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受權發佈: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2013)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8月29日 10時2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29日電

中國與非洲的經貿合作(2013)
(2013年8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推動貿易可持續發展

    二、提升投融資合作層次

    三、加強農業與糧食安全合作

    四、支持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五、注重非洲民生與能力發展

    六、促進多邊框架下的合作

    結束語

    附錄1 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經貿舉措落實情況

    附錄2 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中國政府宣佈的未來三年中非重點合作領域

    前言

    當前,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與非洲國家順應形勢變化,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不斷深化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大力推動經貿合作,積極探索符合中非實際的共同發展之路。

    目前中國已成為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非洲成為中國重要的進口來源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場和第四大投資目的地。中非經貿合作的發展,促進了非洲國家民生的改善和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促進南南合作與世界經濟的平衡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通過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中非經貿合作基礎更加堅實、機制更加完善,不斷涌現新的合作契合點和增長點。特別是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非洲,宣佈一系列支持非洲發展的新舉措,為推動中非經貿關係邁上新臺階注入了強大動力。

    2010年,中國政府發佈了白皮書,介紹了中非經貿合作的有關情況。這裡,就近些年來中非經貿合作取得的進展再作一介紹。

    一、推動貿易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非貿易仍然持續了較快發展的態勢。2009年,中國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此後兩年多時間裏,中非貿易規模迅速擴大。2012年,中國與非洲貿易總額達到1984.9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其中,中國對非洲出口額853.19億美元,增長16.7%;自非洲進口額1131.71億美元,增長21.4%。中非貿易總額、中國對非洲出口總額,以及自非洲進口總額均創歷史新高。

圖表:圖1:2000-2012年中國與非洲貿易情況 新華社記者 馬研 編制

    隨著中非貿易額的不斷增長,中非貿易佔中國和非洲對外貿易的比重有所上升。2000—2012年,中非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2.23%增加到5.13%。其中,中國自非洲進口占比從2.47%增加到6.23%,出口非洲的佔比從2.02%增加到4.16%。從非洲角度看,中非貿易佔非洲對外貿易的比重,呈現出更為明顯的上升趨勢。2000—2012年,中非貿易佔非洲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從3.82%增加到16.13%。其中,非洲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佔比由3.76%上升到18.07%,從中國進口商品佔比從3.88%上升到14.11%,增長迅速。

    中國對非出口産品總體上質量優、價格好,滿足了非洲各階層民眾的消費需求。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中非貿易結構逐步得以優化。隨著非洲市場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對非洲出口産品的技術含量明顯增加。2012年,機電産品佔中國對非洲出口商品的比重已達到45.9%。為進一步提升對非洲出口商品的質量,從2010年12月到2011年3月,中方開展了打擊對非洲出口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産權商品專項治理行動,採取輸非工業品裝運前檢驗等多項措施,中國對非出口商品質量得以明顯提高。

    過去三年,中國自非進口金額不斷增長,原油、農産品等大宗商品貿易金額、數量都快速增長。通過中非貿易,非洲出口産品獲得穩定市場,提升了價格,獲得了更大實惠。同時,中國通過免關稅、設立非洲産品展銷中心等措施,積極擴大從非洲進口。自2012年1月起,與中國建交的30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全部可以享受60%的輸華商品零關稅待遇措施。截至2012年底,有22個非洲受惠國累計受惠貨值達到14.9億美元,關稅稅款優惠9.1億元人民幣。2011年5月,中國設立的非洲産品展銷中心在浙江省義烏市正式開業。通過減免運營費用等扶持政策,展銷中心已吸引非洲20多個國家的2000余種商品入駐銷售。

    中非貿易互補性強、潛力巨大,對中非雙方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將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促進中非貿易的健康發展,主要包括:實施“對非貿易專項計劃”,擴大非洲輸華産品零關稅待遇的受惠範圍,擴大非洲産品的進口;加強對非出口産品品牌和營銷渠道建設,促進對非出口産品質量提升。另外,中國將通過提供促貿援助,幫助非洲國家改善海關、商檢設施條件,為非洲國家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提供支持,推動非洲區內貿易的發展。

