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科學家正在開展更遠距離深空探測的論證工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9月04日 19時01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4日電(吳晶晶 吳天祎)深空探測是當今世界極具挑戰性、創新性與科學技術帶動性的航天活動之一。隨著探月工程的實施,我國深空探測開始起步。那麼我國什麼時候才有能力開展火星、金星等更遠距離的深空探測呢?

    記者從4日舉行的首屆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上了解到,我國科學家正在開展月球以遠深空探測的論證工作,並正在積極進行技術儲備。有專家建議,中國應儘快實施月球以遠的深空探測計劃。

    “根據科學發展規律,我們要走向太空不能光探測月球,必然要走得更遠,要去火星、金星、小行星,我們的科學家正在為此做技術儲備。”嫦娥三號探測器首席科學家葉培建院士説,“對於深空探測,科學家時刻做好準備,等待國家條件許可就去做,我個人希望越早越好。”

    “深空探測是一項多學科融合、高技術集成的複雜的系統工程。目前,中國科學家們正在開展月球以遠的探測論證工作,探測對象將拓展到太陽、火星、小行星、金星、木星等太陽系天體,探測方式將從環繞天體的遙感探測逐步擴展到天體表面的就位探測和巡視探測,乃至天體表面的取樣返回和載人登月等探測活動。”中科院副院長陰和俊説。

    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院士表示,中國科學家在太陽系的探測上已經有很多自己的設想。對太陽系探測的科學目標包括地外生命信息探尋,通過探測火星、金星、木星等地球的“兄弟姐妹”來加深對地球本身的認識,研究太陽活動和小行星撞擊對地球的災害性影響,以及為人類尋找新能源與資源和未來長遠發展做準備等。

    他同時指出,時至今日,人類共進行了122次月球探測、 42次火星探測和40次金星探測。與先進國家相比,中國在科學認識及技術的系統性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中國要想彌補這樣的差距,首先要瞄準世界前沿,解決最重要的科學問題;其次要緊密結合我國的科學技術能力;此外一定要具有中國的創新特色,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有重大科學意義的事情。

    “今年年底我國將發射嫦娥三號探測器,實施月面軟著陸探測與巡視勘察的科學探測任務。相信隨著我國探月工程的逐步推進和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開展月球以遠的包括火星、金星、小行星等的深空探測將是我國航天活動的必然趨勢。”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説。

 
 
 相關鏈結
· 中國科學家發表報告稱發現導致抑鬱症的關鍵蛋白
· 新加坡和中國科學家合作開發出對抗登革熱新疫苗
· 我科學家研成世界首個半浮柵晶體管 併發表論文
· 中國科學家王春生9日將首次乘“蛟龍”下大洋
· 我科學家利用人體尿液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再生牙齒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