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日電(記者 楊三軍)“小朋友,你知道地震發生時應當怎樣躲避嗎?”
“知道。如果在室外,要待在空曠的地方,不要在建築物下停留;如果在室內來不及逃出,要儘量待在墻角處或桌子底下……”
“這些都是誰教給你的?”
“老師經常給我們講這些知識,學校廣播、黑板報上都介紹過,全校還組織過幾次地震避險演練呢。”
這是記者最近在汶川地震極重災區四川省青川縣大院回族鄉民族學校,與八年級一班學生馬俊的一段對話。一個小學生對防災知識的熟悉程度,讓記者驚嘆。
“新學校是浙江諸暨的叔叔們援建的,能抗8級地震呢。”今年14歲的馬俊性格開朗,他向記者介紹,“我家原來的房子垮了,新房子是鋼木結構的,就算遇上大地震,房子歪了都不會垮,更不會砸到人。”
汶川地震發生兩年多來,四川省災區各地通過媒體宣傳、發放明白卡、現場培訓等方式,提高群眾防災意識和避災能力。在災後城鄉居民住房及公共設施重建過程中,建設、防震減災部門及時出臺抗震設防安全標準,並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讓安全成為重建的前提。
北川老縣城在汶川地震中被夷為平地,15645人遇難,4311人失蹤。而如今,在山東援建者的傾力支援下,在距離北川老縣城23公里的永昌鎮,一座獨具魅力的北川新縣城初展新姿,一排排漂亮、現代的安居房拔地而起。
“絕不能愧對北川群眾。”山東威海援建指揮部總指揮于勝濤指著嶄新的安居房説,“即使是在威海、在山東,也找不出比北川安居房更好的住宅了,有的房子主體只用了30多萬塊磚,但我們打地基就用了45萬塊磚,絕對的八級抗震。”
記者日前在汶川第二小學採訪時看到,一座集羌族風情與現代化元素于一體的嶄新校園內,塑膠運動場、液晶顯示屏的微機室、圖書館、室內體育館、教師微機備課室、青草紅花……硬體設施絕不亞於東部一些發達地區的學校。
當記者問及校捨得抗震設防時,校長黎安寧驕傲地帶著記者一邊參觀校舍,一邊介紹説:“學校是廣東援建的,是按8度抗震、9度設防標準建設的。不僅如此,我們還有‘秘密武器’——‘防震支座’。”
轉到一座教學樓的背後,走下幾階臺階,黎安寧指著樓下的一個裝置説:“這就是‘隔震橡膠支座’,是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發生地震時,這個裝置會對地震縱波及橫波的破壞作用産生有效緩衝作用,減輕災害對建築物的損傷。一句話概括:再發生大地震時,學生和老師再也不需四處奔逃,只需呆在教室裏,因為有了抗震設防及這個裝置,教室裏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記者在“隔震橡膠支座”旁的説明上看到,該裝置的原理是:將上部建築結構與下部地基結構隔離,當地震發生時,通過隔離支座的變形增加上部結構的週期,代替上部結構承受地震強烈的位移動力,此時上部建築結構的反應相當於不隔震情況下的1/4至1/12,近似平動,從而“隔離”了地震對建築的破壞作用。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為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省份,四川在經歷了汶川特大地震後,不僅是防災減災意識深入人心,科學的防災減災機制也不斷得到完善和加強。在今年夏季的數次暴雨導致的嚴重洪澇、泥石流災害中,四川省充分運用科學預警、快速反應、措施有力的防災體系,安全轉移受災群眾上百萬人,將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以地質災害防範為例,如今,四川在全省範圍內構建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網絡。一遇到強降雨天氣,氣象及地質災害氣象預報就會迅速傳達至降雨範圍內的縣、鄉、村、組,而每一個存在地質隱患的村都設有專門的監測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及時發現險情。
如果説政府部門發佈預警信息是自上而下,那麼群測群防則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預警機制。在四川的地質災害易發區,政府製作“明白卡”發放到每家每戶。卡上詳細記錄著居住地附近災害點的名稱、規模、位置、避災逃生線路等信息,使每一個人都能在災害面前“心中有數”,就連小學生也不例外。
另外,四川地質災害易發區普遍編制了防禦預案,並組織轉移演練。綿竹市清平鄉在今年汛期來臨之前,分批組織各隱患點村組的群眾開展緊急撤離演練。今年8月的暴雨泥石流災害中,清平鄉安全轉移5000余人,不少群眾在危急關頭就是順著平時演練過的逃生路線,朝安全地方跑而躲過泥石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