    二、提升投融資合作層次

    經濟基礎薄弱、建設資金匱乏一直是非洲國家發展的主要瓶頸。中國政府鼓勵、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擴大對非投資,努力提升中非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2009年以來,非洲地區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連續下滑,但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快速增加。據統計,2009—2012年,中國對非直接投資流量由14.4億美元增至25.2億美元,年均增長20.5%,存量由93.3億美元增至212.3億美元,增長1.3倍。中國對非投資的快速增長,一方面説明非洲的發展潛力和投資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中非合作的互補性。

    在投資總量擴大的同時,中國對非投資層次也不斷提升。目前,有超過2000家的中國企業在非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投資興業,合作領域從傳統的農業、採礦、建築等,逐步拓展到資源産品深加工、工業製造、金融、商貿物流、地産等。

圖表:圖2:截至2011年底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分佈圖 新華社記者 馬研 編制

    近年來,中國對非投資機制不斷完善。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與32個非洲國家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與45個國家建立經貿聯委會機制。作為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推出的八項舉措之一,截至2012年底,中非發展基金在非洲30個國家投資61個項目,決策投資額23.85億美元,並已對53個項目實際投資18.06億美元。初步統計,決策投資項目全部實施後,可帶動對非投資超過100億美元,每年增加非洲當地出口約20億美元、超過70萬人從中受益。中國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手段,積極擴大對非融資支持。2009年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宣佈設立“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截至2012年底,專項貸款累計承諾貸款12.13億美元,已簽合同金額10.28億美元,發放貸款6.66億美元,有力支持了農林牧漁、加工製造、貿易流通等與非洲民生密切相關行業的發展。

    能礦資源開發是非洲國家經濟起飛和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這一領域,中國企業幫助非洲國家建立和發展上下游一體化的産業鏈,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並積極參與項目所在地的公共福利設施建設。在剛果(金),中國企業在開發銅鈷礦的同時,建設了包括公路、醫院在內的多個公共項目。在南非,進行礦産開發和加工的中國公司設立捐贈基金,贊助礦區醫療、減貧和教育事業,並建成先進的水處理設施。中國企業還捐資開展中非“光明行”活動,組織中國一流的眼科醫生赴津巴布韋、讚比亞,為623名患者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

    製造業是中國對非投資的重點領域。2009—2012年,中國企業對非製造業直接投資額合計達13.3億美元,2012年底,在非製造業投資存量達34.3億美元。其中,馬裏、埃塞俄比亞等資源貧瘠國吸引了大量中國投資。中國企業在馬裏投資糖廠,在埃塞俄比亞建立玻璃、皮革、藥用膠囊和汽車生産企業,在烏干達投資紡織和鋼管生産項目等,彌補了所在國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的不足,創造了大量稅收和就業,延長了“非洲製造”的增值鏈。中國企業的投資給非洲社會發展帶來了全方位的變化。如在津巴布韋,投資經濟作物種植的中國企業向當地農戶提供無息貸款,改善生産基礎設施條件,進行生産全程技術指導,組織當地員工赴華訪問,資助當地建設學校、孤兒院,促進了中國企業與當地的良性互動和共同發展。

    服務業具有無污染、低能耗的特點,是近年來中非投資合作的新亮點,中國企業在金融、商貿、科技服務、電力供應等領域均進行了投資。截至2012年底,中國對非洲金融業直接投資存量已達38.7億美元,佔全部對非投資的17.8%,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地企業建設發展資金的不足。在商貿領域,中國企業與當地公司合作開發的安哥拉國際商貿城項目已經開工,建成後將成為西南部非洲最大的商貿物流中心、會展中心和投資服務中心。當前,還有眾多中國中小投資者在非洲從事農副産品加工、小商品生産等,他們提供的産品和服務與非洲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對滿足非洲人民生活需求、吸納當地就業、促進中非經貿往來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中非人民相互了解與認知程度的加深和中非政府間的通力合作,這些中小投資者也將進一步融入當地社會,與當地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近年來,隨著非洲各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中非關係的日益密切,非洲企業也積極開展對華投資。截至2012年,非洲國家對華直接投資達142.42億美元,較2009年增長44%。其中,2012年直接投資額為13.88億美元,投資來源國包括毛裏求斯、塞舌爾、南非、尼日利亞等,涉及石油化工、加工製造、批發零售等行業。

