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堅決依法索賠 維護的是權益更是尊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25日 19時1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5日電(記者 陳健)在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危害及社會影響持續發酵數月之後,國家海洋局表示,溢油污染損害海洋生態索賠工作正全面啟動。這是國家有關方面的堅決態度,更是社會各界的強烈呼聲。堅決索賠,依法索賠,維護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利益,更是法規的尊嚴和相關各方的權利。

    權益的維護,絕不會因“卸責”和“僥倖”鬆動。就在此前,康菲公司雖然公佈了其堵漏及清污情況,而對於公眾高度關切的溢油事故相關賠償問題,卻始終遮遮掩掩,僅僅表示會“進行考慮”。與觸目驚心的海洋污染嚴重後果相比,康菲這樣的表態不僅無法讓直接受到事故侵害者滿意,也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索賠工作的全面啟動,標誌著對涉事企業的責任進入實質性的追究階段。

    堅決索賠,維護的是公眾的切身利益。在溢油事故中,眾多依靠海水養殖的百姓深受其害,但由於人員分散、獲取信息和舉證等各方面能力有限,在財大氣粗的康菲公司面前,雙方博弈力量懸殊。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索賠行動,無疑讓翹首盼望事態解決的百姓為之振奮。

    堅決索賠,維護的更是法律法規的尊嚴,彰顯捍衛國家環境安全的決心。長達數月的溢油事故,對我國相關海域造成的污染嚴重,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有關方面都有權利向責任方提出損害索賠。人們欣慰地看到,目前已有49家律師事務所報名應聘法律援助;人們相信,通過調動各方力量,積極進行生態索賠的各項準備工作,必將取得讓人滿意結果。法規之下無大小之分,無強弱之別,在中國的相關法規和維護環境安全的決心面前,任何損害公眾利益的企業和個人,都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堅決依法索賠,是一種追究,更是一種警示。這是向各方表明,企業和個人的利益追求上,置環境污染于不顧的無知行為,以及期望象徵性地補償躲避責任的僥倖心理,已為現實和公眾所不允。對環境污染問題,將通過這一事件證明,“企業污染環境、政府出面埋單、代價百姓承擔”的現象已無容身之所。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高鐵開通仍應關注各層面群眾需求
· 新華時評:黨政幹部黨性教育也要“轉方式”
· 新華時評:黨群魚水深情嘆歷史 血脈相連迎挑戰
· 新華時評:"援建精神"將成為中華民族新的精神財富
· 新華時評:中石化"天價酒"事件須給公眾一個交代
· 新華時評:“群眾承受力”—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