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專訪鐵道部長:讓"人便其行貨暢其流"早日成現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讓“人便其行、貨暢其流”早日變成現實
——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談新中國60年鐵路事業

    “去年8月1日通車的京津城際鐵路,列車時速達到了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運營速度最高的鐵路,中外媒體形象地稱之為‘中國速度’。” 談起新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話語中充滿豪情:“‘中國速度’,既是指我國高速列車的速度,也是指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和鐵路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是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 攝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 齊中熙)“去年8月1日通車的京津城際鐵路,列車時速達到了350公里,是目前世界上運營速度最高的鐵路,中外媒體形象地稱之為‘中國速度’。”

    談起新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的話語中充滿豪情:“‘中國速度’,既是指我國高速列車的速度,也是指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新中國成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們國家和鐵路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提速和高速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實惠”

    如今,中國人坐火車有一個切身的體會,速度越來越快了,時空距離越來越短了,舒適度越來越高了。鐵路的“提速”和“高速”,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的“火車頭”,成為推動人們向現代生活方式轉變的一個“時尚因素”。

    “最有説服力的,是京津城際開通後形成的巨大效應。”劉志軍説,“一是有力地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兩地間的經濟、人員、文化和信息交流越來越頻繁,京津兩地GDP增長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二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不少在北京工作的年輕人,在天津買房子,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的‘同城化’日益明顯。”

    劉志軍告訴記者,除京津城際鐵路之外,去年以來,時速250公里的合肥-南京、合肥-武漢、濟南-青島、石家莊-太原等客運專線也相繼開通運營,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高速鐵路提供的服務。

    我國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是以1997年到2007年鐵路6次大提速為基礎的。作為6次大提速的組織者,劉志軍對鐵路提速有著深切的感觸:

    長期以來,我國鐵路運力與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於加快新線建設,但新線建設週期較長,而通過實施既有線改造來提高列車速度,增加運輸密度,是短時間內擴充運輸能力最有效的辦法。6次大提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的,以較小的代價和較短的時間帶來了運輸能力的迅速提高,僅第五次和第六次大提速,運輸能力就提高了50%以上。

    “尤其是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我們在跨區域的中心城市之間和城市密集地區大量開行的‘和諧號’動車組列車,時速達到200-250公里,按照目前世界上對高速鐵路的界定,當時我國就已經進入高速鐵路時代。”他説。

    6次大提速和高速鐵路的發展,對人民群眾來講,意味著更多的實惠,這讓劉志軍感到欣喜:

    “一是客運産品更豐富,旅客列車不僅數量大大增加,而且還推出了普通旅客列車、夕發朝至列車、一站直達列車、高速動車組列車等多種産品,人們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二是旅行更快捷,我國省會城市之間以及大的中心城市之間列車運行時間,比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前普遍壓縮了一半以上,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三是旅行更舒適,鐵路新型客車大量投入運營,舊的車輛也進行了全面改造,動車組列車更是為旅客提供了高品質的乘車條件。”

    以高速鐵路為標誌,我國鐵路現代化建設已翻開嶄新的一頁。黨的十六大以來,大規模鐵路建設在中國大地上全面展開。到目前,全國開工建設新線總規模達到3萬公里,到2012年開工建設的新線總規模將達到5萬公里。今年鐵路將完成基本建設投資6000億元。

    在建設的新線中,時速200-350公里的客運專線將達到1.3萬公里。今年年底前,時速350公里的武廣、鄭西客運專線和時速250公里的寧波-台州-溫州、溫州-福州、福州-廈門客運專線也將通車。京滬高速鐵路和哈爾濱-大連、北京-石家莊、石家莊-武漢、貴陽-廣州、南寧-廣州等客運專線和城市密集地區的城際鐵路建設正在順利推進。

    同時,新建和改造了一大批現代化客站。這些新建的客站,普遍做到能力充足、功能完善,與地鐵、公交等無縫銜接,實現旅客“零距離”換乘,極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

    “貨運的快速發展為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新中國成立後,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實現了貨運的大發展,為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僅有5589萬噸,到2008年達到33億噸,是1949年的近60倍;貨運週轉量1949年僅為184億噸公里,到2008年達到24817億噸公里,是1949年的135倍。特別是2003年以來,我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實現持續大幅度增長,每年增長2億噸以上。

    “這樣的幅度,前所未有。目前,我國鐵路以佔世界鐵路6%的營業里程完成了世界鐵路25%的工作量,運輸效率世界第一。”劉志軍説。

    鐵路為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青藏鐵路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個偉大壯舉。鐵路建設者和運營單位職工挑戰極限、勇創一流,不僅在攻克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難題上取得重大成果,建成了世界一流高原鐵路,而且實現了青藏鐵路安全平穩運營。青藏鐵路開通運營三年來,共運送旅客899萬人次,格爾木至拉薩段完成貨物到發量697萬噸,有力地促進了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

    “重載是世界鐵路貨物運輸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鐵路擴充運輸能力的重要措施。2003年以來,我們依靠自主創新發展重載運輸,在世界鐵路重載運輸舞臺上搶佔了制高點。”劉志軍説。

    在大秦鐵路,採用大功率機車、大軸重貨車、列車控制同步操縱等新技術,密集開行1萬噸和2萬噸重載列車,2008年煤炭運量達到3.4億噸,是原設計能力的3.4倍,成為世界上年運量最高的鐵路,創造了世界鐵路重載運輸的奇跡。同時,在京哈、京滬、京廣、京九、隴海、滬昆等主要幹線普遍開行5000-6500噸重載貨物列車,其他幹線列車牽引重量普遍提高,為貨運量的不斷增長提供了可靠保證。

