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貴州省第一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走進銅仁側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02 09:35 來源: 貴州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4月1日,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省委副書記李軍等在觀摩考察中了解城市建設規劃情況。曠光彪 攝

4月1日,貴州省長陳敏爾、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等在銅仁市碧江開發區農夫山泉公司觀摩考察。李勇 攝

陽春三月,百花競放,鳥語花香,銅仁市處處彰顯出一派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4月1日,趙克志、陳敏爾、王富玉、李軍等省領導,分別率領2014年全省第一次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代表前往銅仁市觀摩。 

看思路、看方向,看規模、看速度,看結構、看轉型,現場觀摩會代表進車間、聽介紹,作對比、找差距,尋良方、謀發展,大家一致認為銅仁正奮勇拼搏,穩中求進,趕超進位,值得借鑒學習和推廣。

緊緊圍繞主基調、主戰略,銅仁市決策層審時度勢、銳意進取,全力以赴、奮楫爭先,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強勢推進、砥礪前行、比翼齊飛,經濟社會呈現出提速轉型、重點突破、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推進新型工業化

全力以赴破瓶頸

堅持加快發展和保護生態的兩條底線,銅仁市用膽識、決心和睿智先行先試,先後吸引了淘寶網、農夫山泉、娃哈哈、中國核工業集團等大企業進駐,演繹著精彩的“銅仁故事”。

銅仁(福建)天翔紡織實業有限公司年産30萬錠棉紗生産項目,係福建省長樂市天梭紡織實業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建設,佔地面積426畝。項目達産後,可提供就業崗位2500個,年産值10億元,創稅3500萬元。經過一年緊張建設,第一車間已建成投入試生産,第二車間場平工程即將完成。

由於緊跟世界高端紡織發展態勢,以緊密紡、賽絡紡新型紡織技術為主攻目標,採用世界最先進的密閉式壓棉紡紗和傳輸設備,生産工藝自動化程度高、産品質量高、附加值高。走進生産忙碌的第一車間,整個廠房裏乾淨得像新裝修的大型商場,全然不見塵絮飛揚,而且産量速率還提高了3倍。

“這裡的發展環境和服務水平令人佩服!企業落戶碧江,一定會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向觀摩代表介紹企業生産經營情況時,該公司董事長陳先進豎起了大拇指。

陳先進介紹,銅仁市、碧江區派專人駐點服務企業,深入施工現場督促工程質量和進度,全力幫助企業解決了徵地、用電、用工等諸多難題,使項目迅速建成投産。他高興地拉過站在一旁的女兒説:“女兒也和我一起從福建老家過來工作,還鼓勵我要努力把企業做大。”話音剛落,笑聲與掌聲響成一片。

“新廠區新工作新夢想”,走進銅仁百麗鞋業有限公司,員工宿舍配套齊全,生産車間寬敞明亮,流水線上的工人繁忙有序。

“新廠區工作環境好,在這裡上班拿到的收入和在外面打工差不多,離家又近,我們願意回來就業。”童愛群一邊嫻熟地做著手上的活一邊説。

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由百麗集團(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銅仁百麗鞋業,目前建成投産的兩個車間就有2100多名員工,其中大部分來自當地。項目達産後,可提供就業崗位12000個以上。

百麗鞋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這個總投資9億元年産1000萬雙各式皮鞋的項目達産後,年産值可達到50億元,創稅5.5億元以上。

走進農夫山泉(貴州)武陵山飲料公司,一幢造型漂亮大氣的現代化廠房引人注目。“依託銅仁優質的水資源和便捷的交通,農夫山泉在碧江區投建天然飲用水項目,實現了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周力説。

農夫山泉(貴州)武陵山飲料生産項目取水點位於碧江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洞七股水景點,水質優良無污染。項目去年8月開工,僅用7個月就建成投産2條36000瓶/小時天然飲用水生産線,2條從德國引進的世界上最先進、最高速的72000瓶/小時天然飲用水生産線,預計4月下旬安裝。