    中非投融資合作鞏固了非洲經濟發展的基礎,增強了非洲自主發展能力,提升了非洲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競爭力,也推動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今後,中國將繼續擴大同非洲的投融資合作,落實好向非洲提供200億美元貸款額度的承諾,重點支持雙方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製造業、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開展合作。繼續積極引導中國企業在非洲建立加工和製造業基地;加大在商貿服務、交通運輸及諮詢管理等服務行業的投資;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多領域投資合作,支持非洲國家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

    三、加強農業與糧食安全合作

    農業事關非洲的發展穩定和脫貧減困,是大部分非洲國家的支柱産業和優先發展領域,中非雙方在農業領域具有良好的合作條件和廣闊的合作前景。中國政府重視同非洲國家在農業領域的互利合作,幫助非洲國家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中非農産品貿易發展迅速。2009—2012年,中國對非洲農産品出口從15.8億美元上升至24.9億美元,增長了57.6%;中國自非洲農産品進口從11.6億美元上升至28.6億美元,增長了1.46倍,進口農産品中大部分是非食品類商品,包括棉麻絲、油籽和其他農産品。非洲農産品對華出口迅速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政府自2005年開始實行非洲國家部分輸華商品零關稅政策,非洲特色農産品作為主要受惠産品之一,對華出口得以快速增長。以芝麻為例,從2002年開始,中國自非洲少量進口芝麻。在零關稅政策推動下,中國自非洲進口芝麻快速增長,進口額從2005年的0.97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41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28.7%,高於同期中國自非洲進口全部商品的年均增速。

    最近幾年,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了良種培育、糧食和經濟作物種植、農産品加工等投資活動。2009—2012年,中國在非洲農業領域直接投資額由3000萬美元增長到8247萬美元,增長了1.75倍。中國企業在非洲從事農業投資,增加了駐在國的糧食供給,提升了非洲國家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如在莫桑比克,中國投資農場的300公頃水稻試驗種植,連續三年獲得每公頃9—10噸的高産,中國專家指導當地農民耕種的水稻田産量,由原來每公頃3噸提高到5噸。在馬拉維、莫桑比克、讚比亞,由中國企業和中非發展基金合作投資的棉花種植加工項目,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了當地數萬種植戶,有效增強了當地棉花加工生産能力。中國企業還在非洲國家積極開展農田整修、水利建設和改造,改善當地農業生産條件。其中,由非洲開發銀行出資、中國企業承建的農田整治項目是盧旺達農業領域的最大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改善盧旺達境內主河流的整治和水資源利用。

    中國政府通過援建農業技術示範中心,派遣高級農業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傳授推廣農業生産管理經驗和實用技術等方式,幫助非洲提高農業自主發展能力。2006年以來,中國已在盧旺達、剛果(布)、莫桑比克等國援助建成15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並正在規劃實施另外7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同時,中國還向非洲派出農業技術組和數百名農業技術專家,提供政策諮詢,傳授實用技術,培訓當地人員。如中國與乍得開展培育高産優質品種的農業技術合作項目,實現增産25%以上,推廣種植面積500多公頃,培訓當地農民數千人次。

    今後,中國將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下,全面推進中非農業領域合作。建立和完善中非農業合作機制,加強中非雙方在農業技術、品種資源、農業信息、農産品加工與貿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的合作。深化企業間合作,鼓勵和支持中國有實力的企業到非洲國家進行農業領域的投資與技術合作。根據非洲國家的實際情況,安排實施適當數量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項目。深化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框架下的合作。

    四、支持非洲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非洲投資環境和民生條件的根本支撐,對非洲減貧和發展至關重要。中國政府鼓勵企業和金融機構以多種方式參與非洲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2012年,中國企業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408.3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了45%,佔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總額的35.02%。非洲已連續四年成為中國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場。來自中國的資金、設備和技術有效降低了非洲國家建設成本,使非洲基礎設施落後的面貌逐步得以改善。