    在談到鐵路在經濟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時,他列出了一串數字:“全國鐵路90%以上的貨運運力用於保障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全社會85%的木材、85%的原油、80%的鋼鐵及冶煉物資、60%的煤炭、大量的‘三農’物資運輸是由鐵路完成的。在抗洪搶險、抗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抗震救災和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中,鐵路在人員和物資運輸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談到進一步擴大鐵路貨運能力時,劉志軍十分興奮:“在大規模鐵路建設中,我們將加快區際大能力通道建設,建設一批連接東中西部的區際幹線和煤運通道,到2012年底,將新增1.3萬公里區際幹線,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的大能力貨運通道,鐵路將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運輸保障。”

    “必須倍加珍惜鐵路加快發展的歷史機遇”

    新中國成立時,全國僅有2.2萬公里鐵路,其中,近一半處於癱瘓狀態。到2008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到8萬公里,路網質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時速60公里以下的低速鐵路,發展到120公里的常速鐵路,又發展到140-160公里的提速鐵路,現在達到200-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鐵路技術裝備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由蒸汽機車時代,發展到內燃和電力機車時代,又發展到現在的高速動車組時代。

    在談到近年來我國鐵路之所以能夠形成“大建設、大發展”的良好局面時,劉志軍感慨地説:“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鐵路發展迎來了極為難得的黃金機遇期。這幾年鐵路的加快發展,首先得益於科學發展觀的引領。黨中央和國務院作出了加快發展鐵路的重要部署。國務院批准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確定了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的目標和措施,繪就了我國鐵路發展的宏偉藍圖。”

    “其次,得益於各省區市、國家有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各省區市黨委政府加快鐵路發展的熱情空前高漲,在政策、資金和徵地拆遷等方面給予鐵路大力支持。廣大人民群眾期盼鐵路加快發展,並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理解、鼓勵和鞭策,形成了加快鐵路發展的強大合力。”他説。

    第三,得益於在改革開放中,堅持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起來,成功走出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和鐵路路情的自主創新之路,在許多重點領域掌握了關鍵技術,增強了自主創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體系,我國高速鐵路、高原鐵路、既有線提速、機車車輛、重載運輸、列車控制等方面的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大大加快了中國鐵路現代化的進程。

    第四,得益於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經過60年的積累,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冶金、機械、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相關産業技術水平大幅度提升,為我國加快鐵路發展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如果沒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和國家整體工業水平的支撐,鐵路現代化是不可想象的。

    展望未來,劉志軍充滿信心:“到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由目前8萬公里達到11萬公里以上,電氣化率、復線率分別達到50%以上。屆時,我國發達完善鐵路網初具規模,鐵路運輸能力緊張狀況初步緩解,‘一車難求、一票難求’的現象會有較大改觀。”

    “到2020年,我國鐵路將基本實現現代化。主要幹線實現客貨分線,貫通東、西、南、北、中的區際幹線網全面建成。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客運專線將達到1.8萬公里,人民群眾夢寐以求的‘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願望將真正變成現實。”

    9月8日,中鐵十七局施工人員在海南省東環鐵路高架橋墩上鋪設空中路基。近日,海南省東環鐵路高架橋路基主體工程已完成施工任務,並進入橋面施工階段。目前橋面路基鋪設工作已延伸到海口市區。新華社發(周宏偉 攝)

鐵道部長添乘動車組列車檢查膠濟鐵路客運專線等

    9月7日,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志軍添乘動車組列車,對北京至青島間鐵路進行往返檢查,特別是對膠濟鐵路客運專線進行了重點檢查。他強調,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積極適應高速鐵路快速發展的新要求,不斷積累總結客運專線實踐經驗,建立科學、規範、高效的客運專線運營管理模式,為即將投産的大批客運專線做好超前準備,為早日建成我國鐵路現代化的快速客運網奠定堅實基礎。

    8時57分,動車組列車從北京南站出發,沿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鐵路、膠濟客運專線向青島駛去。在長達10余小時的添乘檢查中,劉志軍始終站在動車組列車的駕駛室裏,及時指出線路基礎、通信信號、行車組織以及機車乘務員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一一分析存在問題的根源,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  >>>詳細

鐵路暑運已結束 全國旅客發送量完成2.92億人次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齊中熙)31日,歷時兩個月的鐵路暑運工作圓滿結束。今年暑運,鐵路旅客運量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2.92億人次,同比增長4.9%。其中8月29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540萬人次,創歷年來暑運新高。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介紹,暑運期間,各鐵路局充分發揮新圖優勢,及時掌握客流變化情況,積極做好運力調整,共開行臨客1408列、旅遊專列169列,努力滿足了學生放假、探親訪友、旅遊觀光等客流增長的需求。  >>>詳細

 
 
 相關鏈結
· 劉志軍:全路要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
· 劉志軍:管好用好客運專線 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 劉志軍強調:全面深入推進鐵路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 劉志軍對甬臺溫、溫福鐵路運營準備工作進行檢查
· 劉志軍會見英國運輸大臣就加強鐵路合作交換意見
· 劉志軍強調:推動鐵路客運專線運營管理創新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