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政協委員李鉞鋒建議出臺國家誠信教育規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11日 21時35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崔靜、陳菲)“致命藥”、“毒膠囊”、“學歷門”、“抄襲門”……近年來頻發的造假醜聞,一次次挑戰公眾的信任底線。拿什麼拯救誠信缺失?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李鉞鋒建議國家出臺誠信教育規劃,在全社會深入開展誠信教育,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在11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專題協商會上,李鉞鋒代表臺盟中央發言時指出,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基本的價值取向,也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然而,當前,誠信缺失不僅阻礙了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李鉞鋒直指誠信缺失造成的四大不良影響:提高了企業間交易成本、阻礙了民族品牌發展、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李鉞鋒援引數據説,發達國家企業間的逾期應收賬款發生額約佔貿易總額的0.25%至0.5%,而在我國,這一比率高達5%以上,是發達國家的10倍,而且還在呈逐年增長勢頭。涉及信用的經濟糾紛、債權債務案件以及各種詐騙案件也在大量增加。

    誠信缺失阻礙了民族品牌發展,李鉞鋒認為,2008年發生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就是一個明證。“企業的不誠信經營最終導致三鹿這個品牌從市場上消失,也讓國人對國産奶粉的品牌質量産生廣泛質疑,對我們的質量認證體系造成惡劣影響。”他説。

    誠信缺失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李鉞鋒介紹,根據商務部統計,我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接近我國年財政收入的40%,國內生産總值每年因此至少減少兩個百分點。

    此外,李鉞鋒認為,個別地方政府同樣存在誠信缺失嚴重的現象。如制定政策朝令夕改、浮誇政績等,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對黨的執政根基造成不良影響。

    “造成誠信缺失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誠信制度建設滯後等原因之外,誠信教育的不到位和表面化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為此,李鉞鋒建議國家制定誠信教育的長期、中期和近期規劃,把誠信教育貫穿于整個國民教育體系,逐步實施、不斷完善。

    為了以制度保證誠信教育的落實,李鉞鋒建議國家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建立不誠信行為的記錄機制,加強對不誠信行為的懲戒,使不誠信者付出的代價遠超其所獲,以保證誠信教育的效果。

    李鉞鋒認為,在拯救誠信缺失的進程中,各級黨委政府應起到帶頭作用,通過健全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建立政府權責機制、加強社會的監督力度等途徑,在制定政策、履行職能的過程中,不斷強化誠信意識,牢固樹立人民公僕觀念,真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關鏈結
· 教育規劃綱要實施兩年來教師隊伍建設綜述
· 教育規劃綱要落實兩週年述評:中國教育的科學理念
· 教育規劃綱要落實兩週年:中國教育的世界眼光
· 教育規劃綱要實施兩週年綜述——精彩的開局
· 教育規劃綱要兩週年述評:中國教育的世紀行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