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記戰鬥在四川汶川災區交通建設一線的無名英雄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31日   來源:新華社

    為了“生命線”為了“保障線”
——記戰鬥在汶川災區交通建設一線的無名英雄們

    新華社成都10月31日電(新華社記者陳凱、黨文伯) “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地震災區的道路幾近癱瘓,無數災區人民生存的希望,以及災後重建家園的願望,都被寄託在一條條曲折但卻傷痕纍纍的蜀道上。兩年來,無數奮戰在災區交通建設一線的英雄冒死拼搏、日夜奮戰,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重新修復了許多被地震損毀的道路,為災後重建提供了交通保障,也為災區帶來了新的希望。

    天塌地陷、橋斷路絕,滿目瘡痍中飄揚起光輝的旗幟

    2008年5月13日,讓人無比心焦的一天。17時,5萬兵力被緊急調到災區,但是無路可進汶川。

    都汶公路是挺進震中汶川最直接的路徑。從遙感地圖上看,這條公路已破碎不堪:從第一個塌方點紫坪鋪電站到汶川縣城不足78公里,但公路的損壞路段總長度接近35公里,佔總長度的44%。

    都汶公路接近震中,損毀太嚴重,短時間內難以打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高烽分析判斷:“萬一都汶路不能及時打通,就必須要有預備的第二條通道。”比起南線都汶路,西線要多繞道550公里,經過權衡,這也許就是最有保障的生命線。

    同樣,通往汶川的幾條線路上,交通人正在經歷生死考驗。54歲的阿壩州公路局裝載機操作手義德陽,冒雨火速趕到理縣,剛剛冒險搶通了500米的道路,卻接到了孫子和親家母在映秀遇難的噩耗,而他的女兒也因為救鄰居老奶奶受傷。他老淚縱橫,卻毅然前行。

    生命線的搶通戰役艱苦卓絕。2008年5月12日當晚所有高速公路恢復暢通;5月13日搶通北川和青川;5月15日打通西線、進入汶川;5月17日打通映秀,通達震中。曾被估計“三年才能修通”的都汶公路,經過4000多名施工人員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在地震發生僅3個多月後,順利實現全線通車。

    時隔兩年,一連串看似簡單的數據讓高烽感慨不已:

    “道路是拯救無數生命的希望。哪怕面對天塌地陷、橋斷路絕,我們的責任就是要擎起生命的旗幟,給生者無限的勇氣與信心。”

    翻山越嶺,血脈相連,條條大路輝映著堅強的身影

    2010年,大自然似乎是有意對蜿蜒在崇山峻嶺間的條條蜀道發出再次考驗。

    2010年8月13日晚至次日淩晨,汶川縣境內突降暴雨,國道213線映秀至汶川段14處泥石流將通往汶川的213國道重重阻斷,岷江河流多處出現堰塞湖,新建的映秀鎮被淹。

    這是兩年前汶川大地震後,被喻為“震中生命線”的國道213線第五次中斷,但這一次“受傷”最深,是這條道路搶通保通工作兩年以來,從來沒有過的最複雜、最嚴峻的形勢。

    8月14日6時,剛從綿竹清平搶通現場回到成都的四川高速公路公司黨委書記高淳,獲知災情發生,立即率人火速趕往映秀查看災情,成立前線指揮部,就地調集人員裝備組建搶險突擊隊,投入到抗洪搶險戰鬥中。

    此時的岷江河段變得異常瘋狂。河床中心是長約450米、寬約300米、高約30米的泥石流壅塞體,徹底清除困難重重;涌入映秀鎮的洪水流量達每秒650方,來勢洶洶,徹底堵住絕非易事,救援形勢萬分艱險。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馮學鋼,都汶公司負責人。今年6月,馮學鋼在老虎嘴搶通過程中膝蓋關節受傷至今未愈。為了指揮協調這次搶通工作,在亂石林立的泥石流堆積體上,馮學鋼用力纏緊繃帶拄著手杖在亂石堆上攀爬……

    經過9天8夜不間歇艱苦奮戰,在搶通中保通,在保通中搶通,8月22日15時,國道213線映汶段勝利搶通,這是正常情況下兩個月完成的工程量。

    對於四川交通建設者而言,震後兩年非比尋常:搶通、保通的無數次戰役考驗著他們的承受極限,正是他們的堅強確保了災後重建物資源源不斷地運抵汶川、茂縣、北川等縣。

    迎難而上,奮勇前行,涅槃重生彰顯出偉大力量

    地震帶來了毀滅性災難,更製造出災後重建的諸多難題。繞過1億立方米垮塌體,架設單跨60米鋼橋,水下45米診斷災情,讓2000噸橋面復位……解決這些世界難題讓交通建設者創造了公路史上的奇跡。

    “問題都是難題,我們從未遇到過,但我們也沒有放棄過。在那麼緊張的環境下,大家一邊重建損毀的橋梁、隧道,一邊進行科學研究,正是這份使命感讓大家煥發出無窮力量。”四川省公路設計研究院院長唐永建説。

    自災後交通恢復重建拉開帷幕以來,不到兩年時間,四川交通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奮力拼搏,攻堅克難,高標準、高質量、高速度地全面展開交通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調查數據顯示,四川省交通基礎設施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共483個,農村公路29028公里。截至2010年9月10日,全省災後交通基礎設施恢復建成項目405個,為項目總數的83.9%;建成農村公路25421.7公里,佔總里程的87.6%,高速公路恢復重建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廣元至雅安段、成都至邛崍、成都至彭州、成都至都江堰、都江堰至映秀、廣元至巴中等6個項目共729公里已完成重建。

    如今,通往四川每一個重災區的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落的“生命線”不僅全部貫通,有的交通設施還比震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

 
 
 相關鏈結
· 廢墟上鑄就愛的豐碑——對口支援汶川災區綜述
· 一切都是嶄新的--記汶川災區重建任務全面完成
· 四川開展汶川地震災區江河流域生態修復課題調查
· 四部門要求做好汶川地震災後重建金融支持與服務
· 廣東援建汶川項目全面竣工
· 廣東援建汶川重建工程全面竣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