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華視點:GDP增速7.8% "穩中向好"後如何再發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8日 18時5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記者 劉敏、張舵、王存福)高新技術産業發力、投資更重提質增效、産業結構加快調整,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為7.8%,增速比二季度反彈0.3個百分點。今後一個時期,如何更有效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經濟增長質量成為各方關切。

速“穩”質“提”:經濟結構優化可圈可點

7.7%、7.5%、7.8%……僅僅3個月之前,一些國際金融機構還在釋放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悲觀信號,然而隨著改革調控措施跟進和外部環境改善,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重回7.8%高位,前三季度呈現出在合理區間內的“淺V”型走勢。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社會用電量、特別是PMI等多個先行指標好轉折射出我國經濟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運行趨勢。專家認為,這主要得益於政策的三個導向:一是抓關鍵領域進行突破;二是調控與改革相結合,既克服短期困難又推動長遠發展;三是投資拉動為主導,但更注重提質增效。

--高新技術産業增速上升,第三産業增速及佔比提高,産業結構加速調整。

江蘇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是一家五代線液晶屏研發企業,在許多傳統行業痛苦掙扎之時,這家企業卻滿産滿銷,訂單已經排到三四個月後。在北京的中關村,工業利潤增長領銜全市多個百分點。高新技術行業,已成為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引擎。

新興産業增長的速度要遠遠快於傳統産業,特別是一些新型現代化服務業。9月份我國第三産業用電量增長10.1%,遠高於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前三季度中國第三産業無論是總量、增速,還是投資規模、增速均超過第二産業。

--投資告別“急就章”和“傻大粗”,更加注重提質增效。

與5年前應對金融危機時相同,投資仍然是近期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0.2%。然而與以往圍繞“鐵公基”做文章,留下不少“後遺症”不同,今年以來的投資更注重“穩增長、惠民生、促轉型”之間的平衡。

“很多投資是在補短板和改善民生,如棚戶區改造、中西部地區鐵路投資;還有的投資比如寬帶建設等,有利於形成新消費熱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説。數據顯示,寬帶滲透率每提高10%能為中國貢獻2.5%的經濟增長率。

--區域、城鄉差距持續縮小,發展格局趨向平衡。

今年以來,得益於收入分配改革推進、促進城鄉、區域發展的措施出臺,經濟格局更加平衡,收入分配差距鴻溝逐漸減小。前三季度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東、中、西部同比增長分別為8.9%、10.5%和11%。

“今後一個時期宏觀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運行的可能性比較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

問診把脈:三大“失衡”是提質增效“攔路虎”

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提質增效“第二季”,但對於經濟未來走勢仍不能盲目樂觀,經濟領域三大“失衡”,是橫亙于轉型之路上的障礙。找準病灶才能對症下藥,破除失衡方謀長遠發展。”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一是投資“唱主角”與消費“唱配角”的總體格局久未打破。

前三季度,投資和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為55.8%與45.9%,雖然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上升,但仍低於投資的貢獻率。結合我國儲蓄率超50%,為全球最高的事實,不難看出消費仍然是“三駕馬車”短板。如果不能釋放消費潛力,不但很難轉型成功,甚至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是虛擬經濟泡沫化與實體經濟空心化矛盾加劇。

近來金融市場兩個動向值得玩味:一是前三季度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7.28萬億元,這樣天量的貨幣投放非但沒有使實體經濟明顯改觀,反而是房價一路高歌猛進、地下資本暗流涌動;二是金融機構“錢荒”和“房貸荒”頻頻見諸報端,背後卻是大量的錢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小微企業融資依然困難。

“實體經濟本是一國經濟發展的基石,但資本卻‘舍本逐末’,參與到虛擬經濟錢生錢的遊戲中去,折射出實體經濟轉型難和金融系統的不完善。”經濟學者湯敏説。

三是國內製造業突圍遭遇海外需求銳減。

企業最能夠感受到海外市場的“寒流”。廣州新人類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往年公司研發量會有300萬多,今年削減了近三分之二。“今年貿易額同比減少了40%,廣交會能不能挽回還不好説”。在義烏,一些商戶反映,出口到巴西等新興市場的聖誕用品同比減少10%左右。

海外需求萎靡、國內製造業成本攀升、美日等國的“重塑製造業”戰略,日益壓縮我國外向型企業生存空間。

向改革要發展質量,如何深層次釋放改革紅利?

深刻的變革對我國經濟發展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向改革要發展質量,就要堅持兩點:加快經濟轉型、破解深層次體制矛盾。

——轉型是關鍵,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促進産業升級,用好第三次技術革命契機。

多晶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至15%、碎片率不到1%……就在業界頻出破産、裁員消息之時,光伏企業英利集團卻依靠核心技術創新,立於行業盈利前沿。“生産線已經開滿,即便在光伏寒冬開工率也一直保持在90%以上。”集團總經理王向東説。

後危機時代的競爭,比拼的是科技競爭力。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聽取彙報,習近平主席一連用“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三個“不能”凸顯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釋放出強烈信號。

“不能再重復資源密集型老路,而是要實現從資源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中國不能在新一輪信息化革命大潮中缺位。”清華大學教授袁剛明説。

——破除體制藩籬,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進一步激發市場經濟活力。

改革已經成為共識,但改革中碰到的“硬骨頭”啃起來並不容易。近半年,國務院先後3次下發文件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達221項,清理、分批取消和下放投資項目審批、生産經營活動和資質資格許可等事項,進一步明確了政府職能。然而,在一些領域“壁壘森嚴”仍然嚴重。

改革,還要向“藥到病除”,還需選準路徑,牽住發展的“牛鼻環”。以城鎮化為統籌,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減少收入分配差距鴻溝,激發內需潛力;更致力於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民間投資鬆綁減負,形成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相關鏈結
· 新華視點:百萬網民不滿意 “假”字如何動刀?
· 新華視點:揭秘垃圾郵件背後的黑色産業鏈
· 新華視點:遊客挨宰沒商量-北京非法"一日遊"親歷
· 新華視點:新法"迎考" 不文明旅遊頑疾根治幾何?
· 新華視點: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為何這麼難?
· 新華視點:“拼假攻略”躥紅 中國式休假幾多尷尬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