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 中國教育信心滿懷從容前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25日 12時38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 吳晶)一年前的盛夏七月,新世紀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隆重召開,新世紀第一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為13億國人描繪了一幅“學有所教”的世紀藍圖。

    一年後的金秋十月,根據教育規劃綱要要求,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分10個檢查組,奔赴全國各地,全面檢查各地貫徹落實全教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情況。

    從檢查總體情況看,一年多來,各地改革有決心,創新有舉措,發展有成果。奠基未來的教育事業又邁出堅實一步,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一把手”的共識 確保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教育是一個突破口,是一種拉動力量。”一年多來,重慶市黨政領導倡導的理念,已傳遍整座山城,深入每所校園。

    短短一個月的專項檢查期間,檢查組深深感受到,把教育作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已成為各地黨政“一把手”的共識。

    各地紛紛成立省區市主要領導牽頭的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領導小組,提出了立足實際、突出重點的地方教育改革發展措施。

    新疆確立教育在服務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方面具有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河南組織成立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重大項目領導小組。省內18個省轄市也都成立工作小組。

    廣東組織實施地級以上市、縣(市、區)黨政領導幹部基礎教育工作責任考核,將評估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及辦學主管部門領導獎懲和職務調整的依據之一。

    上海、河北、山西、吉林、黑龍江、遼寧等省市黨政“一把手”親自部署本省教育規劃綱要的制訂和實施工作;湖北、湖南紛紛組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督查機制;江西、福建、遼寧、陜西、西藏、山東等紛紛細化各級分工;吉林、黑龍江分別編寫解讀和學習讀本;雲南組成宣講團,一個月在全省作了300多場專題報告……

    一年多來,各地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態度積極而堅決,工作部署得力而有效。

    檢查組欣喜地看到,為了實現到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産總值4%的目標,不論是經濟發展強勁的東南沿海省份,還是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省份,都亮出了鮮明態度,拿出了堅定措施。

    四川確保2012年按可比口徑計算的全省各級各類財政性教育支出佔全省財政支出的比例達到18%;甘肅預計2011年全省財政教育支出佔財政支出比例將達到16%;內蒙古預計2011年和2012年財政教育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例分別達到13.87%和15.34%。

    此外,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教育費附加、全面開徵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等政策效益已初步顯現。這就是教育優先發展最好的注腳,更是教育科學發展不竭的動力。

    教育公平的陽光,照耀每個共和國的孩子

    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後,一系列新的資助政策迅速出臺:

    ——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給予資助;

    ——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國家助學金年生均資助標準1500元,資助人數接近480萬人,資助面約佔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20%;

    ——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將普通高校國家助學金資助平均標準從原來的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

    ——進一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覆蓋面,將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免學費政策範圍,近440萬名學生享受了國家免學費政策,資助面約佔全日制中職在校生總數的22%。

    這些政策,是全國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行動最迅速、出臺時間最早、惠民效果最顯著的重大舉措之一。

    資助工作從無到有,資助力度從弱到強,資助資金從少到多,資助形式從單一到多元……檢查組了解到,各地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工作。

    西藏在義務教育全部免費的基礎上,將“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擴大到所有農牧民家庭子女、城鎮困難家庭和企業困難家庭子女。

    江蘇實現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的資助全覆蓋,還要求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一定年限的免費學前教育和對經濟困難家庭實施免費學前教育,對高中階段殘疾學生實施免費教育。

    山西計劃到2012年免除全部中職生學費,讓沒能進入大學、高中的學生都能夠免費接受中等職業教育。

    ……

    為了解決1000多萬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就學問題,各地出臺一系列切實舉措:

    浙江2010年共接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16萬人,比2005年增加一倍;江蘇82萬隨遷子女85%在公辦中小學就讀;上海超過七成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十二五”期間將興建400所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力爭使90%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

    一項項新政,溫暖著億萬為孩子上學而東奔西走的家庭。

    一項項工程,見證著國家大力推進教育公平的堅實足跡。

    ——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標準一提再提,2010年提高100元,2011年再提高100元。僅在寧夏,每年增加支出近1億元。

    ——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60多億元專項資金,為680個國家試點縣的所有2600萬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每天3元錢的營養膳食補助。

    ——所有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規劃項目已全部進入實施階段,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建設規劃項目的投資規模繼續大幅提升。

    ——義務教育農牧民子女“三包”經費標準由每人每年1200元提高到2000元。19個對口支援省市重點支持新疆受援地區發展雙語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少數民族教育中央補助專項資金由每年1000萬元增加到1億元。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將加大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力度,支持一批有特色高水平中西部高校發展。

    ——通過省際對口支援,擴大中西部省份招生數量,不同省份高校入學機會差距不斷縮小。

    ……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教育公平已經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高教育質量,鋪就人力資源強國之路

    如何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走出來,一直是義務教育懸而未決的難題。

    檢查組發現:在山東,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長效機制正在建立,學生全面發展之路逐步清晰。

    該省壽光市投資3000多萬元,創辦全市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基地,開發了安全防護、科學實驗等30多個綜合實踐活動項目、50多個研究性課題和60多個趣味實驗,全市中小學生輪流在實踐基地接受年均10天以上的封閉培訓。

    “我們的目標是讓中小學教育回歸到符合教育規律的目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最終實現教育質量提升。”山東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説。

    一年多來,提高質量已成為各級各類教育目標一致、統籌協調的系統工程:

    在義務教育階段,循序漸進的大中小學德育課程體系開始構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修訂和審議、基礎教育學業質量標準研究和制定、教育教學質量監管監測等工作有序推進;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蓬勃開展。

    在職業教育階段,去年以來,中央共投入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150億元,支撐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基礎能力大幅提升,成立43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推動人才培養與行業人才需求相對接,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

    在高等教育階段,在“十一五”期間順利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後,教育部、財政部又啟動實施本科教學工程。

    各項政策,無一不凸顯著提升質量是核心的指導思想;件件舉措,無一不圍繞著人才培養要創新的迫切任務。

    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學科佈局正在形成:25種戰略性新興産業新增專業已在全國高校布點200個;19所高校啟動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20個部委、7個行業協(學)會參與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啟動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等。中央財政先後啟動“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和“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985工程”學校重點學科和非“211工程”學校國家重點學科給予支持。64所高校開展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改革試點。

    以面向人人、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的職業教育改革正在深化:陜西著力推進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將學歷教育歸口教育行政部門管理;上海有力推進辦學機制創新,組建13個行業和區域職教集團,穩步推進中高職教育貫通培養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

    一年多來,以“國培計劃”為表率的國家行動成為各地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切入點。

    作為教育規劃綱要頒布後迅速啟動的重大項目,“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10年已經培訓了115萬名教師,2011年又啟動“幼師國培”。

    各地以實施重大項目和改革試點為抓手,聚焦重點,破解難點,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取得新進展。

    湖南、新疆、河北、湖北等16個省份在部分師範院校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河南、吉林、貴州等13個省份跟進實施地方“特崗計劃”;浙江、湖北啟動教師資格考試和註冊制度改革試點;貴州2010、2011年共培訓全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和幼兒教師10萬餘人;海南計劃到2015年建成1萬套農村教師週轉房;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部分師已實現城鄉教師待遇一體化;河北探索建立省級統考、市縣聘用的新進教師補充管理和運行機制。

    根據教育規劃綱要的部署要求,各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妙招實招,已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

    “深水區的改革”,直面人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

    這樣一個場景,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説都不陌生:幼兒園門前搭起帳篷、擺滿板凳,家長為了孩子的入園名額,正在連夜等候……“入園難”的問題,反映了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強烈需求。在教育規劃綱要徵求意見時,人民群眾反映出來的問題當中,學前教育高居首位。

    檢查組在各地調研時高興地看到,各地通過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學前教育,學前教育資源顯著擴大,招生數、毛入園率實現較大增長。

    預計到2013年,全國將新建幼兒園9萬多所,新增入園幼兒500多萬人,僅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將累計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2550多所。

    針對“擇校熱”,各地有的放矢,力破陳規,改革成效有目共睹,創新做法不勝枚舉:

    浙江開展“小班化”教育試點,小學每班不超過30人,初中不超過35人,提高教育質量;將城區品牌學校和農村薄弱學校組建教育集團,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建立縣域內教師有序流動制度。

    遼寧出臺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制定城鄉統一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內蒙古將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確定為8項重點發展項目之一,目前已有70%左右的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實現了標準化。天津、河北、貴州等地實施初中和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定向分配製度,從根本上遏制擇校現象。

    解決擇校問題,根本在於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部和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簽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構建了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機制。北京、河北、黑龍江、浙江、福建、湖北、新疆等地還在省、市、縣間簽訂了均衡發展協議性文件,掀起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熱潮。

    如今,很多地方義務教育擇校現象得到遏制,像安徽銅陵、福建廈門等地,都自豪地向社會宣佈:這是一座基本沒有擇校的城市!

    一年多以來,從人才培養體制,到招生考試製度,從現代學校建設,到辦學體制改革……各地以改革試點為突破口,結合省情區情市情,突出關鍵重點,425項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已全面啟動。

    改革已經步入“深水區”,還會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從各地情況看,檢查組也發現了一些需要完善的環節: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進展還不平衡;突破體制機制性障礙的相關法規政策還不配套;教師資源配置和隊伍建設的保障措施還不夠適應;教育投入不足與管理水平不高雙重問題並存等等。

    然而,一年多來的實踐已證明,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巨大合力已凝聚起來,“世紀藍圖”描繪的美好願景將變成現實。

    站在“十二五”開局的新起點,直面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中國教育正信心滿懷,從容前行。

 

全國各地召開教育工作會議出臺教育規劃綱要綜述

    從庚寅之夏到辛卯之春,從北國邊疆到南海之濱,中國教育事業因為一個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宏偉藍圖而生機勃勃,因為優先發展的決心與改革創新的勇氣而意氣風發。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這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前印發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這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兩個“第一”譜寫了未來10年教育事業發展的新篇章,開啟了我國從教育大國邁向教育強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到人力資源強國的新征程,也帶來了全國2.6億名學生、1500多萬名教師的新福祉。>>>詳細閱讀

政協委員暢談“實施教育規劃綱要”並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新華社記者 羅宇凡、舒靜)12日下午,6位全國政協委員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就教育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這6位全國政協委員是: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鐘秉林、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民進四川省副主委王康、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吉林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任遲寶榮、北京舞蹈學院原院長王國賓。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工作會舉行
· 湘魯豫3省教育規劃綱要貫徹落實情況彙報會舉行
· 全國各地召開教育工作會議出臺教育規劃綱要綜述
· 教育部:大力支持符合教育規劃綱要精神的改革
· 新疆召開工作會議出臺教育規劃綱要 袁貴仁講話
· 政協委員暢談“實施教育規劃綱要”並答記者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