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北方旱情回升南方旱情發展 各地各部門積極抗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30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綜合

    全國旱情形勢: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27日分析認為,當前我國北方地區旱情已呈回升態勢,農作物重旱和乾枯面積、人飲困難數量持續增長;南方地區旱情露頭後發展較為迅速,特別是部分旱區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比較突出,全國抗旱形勢嚴峻。

    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8月27日,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為1.45億畝,超過多年同期均值300萬畝,其中重旱6107萬畝,乾枯2975萬畝,有693萬人、562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溫家寶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時指出
紮實做好各項工作 努力奪取今年農業豐收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這是8月28日溫家寶來到赤峰市敖漢旗瑪尼罕鄉一處受災絕收的農田裏,仔細察看旱情。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內蒙古檢查指導抗旱減災工作時指出,近一段時間我國部分地區出現較嚴重的旱情,對農業生産和群眾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旱情和抗旱工作,各受災地區及時啟動抗旱應急響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抗旱減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北方旱情還在發展,南方部分地區又有新的旱象。全國農作物受災面積還在擴大,人畜飲水困難的數量還在增加。受災地區的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做好抗旱減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切實把抗旱減災作為當前“三農”工作中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紮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爭取今年農業有個好收成。我國糧食連續五年豐收,儲備充足,國家經濟實力提升,完全有能力戰勝這場災害,保障糧食供給,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詳細>>>

回良玉在國家防總國家減災委聯席會議上強調
堅持以人為本 科學指揮調度
毫不鬆懈地抓好防汛抗旱減災救災工作

 

    8月24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國家減災委員會在北京國家防總指揮中心召開聯席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出席會議並講話。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國家減災委員會24日在國家防總指揮中心召開聯席會議,全面分析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汛情旱情災情形勢,進一步安排部署防汛抗旱減災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在會上強調,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各項措施落實,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繼續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防汛抗旱和減災救災工作,堅持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活放在首位,突出抓好當前的抗旱工作,重點抓好防異常颱風、防秋汛、防秋冬連旱工作,為實現穩糧增收目標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詳細>>>

***********各部門啟動預案積極抗旱救災***********

財政部、民政部:

    8月28日,財政部、民政部下撥1.76億元中央救災資金,用於幫助近期遭受嚴重旱災的河北、山西、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等7省(自治區、兵團)解決受災群眾口糧和飲水困難,以及浙江、重慶2省(直轄市)災區因災倒塌住房恢復重建。 >>>

    近一段時期,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區)遭受嚴重旱災,災區群眾生産生活受到較大影響。為幫助地方開展抗旱救災工作,中央財政緊急下撥遼寧、吉林、內蒙古等省(區)抗旱救災資金1.82億元,主要用於因旱受災群眾生活困難救助、特大抗旱措施補助及農業生産救災支出。>>>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  

    8月10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遼寧旱情,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8月16日,針對北方部分地區旱情發展趨勢,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決定將旱災救災應急響應由四級提升至二級。

    在前期向遼寧省派出工作組的基礎上,再次向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甘肅、寧夏等地派出四個工作組。

    向遭受旱災影響較為嚴重的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等9省(自治區)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災區高度重視當前抗旱救災工作,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切實安排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國家防總:

    派出三個工作組趕赴湖南、湖北、廣西、貴州等省區,協助和指導地方做好抗旱工作。>>>

    8月18日晚,國家防辦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旱區各級抗旱指揮機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各項抗旱措施的落實,全力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確保旱區人畜飲水安全,力爭農業有個好收成。

    國家防總在前期派出5個工作組趕赴北方重旱區抗旱一線的基礎上,于8月18日再次向河北省派出工作組,協助和指導地方做好抗旱救災工作,並將繼續嚴密關注全國旱情發展變化,滾動會商分析,及時研究部署抗旱救災工作。>>>

水利部:

    水利部部長陳雷8月24-26日在湖北省調研指導水利工作。他強調,要紮實做好當前防汛抗旱工作。在積極做好大江大河防汛工作的同時,要把病險水庫、在建水庫和水電站度汛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逐一落實度汛方案、搶險方案、搶險隊伍、搶險物料和應急通訊設施等度汛措施,確保安全度汛。要高度重視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防禦,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要加強防汛抗旱值班值守,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強化會商分析,及時掌握雨情、汛情、旱情、災情和工情,為把握防災抗災主動權創造有利條件。>>>

農業部:

    8月26日農業部再次派出5個工作組,由種植業系統司局級領導帶隊,部玉米、水稻專家指導組成員參加,分赴內蒙古、遼寧、吉林、湖北、湖南5個省(區)開展工作督導,深入一線,了解災情,與地方農業部門一道,完善抗旱技術方案,因地制宜落實抗旱技術措施。>>>

    8月23日,農業部緊急派出工作組,分赴湖南、湖北農業生産第一線。針對山西旱情持續發展的情況,農業部也派出工作組赴山西省重災區,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輕旱災損失。>>>

