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王希、劉錚)經濟增長動力與下行壓力並存,轉型升級遭遇陣痛摩擦。中國經濟在進入結構轉型期後,儘管潛在生産率有所下降,資源、環境、市場等約束有所增強,但增長動力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國經濟“明天會更好”。
經濟增長在“七上八下”間走穩是大概率
初步核算顯示,經歷去年第四季度的增速反彈後,今年前兩季度我國經濟分別增長7.7%和7.5%。經濟增速的連續小幅放緩,引發了一些悲觀情緒。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對此表示,當前經濟增速的回落一方面是潛在生産率下降的客觀反映,並非中國經濟獨有的現象,另一方面也是我國積極推進經濟轉型、結構調整,進行主動調控的結果。
“由於內部支撐條件和外部市場環境變化,中國經濟增速從過去10%的臺階下降到現在7%到8%的臺階。這不是短期的起伏變化,而是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説。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速在全球仍是較高的,而且在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速增長“下臺階”的過程中,就業等主要指標仍處在年度預期的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4.1%,控制在年度4.6%的目標以內。
“以往經濟增速低於8%,往往就業會受衝擊。而現在就業等各方面形勢比較穩定,根本原因是經濟結構經過前期努力有一定程度的優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從目前市場需求走勢看,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果的進一步增強,下一步經濟增長在“七上八下”間走穩是大概率。
以調結構促改革應對近憂遠慮
面對時下錯綜複雜的經濟環境,宏觀政策如何兼顧防止“失速”的短期目標和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長期目標?
一個共識正在形成:我國正處於必須依靠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要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與促改革。通過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用好改革紅利,可為穩增長、調結構注入新的動力。
今年以來,沿著轉變政府職能、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的思路,一系列有利於經濟轉型的改革舉措陸續出臺:
4月至6月,三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共取消和下放了165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這有助於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6月15日起,全國鐵路貨運從計劃全面走向市場;7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8月1日起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開,並將擴大至鐵道、通信等行業,服務業發展有望因此進一步提速……
“新一屆政府已經釋放了明確的信號,在保持宏觀調控總基調不變的同時,把更多精力放在深化改革上。”王軍説。
他認為,以政府職能轉變為突破口,改革下一步還要向“深水區”邁進,在土地、財稅、金融、收入分配、資源性産品價格等領域加快推進。
只要我們創新思路,找準著力點,把穩增長、調結構與深化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必將推動中國經濟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
打開未來持續健康發展新空間
山東諸城外貿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禽肉出口的龍頭企業。諸城外貿董事長王金友告訴記者,外貿業務經營壓力日趨增大,企業已經將眼光瞄準了蓬勃發展的國內市場,計劃在穩住出口規模的同時,將經營重心逐步向國內轉移。
企業是組成市場經濟肌體的細胞。這家外貿企業的“向內轉”實際上透出了中國經濟正面臨的重大命題:國際金融危機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的外需環境,國內也面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資源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等複雜形勢,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與動力何在?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發展內需仍有巨大空間,存在著城鎮化加速推進、區域結構優化、消費結構升級等諸多發展機遇。
“城鎮化是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的聚合點。”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樹成認為,我國城鎮化水平仍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加之還要提高城鎮化質量,走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這將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提供巨大的潛力。
專家們還認為,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選取了節能環保産業、信息消費領域等精準切入,體現了把拉動內需和調整結構、深化改革有機結合的新思路。
“這些情況充分説明中國經濟仍然具有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潛力和條件。”盛來運表示,通過艱苦努力和紮實工作,相信完成今年的發展目標是沒有問題的,保持中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也是有條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