    中國企業在非洲建成了大量市政道路、高速公路、立交橋、鐵路和港口項目,有效改善了非洲國家的通行狀況,促進了非洲國家內部和國家間的經貿發展和人員往來。在安哥拉,由中國企業承建的鐵路修復工程,橫穿安哥拉東西部。

    中國通訊企業在非洲參與了光纖傳輸骨幹網、固定電話、移動通訊、互聯網等通信設施建設,擴大了非洲國家電信網絡的覆蓋範圍,提升了通訊服務質量,降低了通訊資費。中國企業在坦桑尼亞承建的光纜骨幹傳輸網,除覆蓋坦桑尼亞境內主要省市外,還連接周邊六國及東非和南非海底光纜,建成後將形成坦桑尼亞境內北部、南部和西部三個骨幹環路和八條國際過境鏈路,提升整個東非地區的通訊一體化水平。

    中國與非洲國家在水電站建設、電網鋪設等方面合作密切,緩解了非洲部分國家長期存在的電力危機。2010年,中國企業在赤道幾內亞承建的馬拉博燃氣電廠項目開工,建成後將形成發電—輸電—變電完整供電系統,從根本上改善馬拉博市及畢奧科島的電力供應狀況,並對周邊地區農業灌溉、生態旅遊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中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為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大量優惠性質貸款和商業貸款。2010—2012年5月,中國對非優惠性質貸款項下累計批貸92個項目,批貸金額達113億美元。埃塞俄比亞亞的斯—阿達瑪高速公路、喀麥隆克裏比深水港等項目均由中國的優惠貸款支持建設。中國大型商業銀行也在非洲開展了多項買方信貸,支持了加納電網、埃塞俄比亞水電站、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等項目。

    中國企業在非洲建設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注重屬地化經營和管理,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如,中國在非的大型通訊企業的本地化率已超過65%,並與1200個當地分包商合作,為當地間接增加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中國企業在讚比亞為當地翻修道路和礦山醫院房舍,捐贈社區體育設施並積極響應慈善募捐活動,為當地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基礎設施建設對促進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中國將繼續深化中非雙方在交通、通訊、民生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不斷推進“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夥伴關係”,密切雙方在區域一體化領域的交流合作,幫助非洲提高整體發展能力。

    五、注重非洲民生與能力發展

    非洲經濟近年來保持較快增長,但發展問題依然嚴峻,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任務艱巨。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向非洲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幫助,並使發展成果更多惠及非洲百姓。近幾年來,中國認真落實中非合作論壇歷屆部長會議提出的各項舉措,在公共福利設施、醫療衛生、氣候變化與環境保護,以及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積極開展對非合作,加強雙方人文交流和科技合作,努力提升非洲自主發展的能力。

    幫助發展公共福利設施。中國在非洲援建打井供水、經濟住房、廣播電信、文教場所等各類公共福利設施,改善當地人民的生産生活條件。2009年以來,中國在蘇丹、馬拉維、津巴布韋、吉布提、幾內亞和多哥等國實施的數十個打井供水項目,為緩解當地人民吃水難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援建的南蘇丹活動板房、貝寧校舍、馬拉維農村學校等項目,對改善當地的居住和教育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援建的中非博阿利3號水電站是迄今為止中國在中非援建的最大項目,建成後將大為緩解班吉等地的用電緊張狀況。

    提升醫療衛生合作水平。2010—2012年,中國在加納、津巴布韋等國援建竣工27所醫院。中國在42個非洲國家和地區派駐有43支醫療隊,累計診治患者557萬餘名。近年來,除援建醫院、捐贈藥品、進行醫護培訓等傳統方式外,中國還通過開展治療白內障患者的“光明行”活動、提供移動醫院、建立雙邊眼科合作中心,以及援建新型診療技術示範與培訓中心等,進一步提升中非醫療合作水平。

