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作總結講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 車玉明 董峻)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8日下午在北京閉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作了總結講話。回良玉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指示、溫家寶總理重要講話和會議精神,再接再厲、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奮力做好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這次會議。會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專門研究了會議文件,對做好明年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對開好會議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今年農業農村發展的喜人形勢,高度評價“三農”對全局工作的重大貢獻,明確要求明年要力爭糧食生産再獲豐收、農民收入再攀新高、農村民生繼續改善。溫家寶總理出席了第一次全體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討論稿)》。
回良玉指出,2011年我國農業農村呈現出持續發展、全面發展、加快發展的強勁勢頭。糧食生産和農民收入雙雙邁上新臺階,水利建設和民生改善加快實現新跨越,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為管理通脹預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贏得了戰略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大局營造了良好氛圍、做出了突出貢獻。
回良玉強調,2012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更為複雜嚴峻,鞏固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環境,任務異常艱巨繁重。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實現穩中求進,必須避免農業出現閃失、避免主要農産品供給出現問題。
會議確定2012年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圍繞強科技保發展、強生産保供給、強民生保穩定,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奮力奪取農業好收成,合力促進農民較快增收,努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回良玉指出,中央指導明年農村工作的文件,緊緊圍繞保障農産品有效供給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強調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這個重要支撐,既抓住了發展要害、回應了基層關切、兼顧了當前長遠,又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基礎上豐富發展了新時期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明年突出抓農業科技,抓住了現代農業的根本出路,必將為我國農業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回良玉強調,2012年,要持續加大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持續加大國家固定資産投資對農業農村投入,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確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要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産和菜籃子産品供應,繼續開展糧食穩定增産行動,加大糧食生産補貼力度,加快推進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産、規模化種養,確保糧食生産不滑坡、菜籃子産品供應不斷檔、農産品價格不大起大落。
回良玉要求,繼續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基本覆蓋農業大縣,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全覆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覆蓋到國家確定的牧區半牧區縣(市旗)。加快改善農村民生,著力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水平和政策補貼標準、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實現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著力提高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自主發展能力。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大力推動農村文化建設,中央、省、市三級加快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保證一定數量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文化建設。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
回良玉強調,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勢在必行、意義重大,務必集中力量、抓緊部署。要堅持産業需求導向,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同時,要著眼長遠,超前部署農業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力爭在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領域佔有重要位置。必須大力強化農技推廣服務,解決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問題,提高農業科技含量。打破部門、區域、單位和學科界限,建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大幅度提高農業科技投入強度,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社會資金投入農業科技。
回良玉指出,越是形勢好,越要加強領導;越是政策好,越要強調落實。明年“三農”發展要實現穩中求進、好上加好,必須做到思想真重視、領導真加強、工作真落實。要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把重視“三農”體現在、落實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幹部配備上。各部門各行業要統籌安排城鄉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工作。
回良玉強調,當前,要抓緊抓好冬春農業生産,紮實開展農田基本建設,高度重視農業生産安全,努力保持農産品價格合理水平,加倍關心農村困難群體,認真做好農村穩定工作。
黑龍江、安徽、湖北、內蒙古、湖南、甘肅等省區代表作大會發言。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主持閉幕會議。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負責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及軍隊有關單位負責同志等出席會議。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我國糧食産量突破11000億斤 農業部解讀八連增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我國糧食産量再上新臺階,實現了“十二五”糧食生産開門紅。再創新高的糧食産量如何構成?好形勢是怎麼獲得的?糧食豐收有什麼意義?明年糧食生産前景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
記者:近日國家統計局預計今年我國糧食産量為11424億斤,請介紹一下今年産量的結構性特點。
陳萌山:今年,全國糧食面積、單産、總産實現三增。預計面積約16.59億畝,比去年增加1044萬畝;平均畝産344.4公斤,比去年提高12.8公斤;總産量達到11424億斤,比去年增産約495億斤。糧食總産跨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連續第五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八年增産,單産和總産均在去年大幅增加的基礎上再創歷史新高。今年糧食不僅季季增産,三大糧食作物都增産,而且基本實現全國均衡增産,這在我國糧食生産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詳細閱讀
海南瓊海農民在搶收晚稻(2011年9月8日攝)。根據農業部調查及主要産糧大省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全年糧食總産量有望突破1.1萬億斤,實現連續8年增産已成定局,單産和總産都將再創歷史新高。新華社發(蒙鐘德 攝)
述評:“八連增”奠定我國糧食生産新高度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董峻)歲末將至,回顧2011年我國農業生産成就,一個最大亮點就是糧食總産量達11424億斤,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實現了“四個首次”——首次邁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首次連續5年穩定在10000億斤以上,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實現連續8年增産,糧食人均佔有量首次達到852斤的新水平。
八年年均增産350億斤,交出歷史最好成績單
“今年糧食不僅季季增産,三大糧食作物都增産,而且基本實現全國均衡增産,這在我國糧食生産的歷史上是不多見的。”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表示。 >>>詳細閱讀
糧食“八連增”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突出亮點
2011年對於糧食和種植業發展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年糧食産量再創歷史新高,躍上11000億斤新臺階,達到11424億斤,比去年增加495億斤,8年累計增産2810億斤,年均增産350億斤,是建國以來增産幅度最大的時期。今年糧食單産再創歷史新高,預計達到344.4公斤,比去年提高12.8公斤,8年提高55.6公斤,年均提高7公斤,是建國以來單産提高最快的時期之一。特別是今年,糧食生産實現“四個首次”:即首次邁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首次連續5年穩定在10000億斤以上,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實現連續8年增産,糧食人均佔有量首次達到850斤的新水平。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