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登太空”而“小天下”
新華社甘肅酒泉9月29日電(新華社記者)孔子第76代孫孔令紹十分關注29日晚間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他的祖先認為“登泰山而小天下”,而這位58歲的山東曲阜市民認為,有望10年內建成的我國空間站將成為“小天下”的新制高點。
住在孔子老家的孔令紹關注的這座小型“空間實驗室”將於在軌的兩年內,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為我國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從天上可以更好地看地球,不離開地球,你就沒有辦法看地球。”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副總設計師張善從説。
“離開地球也可以更好地看天,因為平常從地球上看天都有陰霾,有雲,空氣污染後更是渾濁不清。到了太空後,沒有大氣了,看到的天就非常清澈,會看得更高、更遠。”他説,“在失重環境下,還可以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我們要上天。”
人類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探索太空的重要動力。古代,中華民族就對太空充滿好奇,想象出許多“飛天”神話,如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而中國的天文學,自古就十分發達。
中國明代官員萬戶坐在捆綁著火箭的椅子上,進行飛天試驗,充滿獻身精神,被全球公認為人類飛天第一人。為了紀念他,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為“萬戶山”。
不過,近代以來,宇宙探索的突破多發生在西方。從伽利略到哈勃,從牛頓到愛因斯坦,人類不斷對時空取得新認識。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相繼上天,登月飛行成功,人類進入宇航時代。中國開始奮起直追。
天宮一號借天宮的神話想象,再度寄託了中國人對未知世界的嚮往。而中國于2007年和2010年分別發射的兩顆探月衛星也以神話人物“嫦娥”命名,承接歷史,走向未來。
探索太空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天宮一號正是進行科學實驗的理想場所。在太空,可以利用微重力環境開展空間晶體生長研究,進行砷化鎵、碲鎘汞等半導體晶體和非線性光學晶體的生長實驗;利用空間微重力環境還獲得了高質量的蛋白質晶體,掌握了有應用前景的空間生物制藥技術和方法;太空育種方面,對於農業進步,價值重大。
更重要的是,太空探索改變了許多人對天的畏懼和迷信,更激勵了人類勇於探索未知事物的精神。從哲學層面的宇宙觀來分析,對茫茫宇宙的探索,今天的航天活動尚只是“嬰兒起步”。衝出地球後進入太陽系甚至銀河系,如提出通訊衛星設想的已故英國作家阿瑟·克拉克所説,人類探索太空的最重要意義,在於開闊自己的視野和心扉。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人類在思考,龐大的銀河系裏,2000億個太陽的兄弟姐妹——恒星,只有太陽這顆普通的恒星旁邊有人類居住的行星環繞嗎?如果確有別的行星體存在生命乃至外星人,它們又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能和高科技外星人建立友好聯絡,人類文明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幾千年來習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中國人,一旦重新抬頭仰望星空,視野將被無限延伸。
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導人和自然和諧發展,按客觀規律做事,而不是去征服太空,稱霸宇宙。今天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正體現和發展著這一思想。
許多人認為,作為中華文明的支柱與基礎之一,孔子思想中的“仁”“禮”和“中庸”觀念,也使得中國發展空間技術有著自己的路徑。中國人正在和平開發太空資源,加入到人類探索與發現的偉大事業中。(參與采寫記者李惠子、蔡玉高、趙薇、劉寶森、李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