中國60年來取得的成就證明,人口眾多的中國不但沒有增加世界糧食供給的壓力,而且還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樹立了發展農業的榜樣。過去數十年間,一些發展中國家受西方國家和一些國際機構推廣自由市場糧食政策的影響,忽視甚至放棄種糧,改而種植經濟作物,結果糧食安全受制於人。現在,它們也希望借鑒中國的經驗,重新振興自己的農業。
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13屆非盟首腦會議上,西非國家馬裏總統事務副秘書長巴巴·貝爾特告訴新華社記者:“馬裏相信非洲國家能從中國的經驗中得到啟發。”他的觀點得到非洲專家們的贊同。非洲農業技術基金會一份新報告指出,中國的農業繁榮為“非洲提供了經驗”。
目前,中國在國外已建成或正在建設20多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並已決定把對外派遣的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數量翻番。中國播下的糧食自給的種子,正在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