    開展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合作。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課題,非洲在這一領域尤其需要國際社會的幫助。中國高度重視與非洲國家在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2009年11月以來,中國在非洲國家共實施了百餘個清潔能源項目,包括與突尼斯、幾內亞、蘇丹等國開展的沼氣技術合作,為喀麥隆、布隆迪、幾內亞等國援建的水力發電設施,與摩洛哥、埃塞俄比亞、南非等國開展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合作,向尼日利亞、貝寧、馬達加斯加等贈送節能燈、節能空調等應對氣候變化的物資等,提高了非洲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中國一貫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向遭受政治動蕩和自然災害的非洲國家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資或現匯緊急援助。2011年,中國向突尼斯、埃及兩國政府提供共計5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以緩解兩國與利比亞邊境地區滯留難民帶來的人道主義危機。在2011年非洲之角遭遇60年罕見饑荒之時,中國向有關非洲國家提供緊急糧援和現匯,總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對外提供的最大一筆糧食援助。2012年,中國向薩赫勒地區有關國家提供了糧食援助。

    支持人文交流。人文交流是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支柱。中國致力於通過支持非洲青年來華留學、派遣青年志願者、開展聯合研究等方式,增進中非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認知,不斷鞏固中非友好的社會基礎。2010—2012年,中方向非洲國家提供各類政府獎學金名額共計18743個。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向埃塞俄比亞、津巴布韋等16個非洲國家派遣408名青年志願者。20對中非知名高校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框架下結為“一對一”合作關係。“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自2010年3月啟動以來,已支持中非學者開展研討會、課題研究、學術交流、著作出版等各類項目64個,資助中非學者600多人次訪問交流。

    開展人力資源培訓。人力資源培訓是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2010—2012年,中國為非洲54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各類培訓班和研修班,培訓官員、技術人員等共計27318人次,涉及經濟、外交、能源、工業、農林牧漁、醫療衛生、檢驗檢疫、應對氣候變化和安全等領域。此外,中國還通過援非醫療隊、農業專家,以及在非中資企業等多種渠道培訓所在國人員,提高當地人員的技術水平。

    提高中非科技合作水平。2009年,中國啟動了旨在推動對非技術轉讓、中非科研人員交流、擴大共享科技成果的“中非科技夥伴計劃”。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在非洲國家合作開展腰果病蟲害防治技術、資源衛星數據地面接收站等115個聯合研究與技術示範項目;接收了66位非洲科研人員來華開展博士後研究;向24位完成合作研究任務後歸國的非洲科研人員每人捐贈15萬元人民幣的科研設備。2011年12月,中國政府啟動“非洲民生科技行動”,加強和支持民生科技領域的中非合作,並宣佈向中非合作論壇所有非方成員國各援建一所“全科模塊化箱房診所”和“消化醫療科技合作示範中心”。

    減免債務。2010—2012年,中國共免除馬裏、赤道幾內亞、喀麥隆、貝寧、多哥、科特迪瓦等國16筆債務,進一步減輕了非洲國家的債務負擔。

    六、促進多邊框架下的合作

    近年來,非洲大陸聯合自強的步伐不斷加快,經濟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堅定支持非洲走聯合自強之路,大力推動與非盟及非洲次區域組織在基礎設施、能力建設、機制建設等方面的合作。與此同時,中國還與部分國際多邊組織和國家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為幫助非洲國家減貧、振興經濟和促進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中國與非盟及非洲次區域組織一道,在基礎設施、農業、人員培訓等傳統領域,以及金融、減災、知識産權等新興領域展開密切合作。中國非盟關係是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就陸續向非統/非盟提供了現匯、物資、成套項目、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援助。2011年,非盟委員會正式加入中非合作論壇,雙方合作更加密切。2012年1月,作為近年中國在非最大援建項目的非盟會議中心正式落成,中國宣佈未來三年將向非盟提供6億元人民幣援助。

    近年來,中國與非洲地區組織和機構的合作不斷加強,且日趨制度化、機制化。2011年以來,中國先後與東非共同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簽署了《經貿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展在貿易便利化、直接投資、跨境基礎設施、發展援助等方面的合作。金融合作方面,中國是非洲開發銀行、西非開發銀行和東南非貿易與開發銀行的成員國。自加入以來,中國已向非洲開發銀行的軟貸款窗口——非洲開發基金累計承諾捐資6.15億美元,並參與了非洲開發基金多邊減債行動,支持非洲減貧和區域一體化。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南部非洲開發銀行簽署了《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並與西非開發銀行簽署6000萬歐元專項授信貸款協議,用於支持西非經濟貨幣聯盟國家內中小企業發展。中國進出口銀行、農業銀行等分別與非洲開發銀行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就基礎項目融資、中小企業發展等問題開展合作。此外,中國還與非洲地區知識産權組織等機構達成相關協議,為推動中非經貿關係向更高水平邁進奠定基礎。