這個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全部建成後可年産48萬噸天然飲用水,年産值約7.5億元,實現利稅2億元。近日,農夫山泉又與江口縣政府達成協定,擬投資5億元在梵凈山麓新建飲用水生産線。

一路走來,變化巨大的銅仁市令觀摩代表欣喜不已。“親商為民顯真情、服務至上無止境”——生態資源優勢形成競爭優勢,農夫山泉成功落戶,讓銅仁的優質水資源與國內優秀企業“優優對接”;充分發揮在外務工人員的作用“親情招商”,引進百麗鞋業入駐,成為百麗集團在西南地區投資建設的唯一大型鞋類生産基地;無中生有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填補了銅仁紡織工業發展空白,為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總量注入強勁動力。

“只要看對了,選準了,著力解決好思想思路問題、作風環境問題、方式方法問題,敢想會幹,貴州科學發展、後發趕超的道路必將走得更寬、更快、更有成效。”這樣的認識在代表中間産生了強烈共鳴。

成功經歷項目觀摩“大考”,銅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碧江區委書記陳代文既深受鼓舞,更感到責任重大:“觀摩會是省委、省政府抓重點促全局的方法。碧江區將牢牢守住兩條底線,在守好生態底線的基礎上加快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力爭到2015年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推進資源最大化利用

實現變廢為寶

走進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一幅“既要金山銀山 又要綠水青山”宣傳語特別醒目——這是貴州承接東中部産業轉移的“橋頭堡”和西部大開發的前沿陣地,也是全省“四化同步”推進示範區和“擴大開放、吸引外來投資、調整産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樣板園區。

筆直的公路兩旁,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枝幹的縫隙在地面呈現出優美的圖案;乾淨整潔的街道、門頭風格基本統一的臨街商鋪,進入大龍工業園區,處處讓人感受到勃勃生機。

現代化的標準廠房,四週栽種著顏色各異的鮮花,空氣中沒有異味,初到貴州省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確實很難相信如此環境“主打”重工業産業。

經營範圍為錳系列産品研究、開發、生産和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的貴州省大龍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大龍煤電錳一體化煙氣脫硫循環經濟項目的先期實施單位。由該公司投資的煤電錳一體化匯成煙氣脫硫項目立項批復後,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成功試産。該項目可處理大龍發電廠煙氣能力為30萬標準立方米/小時,由煙氣脫硫生産的産品年産量為12萬噸普通硫酸錳、3萬噸高純硫酸錳、6000噸高純四氧化三錳。

“項目能把電廠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充分的吸收,然後和二氧化錳經過漿噴、逆流、還原,變成電動汽車用的材料高純硫酸錳……。”喇叭裏傳出的解説詞引起了觀摩代表們的關注。為探究竟,代表們一路跟著工作人員走進車間,地上堆放的物料、展示櫃裏陳列的産品,統統都被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該公司總經理肖軍介紹:項目整體建成後,各種硫酸錳年産將達26萬噸,而硫酸錳和後續深加工的錳系列産品年産值總額將超過12億元,年利稅將超過1億元,新增就業崗位500余個。二期與西南能礦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熱電聯産動力車間項目,將採用專利技術創新提升傳統工藝,大大降低錳系列産品生産成本,作為真正意義上實現煤電錳一體化示範項目,能有效解決電廠煙氣中含硫成分對環境的污染,變廢為寶,為大龍發電廠節約上億元環保費用。

轉型升級、變廢為寶。觀摩代表們一致認為:銅仁市因地制宜,做到循環利用、吃幹榨盡。

“打造全球新能源基礎材料基地”一行大字,在大龍開發區重力科技環保有限公司廠房外墻上特別明顯。該公司實施的重金屬回收處理中心項目,主要收集處置含汞廢觸媒、含汞鹽泥、有色金屬冶煉含汞、銅、鋅、硒、銻的渣及煙塵等。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為20046萬元,年處理各類含汞危險固廢物56000噸,項目達産達標後年銷售收入可達4.2億元,

