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淮河終安瀾 邁向新糧倉——安徽科學治淮路線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合肥12月1日電(記者 蔡敏 詹婷婷)“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淮河流經豫皖嚕蘇四省,安徽獨居其中。431公里的淮河皖境幹流,澆灌了安徽全省46%的土地。然而也因其“兩頭翹中間洼”的河勢使安徽省淮河流域長年水患頻發。

    “十一五”期間,在政府、群眾的不懈努力下,淮河治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防洪除澇減災綜合效益顯著提升。展望“十二五”,著手進行新一輪治理工程的淮河流域正在從昔日水患頻發的“水口袋”邁向“新糧倉”。

    治淮工程建設實現沿淮人民千年夙願

    “泥巴凳,泥巴墻,除了泥巴沒家當。”這曾是深受水患之苦的沿淮人民生活的真實記錄。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國務院多次作出重大戰略性決策,加快治理淮河進程,造福沿淮群眾。1991年9月,19項治淮骨幹工程建設正式啟動,掀起又一輪治淮高潮,其中涉及安徽省14項。

    2010年汛期淮河水位處於高點時,在安徽省阜南縣王家壩鎮劉郢莊臺,農民張洪才和劉克義兩位老人卻在家門口悠閒地下著象棋。劉克義祖上幾代都住在淮河邊上,據他説,經歷的蓄洪泄洪“已經數不清了”。

    “以前大家總是提心吊膽地過日子,下三天雨,老百姓就想著馬上搬遷轉移。”劉克義説,“這些年莊臺幾次墊高,我們這個莊臺現在有30多米高,根本淹不到。你説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實現由“小水大災”到“大水小災”的轉變,近年來包括行蓄洪區改造工程在內的19項治淮骨幹工程相繼完工,功不可沒。

    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的專家組評估報告顯示:治淮19項骨幹工程已經形成較為完整有效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其中中下游主要防洪保護區和重要城市防洪標準從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中下游主要防洪保護區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由堤防、行蓄洪區、水庫、防汛調度指揮系統等共同組成的流域防洪排澇減災體系,在行蓄洪區充分運用的情況下,可防禦流域性最大洪水,能夠基本保障重要城市和主要防洪保護區的安全。

    水利部部長陳雷在今年10月治淮60週年紀念大會上指出,淮河治理工程徹底扭轉了淮河流域“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落後面貌,流域總體防洪能力、水土資源保護水平、水功能區治污工作、流域機構管理水平均顯著增強,實現了沿淮人民的千年夙願。

    高科技手段力保防汛主動權

    在今年淮河防汛最為關鍵的時刻,寬闊的淮河河面上,常有一條船在狂風暴雨中左搖右擺,來回穿梭。那是王家壩水文站測量員駕駛著聲學多普勒剖面流速儀測船在測量水文情報。

    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被譽為淮河防汛的“晴雨錶”,王家壩水文站肩負重任,監控著淮河王家壩以上流域的流量、王家壩水位等情況,承擔著王家壩淮河干流等7個斷面的流量監測任務。今年汛期,淮河流域連續暴雨,水位不斷上漲,王家壩水文站曾在5天之內,發出水情電報300多份,為淮河防汛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王家壩水文站站長李守會告訴記者,過去的王家壩水文站地處偏僻、交通不便、設施簡陋,1988年前不通水、電、路。水位、雨量靠人工看管,報汛靠的是電報、對講機,測流靠的是小木船、流速儀,測一次流就要花五六個小時。

    而如今,雨情、水位信息實現了自動測報、自動傳輸,再不用專門派人24小時看守了。先進的測流設備投入使用,測流時間減少至兩三個小時。

    “我們用水位遙測自動採集系統進行實時監測水位,每6分鐘得到一次最新的數據。”李守會説,“測流量也用上了走航式ADCP多普勒剖面流速儀,這些設備提升了時效性和準確性。”

    據介紹,淮河流域已經建起5000多個監測站,監測系統採集信息完全自動完成,然後通過網絡發回。目前淮河上空基本形成了衛星、雷達監測系統,可以全天候監測雨層的分佈和強度。此外,淮河全流域建設了水文自動測報系統。充分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研究了很多洪水預報模型,可以基本實現定量定點預報。

    新一輪治淮工程再上路

    在防洪能力大步提升的基礎上,新一輪以淮河通暢和糧食增産為主要任務的治淮戰役今年起在沿淮省份再度展開。安徽省提出推進以治淮新三項工程即行蓄洪區調整、淮河重點平原洼地治理、淮幹一般堤防加固為主要內容、以解決沿淮淮北群眾安居與發展為目標的新一輪治淮工作。

    中共安徽省委11月29日公佈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將積極發展水運,統籌規劃、綜合開發利用淮河岸線資源;啟動淮河流域低窪地治理,繼續推進淮河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

    率先提出打造淮河流域“平安糧倉”的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介紹,以安徽省為主的淮河流域2600多萬畝肥沃低窪土地,平均3-4年就要發生一次澇災,一般一次災害就長達2-3個月。低窪地“關門淹”現象致使淮河流域大面積土地農業生産波動很大,遇到中小災害,糧食生産即會明顯減産。

    總投資為40億元的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治理工程世行貸款項目已于上月在安徽蚌埠正式啟動,該項目涉及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

    據了解,以低窪地治理為主要內容的糧食生産能力建設,包括開工建設淮河洼地治理世行項目、西淝河等洼地治理工程,實施洪澤湖抬高蓄水位影響處理工程等。紀冰説,經過水利和農業專家的調研和測算,一旦國家和沿淮省份的治理工程全部啟動,將實現年平均減淹耕地400萬畝,改善耕地2200萬畝,年平均增産糧食50億公斤的目標。“通過5到10年的努力,長年水患頻發的淮河流域‘大水袋’就將變為‘大糧倉’,這將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相關鏈結
· 淮河流域已解決2089萬農村人口飲水難或安全問題
· 安徽省推進節能減排、加快淮河流域治理紀實
· 水利部在京召開《淮河流域綜合規劃》專家審查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