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 于文靜、林暉)善治國者,必善治水。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水利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這是努力構築防汛鋼鐵長城的十年,三峽大壩抵擋建庫以來最大洪水考驗,29.4萬公里堤防捍衛著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這是福水潤澤希望田野的十年,農田水利建設為全國糧食奪取“九連增”保駕護航。
這是涓涓清泉流入百姓心田的十年,億萬百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伴隨盛世興水的偉大實踐,我國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不斷完善,以人為本、人水和諧成為華美樂章的主旋律。
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水利問題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地區村民魏巧珍家用上自來水已經一年半了。得益於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通水的那天,祖祖輩輩視水如命的村民放起鞭炮,在水管上繫上紅繩。
魏巧珍家的變化是我國水利發展惠民生的縮影。十年來,我國解決了3.26億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比例由2004年的38%提高到2011年的63%。
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加快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讓人民群眾從水利改革發展中得到更多實惠,成為十年興水的總目標。
“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利益作為首要目標,把群眾需求放在優先領域,把群眾滿意作為根本標準。”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著力點,也是水利全行業的實際行動。
百姓利益放心間,一枝一葉總關情。十年來,我國建成各類供水工程近百萬處,大規模開展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為農民增産增收提供保障,發展農村水電,基本解決無電鄉村用電問題。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護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來,我國努力構築防汛鋼鐵長城,因災死亡人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少,全國防洪減災直接經濟效益達1.17萬億元。
今年8月8日淩晨,颱風“海葵”在浙江省象山縣登陸,最高風力14級以上,掀起狂風巨浪。令人寬慰的是,這樣一個破壞力驚人的颱風在人口稠密地區沒有造成一人傷亡。而56年前的8月,在象山登陸的另一場颱風,在該縣造成3400人死亡。
同樣的颱風,結果大相徑庭,最大原因是抗禦颱風能力提升。十年來,我國全面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快實施中小河流治理和縣級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初步建成基層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
大旱、大水、旱澇交織……專家指出,在全球變暖、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背景下,我國洪澇等自然災害呈多發頻發重發態勢,完善防汛抗洪體系、健全應急管理機制、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是我們矢志不渝的目標。
堅持統籌兼顧,著力提高水利支撐和保障能力
今年9月18日,湖北省宣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移民搬遷任務圓滿完成。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自2002年開工建設以來,東線工程已開始在防澇抗旱、生態保護等方面發揮作用,中線京石段工程三次向北京應急調水。東線工程將於明年通水,中線工程後年也將實現通水。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需求與水資源短缺矛盾十分突出。對此,我國堅持統籌兼顧,防汛與供水並重,不斷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優化水資源戰略配置格局,全面提升水利支撐和保障能力。
十年來,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加快。以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等工程措施和防汛預警預報系統等非工程措施組成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初步形成。同時,水資源配置戰略格局不斷完善,“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將逐步形成,統籌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能力增強,污水處理回用、雨洪水利用、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大力推進。
十年來,全國新增供水能力600多億立方米,總供水能力超過7000億立方米,確保了糧食主産區生産安全以及缺水地區群眾生活、工農業生産和生態用水需要。
在秋糧收穫的時節,在素有“十年十春旱”之説、今年經歷了夏伏旱的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農戶孫明江家裏50畝玉米卻迎來了大豐收。奧秘在於使用了玉米膜下滴灌的技術,和漫灌相比,滴灌省水省電、保水保肥,每畝比以前多收入700元。
一方面水資源短缺,一方面用水粗放浪費嚴重。對此,中央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明確提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並劃定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三條紅線”。
