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民健康“守護者”
——四川推進民族地區衛生事業發展調查
新華社成都7月29日電(記者 黨文伯、葉建平)68歲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牧民更登甲是一名大骨節病患者,長年忍受著病痛折磨。2008年,“阿壩州扶貧開發和綜合防治大骨節病試點”啟動後,更登甲享受到了免費治療。他説:“父母給了我第一次生命,這一次,黨和政府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更登甲是四川省民族地區衛生事業發展的受益者之一。近年來,四川省通過經費傾斜、項目支持、人才培養、對口幫扶等措施,為廣大農牧民撐起了一把健康保護傘,人均壽命提高至69.5歲。
防治地方病、傳染病,緩解“看病貴、看病難”
四川民族地區是傳染病、地方病高發區,病種分佈廣、危害大,嚴重威脅民族地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當好民族地區健康“守護者”,防治地方病、傳染病首當其衝。
2008年,四川啟動了大骨節病綜合防治試點,規劃項目資金20多億元,用於易地育人、更換糧食、飲水安全等大骨節病綜合防治。兩年多來,這個項目在阿壩州13個縣開展的大骨節病普查,查出大骨節病及相關骨關節疾病5.6萬餘人。
為防治包蟲病,四川投入了5300多萬元,在四川藏區31個縣篩查53萬多人,發現和治療病人1萬餘人;在四川省血吸蟲病重流行區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投入了專項經費3900多萬元加強防治工作,2007年全州達到國家傳播控制標準。
經過多年努力,四川民族地區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穩中有降。同時,四川還推進新農合建設,幫助民族地區緩解“看病貴、看病難”。
“新農合幫我解決醫藥費用,縣裏還專門支持5000元現金,加上民政救助一部分,剩下不多的費用,我個人完全有能力承擔。”被納入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首批貧困重病人醫療救助計劃的翁達鎮牧民仁真絨説。
據統計,自四川2003年在涼山州金陽縣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以來,目前四川省民族地區已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覆蓋農業人口730萬人。
開展對口支援,打破衛生事業“薄弱環節”
四川民族地區條件艱苦,醫療衛生資源相對匱乏。為了讓當地農牧民能夠看好病,四川省近年來開展了一系列對口支援項目。
2005年,四川省啟動了“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共有21所醫院選派400名醫護人員到20個民族縣開展對口幫扶支醫帶教工作,幫助民族地區醫院提高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
2009年10月8日,由6名四川省醫院、華西醫院等大醫院眼科專家組成的醫療分隊,一路顛簸來到阿壩州黑水縣,免費為當地白內障患者進行復明手術。僅10天,醫療隊使當地200多位貧困的藏族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與此同時,四川還多次組織內地醫療、疾病控制、婦幼保健機構組成的醫療衛生隊,進駐49所民族地區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衛生服務並培訓鄉村兩級衛生人員,實行一年一輪派駐。
在甘孜州,實施“富民安康”工程以來,四川省共在當地13個縣派駐醫師,診療8萬多人次,開展新技術20多項,直接幫助基層單位建立規章制度和技術規範90多項。
一項項對口支援使民族地區醫療條件明顯改善。2007年,甘孜州實現了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全覆蓋,2009年,三個民族地區全面實現對口支援全覆蓋。2009年6月,四川民族地區還組建起了州級和縣級醫院“流動醫院”,配備了專用車輛和設備,赴邊遠農牧區開展義診和健康教育工作。
多管齊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在防治地方病、傳染病,開展對口支援工作的基礎上,四川省還採取了加大投入、培養人才等措施,健全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2001年以來,四川省民族地區投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資金達44.67億元,86萬平方米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傳染病院區等基礎設施拔地而起,9萬餘臺(件)先進醫療設備進入大山深處。
汶川特大地震和攀西地震發生後,27個受災民族縣醫療衛生機構納入了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範圍,規劃衛生恢復重建項目431個,規劃重建面積80多萬平方米,投資26億多元,目前已基本落實。
另外,四川還加大了民族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培養力度。從2002年開始,投入1628萬元培訓基層衛生管理和技術人員13462人次。每年對民族地區醫療衛生機構業務骨幹、學科帶頭人進行系統集中培訓,對基層鄉鎮衛生院技術人員進行各種業務培訓。
據統計,目前四川民族地區82%的行政村有村衛生室,有衛生機構2600多個、床位1萬多張、衛生技術人員2.4萬餘人。同時,民族醫藥體系也初具規模,建立民族醫藥機構42所、民族醫藥工作人員1300多人、病床1600多張,民族地區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也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