    農業部派出4個專家指導組,繼續在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等受災嚴重地區了解旱情,針對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的受旱程度,進行科學指導,因時、因地落實好田間管理措施。>>>

氣象局:

    8月14日,中國氣象局派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決策服務中心專家赴內蒙古、遼寧、吉林等旱區指導抗旱工作。>>>

***********各地積極行動應對乾旱***********

遼寧:

    旱情:今年6月20日以來,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遼西北地區發生了嚴重的伏旱。特別是8月以後,旱情發展十分迅速,農作物乾枯絕收面積逐日增加,因旱飲水困難人口數量不斷增加,部分城鎮已開始限時限量供水。>>>

    全省林業受災面積達958.5萬畝。其中,瀋陽、錦州、阜新、鐵嶺、朝陽及葫蘆島等遼西北地區受災較重,林地受災面積達818萬畝,176萬畝新植林成活率受到嚴重影響,其中已報廢81.4萬畝。>>>

    抗旱措施:遼寧各地迅速啟動抗旱減災措施,把保證群眾生活用水放在首位。

    各地已投入資金3.2億元、出動抗旱人員136.76萬人全力抗旱減災,累計澆灌農田面積43.2萬公頃,臨時解決了38.72萬人、18.4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問題。>>>

湖南

    8月29日,湖南湘西鳳凰縣千工坪鄉岩六屯村村民望著一處乾涸的水洼地。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旱情:截至28日,湖南省受旱面積達到15萬平方公里,佔到全省面積的七成以上。湘西、湘北地區旱情較為嚴重。

    29日,湖南部分旱情嚴重地區降雨。但是由於前期乾旱嚴重,很多溪流、山塘、小型水庫乾涸,嚴峻的旱情仍難以解除。>>>

    8月29日,湖南湘西鳳凰縣千工坪鄉組織村民挖渠引水灌溉農作物。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抗旱措施:湖南省26日起對旱情最為嚴重的張家界、湘西自治州、懷化、常德、邵陽、岳陽、長沙、衡陽、永州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

    將解決人畜飲水困難作為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按照“先生活、後生産,先活水、後死水,先地表、後地下”的原則調度。

    截至8月下旬,湖南省共投入抗旱資金1.12億元,修復水毀工程1200多處,進行人工增雨作業380多次,購買、維修提水機械、抗旱機具4萬多臺套。>>>

湖北:

    8月25日拍攝的湖北省安陸市陳店鄉九衝村乾涸的水塘。持續10多天的高溫天氣造成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安陸、孝昌、孝南等縣(市、區)的農田旱情嚴重。面對嚴重旱情,孝感市迅速採取機械提水和水庫放水等措施,全力抗旱保豐收。 新華社發(代純 攝)

    旱情:全省已有300多萬畝農田不同程度受旱,分佈在孝感、隨州、天門、荊門、武漢、恩施、黃岡、荊州等地,其中隨州廣水、荊州松滋、孝感大悟、宜昌興山4縣市已出現人畜飲水困難。

    抗旱措施:湖北省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抗旱責任,抓好蓄水保水增水,堅持優化配水調水,充分發揮水利工程設施抗旱減災作用,千方百計減輕旱災損失。

    各旱區參加抗旱的幹部群眾已達到17.74萬人,投入機動抗旱設備7700台套,啟動機電井1.76萬眼提水抗旱。

    各級水利部門加強了優化配水調度,長江、漢江、東荊河和漢北河沿線開啟骨幹涵閘,日搶引過境客水2.6億立方米。同時各地積極調度泵站提水、水庫放水,日提供抗旱用水234.7萬立方米。>>>

內蒙古:

    8月22日在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新莊村拍攝的大片乾旱的玉米田。內蒙古赤峰市目前仍持續乾旱,據初步統計,該市農作物遭受旱災面積為1253.5萬畝,絕收面積達360.8萬畝。新華社發(李富 攝)

    旱情:入夏以來,內蒙古持續無有效降水,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災。全區農作物受旱面積達4727萬畝,20多萬頭(只)牲畜死亡,因旱造成189萬人、427萬頭(只)牲畜飲水困難,6個縣級城市因旱供水受到影響。全區有50多座水庫乾涸,大部分中小河流發生斷流。地下水位呈下降趨勢,造成1105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或吊空,靠地下水灌溉的地區面臨新的水源危機。>>>

    內蒙古赤峰市農作物遭受旱災面積為1253.5萬畝,絕收面積達360.8萬畝。>>>

    抗旱措施:自8月17日10時起,內蒙古啟動III級應急響應,全力做好當前抗旱救災工作。自治區水利廳已經派出抗旱專家組赴各災區指導抗旱救災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下撥44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抗旱救災工作。>>>

新疆:

    旱情:新疆南疆大部分地區及北疆局部地區7月份降雨仍然偏少,境內大多數河流來水偏枯,水庫蓄水偏少。目前,自治區和兵團已有96座水庫乾涸,全區作物受旱面積合計為1175萬畝,有25萬人、37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新疆南疆的大部分旱區降雨量不足10毫米,旱情仍然持續。>>>