十年來,全國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225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43提高到0.51,實現以佔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國民經濟3倍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
“回眸這十年,我感受最深的是,水資源問題越來越受重視,水資源管理不斷加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需要各方支持配合,今後要將水資源管理的限制性指標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推動這一制度落到實處。
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從開發為主向開發保護並重、從粗放低效向節約高效,水資源宏觀配置能力不斷增強……水資源管理轉變折射了新時期中國治水思路不斷發展。
堅持人水和諧,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
初秋的青土湖,湖水碧波盪漾,蘆葦鬱鬱蔥蔥,水鳥自由飛翔。
青土湖是石羊河下游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離沙漠最近的湖泊,由於生態持續惡化,湖泊在1959年完全乾涸,風吹沙起,成了一片不毛之地。
決不能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這是鄉親們的心聲。2007年以來,通過採取關井壓田、節水調結構等措施,青土湖地下水位有所上升,特別是2010年秋季以來連續兩年向石羊河下游下泄生態用水,青土湖出現季節性水域,成為生態好轉的標誌。
青土湖的變化是近年來我國治水實踐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寫照。
十年來,我國大力恢復綠水青山。通過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累計保水6600億立方米,相當於17個三峽水庫的庫容量;全國年均減少土壤侵蝕15億噸;黃土高原長城沿線風沙區遏制了“沙進人退”勢頭;基本完成塔裏木河、黑河、石羊河流域近期治理任務;實現黃河連續13年不斷流。
一方面加強山川治理,一方面在保護生態前提下合理開發水能資源,實現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這是新時期中國治水思路給出的答案。
農村水電的發展就是這種思路的生動注解。我國農村水能資源豐富,科學、合理地開發對山區百姓奔小康有現實意義,也對保護森林有益。
2003年,我國啟動小水電代燃料生態保護工程。國家補助建設小水電站,低價供電給農民,農民用電做飯、取暖,不再砍樹燒柴。截至2011年底,累計解決了120多萬農民生活燃料問題,保護森林面積500萬畝。
十年來,我國農村水電累計發電量達13908億千瓦時,對節能減排做出重要貢獻。
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構建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江蘇省太倉市,河流星羅棋佈,人與河流世代相伴。從雙鳳鎮徐涇河邊望去,小橋流水人家,綠柳依依,河水清清。
“過去河水又臭又臟,沒人管,水利站只管收費。現在不一樣了,天天有專人打撈河道垃圾,風光當然好起來。”在雙鳳鎮農民陸耀林眼中,這些年來水利站變化很大,開始踏踏實實為百姓服務。
太倉市水利局副局長陸振超告訴記者,轉變來自2010年,全市的鄉鎮水利站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全面推行水功能區達標“河長制”。鄉鎮水利站輕裝上陣,激發出活力,大小河流被嚴格“看管”,重新恢復清澈。
十年來,直面體制不順、主體缺位等制度性難題,全國共建立鄉鎮或流域水利站2.6萬個,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7.8萬個,以基層水利服務機構、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專業化服務隊伍“三駕馬車”為主體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逐步建立。
除此之外,我國還在一系列水利重點領域改革方面邁出重大步伐:
——由“多龍管水”到“一龍管水”的體制改革不斷推進。截至2011年底,全國76%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實現水務一體化管理,統籌配置城市與農村、地表與地下水,整合水利、供水、排水與污水處理等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全國大中型水管單位改革基本完成,700多萬處小農水工程進行産權制度改革,中央財政建立獎補激勵機制,對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公益性工程維修養護經費給予適當補助。
——農田水利探索建立“規劃依託、政府主導、農民參與”新機制,2011年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2163億元,是2002年的4.12倍。各地組建水利投融資公司,初步形成公共財政投入為主、金融支持和社會參與為補充的水利投入機制。
——22個省區市出臺水價管理辦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取得成效。
十年來,我國緊緊圍繞關係水利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下決心從根本上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水利改革發展的生機不斷迸發、活力不斷增強。
“今後,我們將著力深化水利改革,建立穩定增長的水利投資機制,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夯實水利長遠發展基礎。”陳雷説。
根據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基本建成防洪排澇和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以及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
千百年來,讓江河更加安瀾、山川更加秀美、水利更好地造福中華民族,一直是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也是多年來我國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最終目標。展望華夏大地,茫茫禹跡正感召無數中華兒女,用智慧和力量辛勤耕耘,不斷譜寫“人水和諧”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