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19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市災後重建,已歷時一年半。在實踐中,上海探索出一條較有特色的援建模式,圍繞“民生、公益、基礎、功能”四原則形成“項目體系”,突出廣受益的務實特點;再以“質量安全、産業支撐、資金監管”為主軸,形成較為完整的運行機制,突出可持續和嚴監管的效果,使援建項目有效融入災區重建的城市新生“機體”之中。根據安排,上海力爭到今年6月底完成援建項目的主體任務,完成援建總投資的95%。
項目體系“務實”當頭
據了解,上海市和都江堰市兩地共簽署四批112個援建項目,總投資安排80億元。其中,“民生、公益、基礎、功能”項目優先,涉及城鄉住房、學校、醫院、道路、污水處理和産業發展、群眾就業、困難家庭援助等多個領域,著力提升援建項目的受益面、群眾的滿意度和援建的長遠效應。
突出民生優先,幫助都江堰市儘快形成教育支撐骨幹體系。去年9月1日,上海援建的22所學校率先交付使用,成為四川省災後重建率先整體交付、數量最多的援建學校群。22所學校全部8度設防,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可容納780個班、2.7萬餘名學生,佔都江堰學生總數的43%。學校還建設了食堂,可同時容納1.78萬人用餐,結束了當地學生拿著飯碗在教室裏吃飯的歷史,並建成可容納1.9萬人住宿的宿舍,60%學生可住校學習。
醫療衛生骨幹體系的建立,是災後都江堰之急需。上海援建都江堰市6個市級醫療衛生機構,並由上海三級甲等醫院進行結對共建。援建14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幫助都江堰市儘快完善三級醫療衛生體系。城市用水和治污框架體系的建立,可讓市民儘快喝上“放心水”。上海援建了1個水廠和8個污水處理廠,管道全長130多公里,可滿足80%的都江堰人民喝上優質、清潔的飲用水。為了讓災區群眾儘快搬進永久性住房,上海援建56.5萬平方米安居房,佔都江堰市政府出資災後住房重建總量的55%,可以解決5800多戶居民居住。安排專項資金,對3700多戶地震倒房的農村低保戶重建和修建房屋給予補貼,幫助他們建起新房。此外,上海還幫助當地建立支農惠民保障體系,援建都江堰市10萬畝現代農業集聚區,覆蓋都江堰市12個鄉鎮、60%的耕地、44%的農民,做到一鎮一特色,建成後將帶動核心區農民戶均增收1500元左右。
把住項目質量與資金管理“兩大關”
上海在對口支援中,把住項目質量與資金管理這兩大“關口”,使得每一項援建的“輸血”項目都是經得起檢驗的規範工程,再在這個基礎上輸入長效的“造血”功能。
在建設“輸血”型援建項目時,上海嚴把質量和安全關,每一項援建工程都嚴格執行國家的建設標準和技術規範。兩地聯合製定並實施了上海援建項目的管理規程,並在都江堰建立了國家級建材質量檢測實驗室,確保用在援建工程上的所有建材質量全部合格。對工程建設每個重要環節,均組織兩地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充分論證,嚴格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績效評估制,嚴格工程質量的檢查和驗收。截至去年11月底,已有27個援建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援建工程質量和安全狀況始終處於受控狀態,未發生安全質量事故。
與此同時,創新援建資金的管理機制,把每分每厘資金都用好管好。從援建一開始,上海就制定實施了20多項加強資金物資監管的制度,並通過浦發銀行實行援建資金網上三級監管,每一分援建資金的使用和流轉,都通過機制和信息化進行全過程監管。上海市財政撥給援建指揮部(項目公司)的資金、指揮部(項目公司)撥給各參建指揮部的資金、總承包單位再撥到分包單位的資金,其流向、程序、時間等在上海市援建指揮部設立的銀行統一平臺上全部一目了然,使上海公共財政劃撥的每一分錢都得到公開透明的管理和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去年10月,上海在全國第一個向社會公示了援建資金安排、使用和項目實施情況,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項目移交後還要長效合作
與快速、高效、安全地推進援建項目同步,上海還大力培育其“造血”功能,加強産業支撐,形成長效支援合作機制。上海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方式,有重點、有步驟地扶持和推動都江堰市産業發展,初步形成了從一産到三産、從生産到流通、從城市到農村、從市場到技術的經濟合作格局。
據介紹,已連續2年在上海舉辦的“都江堰市災後重建情況介紹暨項目推介會”,吸引了1000多家上海企業參加推介會,簽訂100個投資項目協議,簽約金額超過57億元。目前,上海已有76個經濟合作項目在都江堰落地;還建立了都江堰特色農産品進入上海市場的“綠色通道”,簽訂購銷合同2.5億元。上海幫助都江堰的支柱産業旅遊業恢復發展,去年全年到都江堰旅遊的上海遊客達10萬人,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億多元。
2010年將是上海援建都江堰的“決勝之年、攻堅之年”,上海力爭到今年6月底完成援建項目的主體任務。在探索形成援建項目資産整體有序移交機制的基礎上,將繼續加強“軟體”項目的援助和智力支持,促進項目移交後的管理運行和功能發揮。在鞏固援建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建立兩地長效合作機制,深化結對共建、各類人才培訓、科技資源共享等各方面的合作,積極推動兩地經濟、技術、人才等的交流,建起一條連接滬川兩地的“造血”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