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時評:整肅保健食品和化粧品行業刻不容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5日 18時5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 胡浩、黃冠)11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和化粧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宣佈成立。據透露,我國相關監管部門正在著力推進法規建設和標準制定。此舉意在回應百姓關切,整肅保健食品和化粧品市場亂象。

    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化粧品消費市場急劇升溫。據悉,截至2010年底,我國共有保健食品生産企業2000多家,産品品種超過一萬個,年産值1000多億元;化粧品生産企業3200多家,品種7000多個,年銷售額達1500多億元。

    然而,在保健食品化粧品産業快速發展的同時,監管基礎卻相對薄弱。首先,我國保健食品化粧品法規體系尚不健全,我國至今尚未出臺《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保健食品從産品、生産經營到市場監管等各環節“無法可依”。《化粧品衛生監督條例》自1990年1月1日實施至今已有20年,明顯不適應當前監管工作要求,比如該條例對自製化粧品的違法行為沒有具體説明和相應處罰措施。

    其次,我國保健食品化粧品標準規範亟待完善。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化粧品技術標準、生産準入條件偏低,有關技術要求和技術規範缺失,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及非法添加藥物等現象讓保健食品化粧品行業頻頻陷入信任危機。

    再次,我國保健食品和化粧品監測體系也亟待建立。在美國,食品和化粧品等不僅要通過政府質監部門的審批方能上市,同時需要在銷售和使用的過程中受到來自官方和民間的多方監測,一旦發現有缺陷的産品,就可要求企業進行召回。相較而言,我國保健食品和化粧品上市後産品安全風險監測評價或不良反應監測體系、産品生産與市場監督檢驗檢測體系都仍未構建完全,産品質量難以得到長效的監督保證。

    加強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一環。在保健食品和化粧品安全專家委員會章程中,也著重強調了安全專家委員會的主要職能包括對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工作提供技術諮詢、政策建議,審評保健食品技術規範,審查保健食品化粧品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等。

    借鑒一些國家先進經驗,健全監管機制、完善安全標準、建立質量追溯制度、建設安全應急體系,已成為我國加強保健食品和化粧品監管的當務之急。公眾期望,保健食品化粧品行業應早日颳起整肅之風,讓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相關鏈結
· 新華時評:關注孩子不要總拿分數説事
· 新華時評:電煤緊張更不能放鬆煤炭安全生産
· 新華時評:化期待為動力 建好管好保障房
· 新華時評:堅決遏制社團組織非法斂財
· 新華時評:高舉愛國旗幟 凝聚奮鬥力量
· 新華時評:以積極心態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挑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