    中國與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發揮各自優勢,在農業、環保、培訓等方面開展對非合作。中國是第一個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建立南南合作戰略聯盟的國家。2008年,中國宣佈向聯合國糧農組織捐贈3000萬美元設立信託基金,重點用於支持中國參與“糧食安全特別計劃”框架下的南南合作,基金使用將適度向非洲地區傾斜。截至2012年底,中國已在該框架下,向埃塞俄比亞、毛裏塔尼亞、馬裏等國派遣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在農田水利、農作物生産、畜牧水産養殖和農産品加工等多個領域提供農業技術援助,為提高其農業生産能力和糧食安全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外,中國還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減災戰略秘書處等國際組織合作開展氣候變化與減災合作。2012年,中國承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技術援助活動捐資1000萬美元,推動非洲國家宏觀管理能力建設。自2007年5月中國金融機構與世界銀行建立全面合作框架機制以來,目前雙方就非洲國家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進行可行性研究和探討。中國金融機構與世界銀行集團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等機構長期保持良好合作關係,在西非地區電信項目上提供聯合融資,共同推動了區域通信行業發展。

    中國一貫本著開放的態度同其他國家在對非援助領域開展交流互鑒,探討務實合作,共同致力於非洲發展。2009—2010年,中國與英國合作,分別在中國和加納舉辦了三期非洲國家維和警察培訓班。2011年,中國與埃及開展了中國援利比裏亞塔佩塔醫院項目三方合作。其中,中方負責維護醫療設備,培訓利方醫護、技術和管理人員;埃方負責派遣2—5名醫生;利方負責醫院日常運營等。通過此項目,培訓了醫院的骨幹力量,為醫院正常運行作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各方好評。

    今後,中國將繼續加強與非盟和非洲次區域組織的合作,通過開展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力資源開發、加強同非洲開發銀行及次區域金融組織的合作等多種方式,支持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建設和地區組織的能力建設。同時,中國還將繼續開展促進非洲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加強在農業發展及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合作,在生態保護、環境管理等領域向非洲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結束語

    中非關係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希望的大陸、發展的熱土,非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保持著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勢頭。中非共同利益不斷拓展,相互需求日益增多,經貿合作面臨著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

    當前,中國人民正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非洲人民也正在努力實現聯合自強與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中國將繼續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採取切實措施,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元化、深層次合作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推動中非經貿合作朝著共圓夢想的方向前進。中國也願意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和促進非洲的繁榮發展。

    附錄1

    中非合作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經貿舉措落實情況

    1.中非雙方加強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對話與務實合作。中方多次派遣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等高官赴非洲與非方交換看法,並在坎昆會議、德班會議、“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磋商等重要多邊場合與非洲國家保持對話磋商、協調立場,共同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為提高非洲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中方在非洲國家實施了百餘個清潔能源項目。

    2.中方著力提升中非科技合作水平。論壇第四屆部長會後,中方即啟動了旨在推動對非技術轉讓、擴大共享科技成果的“中非科技夥伴計劃”。“中非科技合作圓桌會”于2009年底在埃及成功舉辦。中方與非洲國家合作開展了115個“中非聯合研究與技術示範項目”。中方共招收66位非洲博士後來華深造,並向24位完成合作研究任務後歸國的非洲科研人員捐贈科研設備。

    3.中方切實兌現增加非洲融資能力的各項承諾。截至2012年5月,對非優惠性質貸款項下已累計批貸92個項目,批貸金額達113億美元,提前半年完成承諾。貸款主要用於支持非洲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項目。

    截至2012年底,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設立的“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已累計承諾貸款項目12.13億美元,中非發展基金二期20億美元資金到位。中國已免除所有同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非洲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截至2009年底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債務。