年利稅總額1.2億元。

該公司董事長趙應黔介紹:該項目對乙炔法聚氯乙烯生産過程必須的涉汞助劑集中組織和生産,有利於國家對汞的流向監控,減輕國家層面的汞擴散。也有力支撐了國家對世界做出的限汞減排的承諾。

“通過觀摩大龍開發區幾個項目,資源循環利用、消化工業廢物,實現變廢為寶,值得借鑒和學習。”走出車間,丹寨縣委書記侯美傳若有所思。幾分鐘前的所見所聞讓他更堅定發展的信念:下一步,我們要緊緊守住“兩條底線”,金鐘園區建設定位要高,做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決不引進對環境造成污染的項目;對新老企業加大環保設施建設以及監測力度,做到所有企業實現達標排放;引進資金和技術,加大企業升級改造力度,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農業項目注重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項目循環發展,做到零排放;加大現有河流和森林的保護力度;加快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建設,特別是金鐘園區力爭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

“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銅仁市大龍經濟開發區用實踐證明:任何事只要想去做、用心去做,即可做到“無中生有”、“小題大做”。

盤活資源創新模式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來到德江縣,産城一體、産城互動、以産興城、以城促産等成為觀摩代表的熱議詞彙。

德江新區70米寬的大道上車來車往,道路兩旁高樓林立,距公路稍遠的地方,上萬平方米的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一字排開,這些樓房是為大批進城的農民、城市低收入人群、外來務工人員等量身定制的,讓農民就地成為産業工人,開啟城鄉統籌發展之路。

“這是落實全省主基調、主戰略,體現疏老城擴新區、新區與開發區互動開發統籌城鄉發展的一項重點工程。”德江縣委書記張珍強介紹,新區含兩個市級城市綜合體及一個省級城市綜合體,建成後將成為德江縣新的政務服務中心、生態休閒中心、民族醫療中心、汽車物流中心、商貿居住中心、科教文體中心。

來自荊角鄉關林村的楊慧,大學畢業後成為德江縣三諾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員工,從事財務工作。她説,村裏的很多年輕人都在開發區找到了工作,包括以前外出打工的部分村民如今也回到家鄉創業了。

有了産業和人氣,各方人流、資金流慕名而來,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動力和生機。德江縣三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段紹華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創稅收8億元以上,同時可吸引6000人就業。

德江縣近年來投入6億多元,收儲城市土地近2萬畝,通過有計劃出讓土地近2000畝,實現土地收益16億元,既破解財政困局,又防範債務風險。“德江城市經營模式”被省委、省政府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還積極探索推行城市公交站臺、城市公廁、城市戶外廣告、城市環衛等公共資源市場化,政府購買服務,由市場主體來建設、經營,為城市建設管理節約資金3000多萬元。

有效利用移民搬遷和徵地拆遷統一規劃建設的德江縣微型企業創業園,目前已扶持引進微型企業105家,帶動就業600余人。該園是全省第一個集中、上規模的微企創業園,創造了全省微型企業發展“德江模式”。

省財政廳廳長李岷表示,參加這次現場觀摩會,感觸最深有兩點:一是因地制宜,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這個理念已經被廣泛接受;二是産城互動這個概念已經深入到各個市、縣。

然而,德江縣只是銅仁市産城融合發展支撐城鎮化發展的一個縮影。觀摩代表走訪大龍開發區、碧江區,看到在産業帶動下,眾多的小城鎮得以拔地而起,涌現出一批以産業聚城、以城興産的新型城鎮。

銅仁市在城鄉統籌規劃中,按照“産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産城一體化”的思路,統籌謀劃産業園區和城市新區建設,注重園區和城鎮化相互融合,實現産城共進,同步運營。

如何讓農民願意搬進城,城市留得住人?答案就是“産城一體化”。觀摩代表們感言:以産興城、以城聚産、産城聯動、融合發展,正成為銅仁市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動力源泉,強力拉動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