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長江口黃金水道龍頭翹首 深水航道世紀圓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10月22日電(記者賈遠琨 陸文軍)這是航道治理方面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工程,挖出的淤泥如果按1立方米連續堆放,可以繞地球8圈;這是一把開啟長江黃金水道的“金鑰匙”,每年帶動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增長達2000億元。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名副其實的“十一五”期間竣工的“傳世精品”!

    今年3月,隨著歷時5年多的三期工程完工,長江口深水航道終於全線貫通,實現試通航,成為服務長江“黃金水道”、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兩大國家戰略,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巨大引擎。

    半個多世紀的夢想成真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歷經40年論證、12載艱辛建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江口的綜合開發治理問題。

    從1958年開始,一大批院士、專家學者開展了大規模的現場測驗,進行了多學科的、系統的長期研究,為治理長江口積累大量寶貴數據資料和經驗。40年滄海桑田,“長江口謎底”終於有了初解。1997年,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總體方案最終確立:選擇河道形態與建設條件最優的南港北槽進行治理,在江亞南沙沙頭建設分流口工程,在北槽兩側灘地修建雙導堤及丁壩,沿調整後的深泓軸線開挖航槽,形成長度92.2公里、底寬350至400米,水深12.5米深水航道。

    按照“一次規劃,分期治理”的思路,長江口工程分三期實施:通航水深一期8.5米,二期10米,三期12.5米,底寬350至400米,可滿足第三、四代集裝箱船全天候進出長江口,第五、六代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散貨船及油輪乘潮進出長江口的需要。

    一期工程1998年1月開工,2000年3月實現了8.5米水深並試通航,2002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二期工程2002年4月開工,2005年3月10米水深全面貫通,2005年11月通過國家驗收,並同步延伸至南京。三期工程2006年9月開工,2010年3月12.5米水深全面貫通,通過交工驗收,宣佈試通航。

    目前,整個長江口工程共建成各類導堤、丁壩等各類整治建築物170多公里。分流口工程已雄踞于江亞南沙沙頭,兩條各約50公里的導堤、19座總長約35公里的丁壩群,已安然橫臥在北槽兩側。

    如今,在進行了約3.3億立方米基建性疏浚後,全長92.2公里、底寬350至400米、水深12.5米的“雙向水上高速公路”已展現於世。有人統計過,河口挖出的3.3億立方米淤泥,如果按1立方米連續堆放,可以繞地球8圈;如果堆積在標準足球場上,相等於壘起高達14000層的摩天大樓。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第一、第二期工程,連續兩次獲得詹天佑大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長江口航道工程,從難度、要求的建設速度,從技術複雜程度幾個方面比較,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時任長江口深水航道管理局總工程師範期錦自豪地説。

    “黃金水道”凸顯黃金效益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被譽為一把開啟長江‘黃金水道’的‘金鑰匙’。”長江口航道管理局長馮俊説:“工程對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及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長江口航道7米到10米水深通航,遠洋集裝箱幹線班輪平均每航次可多載1400標準箱以上;大型鐵礦石船可增加約10000噸裝載量;二程原油運輸船可增加約8000噸裝載量。總體上船舶平均每航次可多裝載15%至30%,大大提高了船舶的營運水平。據寶鋼統計,由於減少礦石中轉每年産生的效益即達6000萬元以上。

    相關數據顯示,2002年至2006年,僅大宗散貨、石油及製成品、集裝箱等三大貨種運輸船舶,因運輸費節約、中轉費節約和中轉損失減少産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即達333.69億元。據江蘇省統計,2001-2005年直接拉動該省GDP約800億元,年均拉動約160億元。

    間接經濟影響和帶動貢獻更為可觀,據上海海事大學水運經濟研究所研究成果表明,2006年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對直接影響區域(包含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增長帶動貢獻達2019億元人民幣,佔直接和間接影響區域經濟總量的5%,佔直接影響區域經濟總量的7.3%。

    “長江口深水航道建設,為長江口貨物運輸量迅速增長提供了可靠保證,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説。

    據統計,2000年上海港的吞吐量剛剛超過2億噸,而2009年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達到了5.9億噸,相比2000年增長了2.9倍;2009年上海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只有561.2萬標準箱,2009年達2500.2萬標準箱,增長了近5倍。

    世界河口工程生態建設典範

    長江口是一個歷經數千年發育形成的獨特的生態系統,生物資源極具豐富性、多樣性,區域內有世界著名的自然保護區。長江口工程堅守“保護生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理念,順應自然開展工程建設,努力讓工程與自然相和諧。

    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上海地區規模最大、發育最好的河口型潮汐灘塗濕地。為了保護好這片大自然的凈土,兩條約各50公里的導堤在設計師的藍圖下,科學合理地安排在有利於九段沙濕地生長的區域。

    為了彌補工程可能給生態帶來的不利影響,長江口工程承擔並資助了水生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從2001年起,先後在長江口進行了5次放流活動。中華鱘幼魚放流3080尾,開創了中華鱘全人工生態養殖和長江口生態修復放流先河。底棲生物300萬隻巨牡蠣、甲殼動物、多毛類和貝類。放流中華絨螯蟹25000只。重要經濟魚類試驗性增殖放流39萬尾。

    目前,通過底棲生物群落整體移植工程,長江口工程構建了我國第一個人工牡蠣礁。大型底棲動物數量呈快速增長,由原來的6種增加至31種,魚類增加至50種。它還扮演了“生物過濾器”功能,相當於一個日處理能力為2萬噸的“大型污水處理廠”。

    長江口工程通過一系列生態環保措施,大大減輕了對河口生態環境的影響,受到世界自然基金會“河口保護與發展高峰論壇暨首屆世界河口夥伴大會”專家們的一致好評,他們認為“長江口深水航道建設中關於自然保護的一些探索和實踐,具有開創性和代表性,為世界河口城市的航運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相關鏈結
· 輝煌十一五:為了碧水藍天——生態環保五年間
· 輝煌十一五:重大能源工程建設促經濟惠民生
· 輝煌“十一五”:青藏鐵路推動西藏跨越式發展
· 輝煌“十一五”:超越——中國昂首跨入高鐵時代
· 輝煌十一五:我國通信産業結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