    4.中方進一步向非洲産品開放市場。與中國建交的30個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全部享受60%輸華産品免關稅政策,受惠産品數目增至4762個。在該政策推動下,非洲國家對華出口較快增長。2011年非洲對華出口達932億美元,同比增長39%;2012年非洲對華出口1131.7億美元,同比增長21.4%。

    5.中方繼續擴大對非農業合作。截至2012年底,在新八項舉措下已落實7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使中方在非洲國家援建的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增至22個。中國已派出50個農業技術組,為當地培訓技術人員超過5000名。

    6.中非穩步推進衛生合作。截至2012年底,中國共在42個非洲國家和地區派駐43支醫療隊,診治患者557萬餘名。目前共有1006名中國醫療人員在非服務。中國還向非洲42個國家和地區捐贈了藥品、物資和器械,向非洲30所醫院和30個抗瘧中心提供設備、物資和藥品。

    7.中方進一步加強對非人力資源開發和教育合作。2010—2012年,中國共為非洲54個國家和地區培訓官員和技術人員等共計27318人次,涉及公共管理、能源、衛生和社會保障及製造業等領域。

    在教育領域,2010—2012年,中國在非洲國家援建28所新學校,向42所學校援助設備,並向非洲來華留學生提供獎學金名額18743個,其中2012年當年獎學金生6717名。“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順利啟動,20對中非“一對一”合作院校積極開展校際合作。中國共在非洲26個國家(地區)開設了31所孔子學院和5個孔子課堂。

    8.中方積極實施“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該計劃自2010年3月啟動,截至2012年底已支持中非學者開展項目64個(包括課題研究29個、研討會16個、學術交流16個、著作出版3個)、中非學術交流600余人次。在“交流計劃”帶動下,“中非智庫論壇”實現機制化,並於2012年10月召開第二次會議,成為中非智庫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還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非學術界交流。

    附錄2

    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中國政府宣佈的未來三年中非重點合作領域

    1.擴大投資和融資領域合作,為非洲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中國將向非洲國家提供200億美元貸款額度,重點支持非洲基礎設施、農業、製造業和中小企業發展。

    2.繼續擴大對非援助,讓發展成果惠及非洲民眾。中國將適當增加援非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幫助非洲國家提高農業生産能力;實施“非洲人才計劃”,為非洲培訓30000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000個,併為非洲國家援建文化和職業技術培訓設施;深化中非醫療衛生合作,加強衛生領域高層交流,適時舉行中非高級別衛生發展研討會,中方將派遣1500名醫療隊員,同時繼續在非洲開展“光明行”活動,為白內障患者提供相關免費治療;幫助非洲國家加強氣象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和森林保護與管理;繼續援助打井供水項目,為民眾提供安全飲用水。

    3.支持非洲一體化建設,幫助非洲提高整體發展能力。中國將同非方建立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夥伴關係,為項目規劃和可行性研究提供支持,鼓勵有實力的中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非洲跨國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幫助非洲國家改善海關、商檢設施條件,促進區域內貿易便利化。

    4.增進中非民間友好,為中非共同發展奠定堅實民意基礎。中國倡議開展“中非民間友好行動”,支持和促進雙方民間團體、婦女、青少年等開展交流合作;在華設立“中非新聞交流中心”,鼓勵中非雙方新聞媒體人員交流互訪,支持雙方新聞機構互派記者;繼續實施“中非聯合研究交流計劃”,資助雙方學術機構和學者開展100個學術研究、交流合作項目。

    5.促進非洲和平穩定,為非洲發展創造安全環境。中國將發起“中非和平安全合作夥伴倡議”,深化同非盟和非洲國家在非洲和平安全領域的合作,為非盟在非開展維和行動、常備軍建設等提供資金支持,增加為非盟培訓和平安全事務官員和維和人員的數量。

 
 
 相關鏈結
· 中非基金對非決策投資額已累計超過24億美元
· 中非兩國將推動傳染病防控等衛生領域合作深化發展
· 習近平會見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參會代表
· 劉延東出席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開幕式
· 習近平會見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參會代表
· 劉延東:深化中非衛生合作 促人類健康事業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