    抗旱措施:8月28日,財政部、民政部下撥1.76億元中央救災資金,用於幫助近期遭受嚴重旱災的新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等7省(自治區、兵團)解決受災群眾口糧和飲水困難,以及浙江、重慶2省(直轄市)災區因災倒塌住房恢復重建。 >>>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向遭受旱災影響較為嚴重的新疆等9省(自治區)以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災區高度重視當前抗旱救災工作,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切實安排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寧夏:

    8月21日,運送捐贈物資的車輛準備出發。當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社會各界為中部乾旱帶受災群眾捐贈的近180萬救災款和200多噸糧食運往災區。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旱情:自2008年10月以來,寧夏中部乾旱帶連續數月未出現有效降水,中部乾旱帶及南部山區11個縣(區)71個鄉鎮739個村124.3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773萬畝,成災面積664萬畝,絕收面積270萬畝。嚴重的旱情給農業生産和群眾生活帶來困難。>>>

    抗旱措施:針對寧夏旱災的進一步發展和蔓延,7月13日,自治區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指揮部決定將旱災救助應急由Ⅲ級響應提升到Ⅱ級。>>>

河北:

    旱情:全省重旱288萬畝,有49.2萬人、9.8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季節性飲水困難。

    抗旱措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派出工作組趕赴旱情嚴重的張承兩市指導旱區群眾開展抗旱鬥爭,努力減輕旱災造成的損失。受災最為嚴重的張家口市、承德市已分別啟動Ⅱ級和Ⅲ級抗旱應急響應。>>>

廣西:

    旱情:14個地級市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

    抗旱措施:截至28日,廣西全區已投入抗旱資金4382萬元,投入機動抗旱設備10.28萬台(套),投入抗旱人數154.8萬人(次)。

吉林:

    8月26日,吉林省梨樹縣四棵樹鄉安家屯農民張寶全(中)與村民一起“搶救”抗旱水井,由於水井較淺,極易出現斷水現象。今年吉林省幾個産糧大縣(市)的玉米生産因旱情遭受到嚴重打擊,不少地塊出現絕收,條件較好的地塊也不同程度地減産。新華社記者 齊海山 攝

    旱情:長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農作物受旱面積2763萬畝,其中重旱面積1494萬畝,輕旱面積850萬畝,乾枯面積419萬畝。農村有4.62萬人、6.39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抗旱措施:8月22日上午,吉林省長韓長賦帶領省水利廳、省農委、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等部門負責同志,到今年遭受嚴重旱災、至今還沒解除旱情的長嶺縣、通榆縣,實地檢查指導抗旱工作。>>>

    從8月25日開始,吉林、延邊、通化、遼源和白山等市(州)解除農業乾旱應急響應,但對受旱農田要繼續加強抗旱。長春、四平、白城和松原等市仍然按照農業乾旱Ⅱ級應急響應管理。

    截至8月26日,長春、四平、松原、白城四市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4.5億元,抗旱用電3070萬度,抗旱用油3.9萬噸。>>>

貴州:

    8月26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杉樹鄉居民從消防車中取水。近期,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貴州銅仁地區遭受不同程度的乾旱。其中,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出現持續近1個月的中等強度旱情,部分山區人畜飲水告急,當地已啟動緊急供水措施。新華社發(陳曉嵐 攝)

    旱情:截至8月25日,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526.9萬畝,其中輕旱427.2萬畝、重旱78.2萬畝、乾枯21.5萬畝,因旱有58.5萬人、34.6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其中銅仁地區、遵義市、畢節地區、黔東南州旱情較為嚴重。

    抗旱措施:啟動乾旱災害四級響應。

    受旱縣市及時啟動抗旱預案,組織涉農部門和抗旱服務隊深入到鄉鎮、村、組及田間地頭幫助群眾解決抗旱用電、用油、維修機具和用水矛盾等問題。抗旱高峰期,全省共投入抗旱人力55.2萬人,投入抗旱資金788.3萬元,出動運水車輛100輛、抗旱機具1.625萬台,抗旱用電175萬度,抗旱用油208噸,抗旱澆地69.2萬畝,解決19.5萬人、12.5萬頭大牲畜臨時飲水困難。>>>

黑龍江:

    旱情:8月份以來,黑龍江省持續高溫少雨,地處松嫩平原上的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綏化4個地市的部分縣市發生了夏伏連旱,且旱情仍在發展。截至14日統計,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2212萬畝,其中重旱面積606萬畝。>>>

    抗旱措施:黑龍江省旱區共投入抗旱資金2.27億元,支持農民新打各類抗旱水源井5193眼,新增抗旱設備6048台(套)。

    各地正在加快水源工程建設,努力提高抗旱水資源的保障能力,努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益,部分地區在積極推廣噴灌、移動式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