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節日文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十年回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03 19:2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傳承節日文化 弘揚核心價值
——“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十年回眸

    新華社北京4月3日電(記者 隋笑飛)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傳統節日以其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深深融入人們的生活,滋養著民族的心靈。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中,傳統節日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拓展創新,始終煥發著迷人的光彩。

    深化節日主題、突出文化內涵、吸引群眾參與、營造輿論氛圍……10年來,“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緊緊圍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經典誦讀、節日民俗、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等多種形式,不斷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讓傳統節日文化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浸潤人們的精神世界。經過10年的努力,“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已成為傳承中華文化、建設精神文明的一個響亮品牌,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時代呼喚·民族需要·人民心聲——轉型而多元的社會,迫切需要傳承拓展傳統節日,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出通知,要求以清明節為契機,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天津、廣州、蘭州、呼和浩特等許多城市,紛紛開展為革命烈士掃墓、敬獻花籃、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言、主題團日隊日、“網上祭先烈”和“紀念先烈·報效祖國·盡責圓夢”等活動,引導人們學習歷史、傳承文化,緬懷先烈、嚮往未來。這些活動,讓人們看到了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傳承,看到了傳統節日不斷與時代精神相融合,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推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化的基本元素,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與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也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寶貴資源。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中,傳統節日早已融入中華兒女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然而,當歷史的車輪走入21世紀,隨著我國社會的深刻變革和社會生活日益多元多變,以及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特別是情人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的舶來,人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我們需要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有效的載體來傳承民族傳統節日,推動我國傳統節日在內涵挖掘、形式創新等方面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

    “面對新形勢,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和建設我們的節日,還原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這樣説。

    中央有關部門對此高度重視、矢力推動——

    2004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就運用重要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優秀傳統進行專題調研;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聯合下發《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對工作進行部署;2010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商務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聯合下發《關於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方案》,進一步細化各項工作措施……

    相關工作逐步深入、穩步推進——

    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各地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廣泛組織開展主題活動,不斷增強節慶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主題活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們對傳統節日的重視程度,標誌著一個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一個民族對傳統文化的自覺。”傳統文化專家李漢秋説。

    滿腔熱忱·共同攜手·生動實踐——各地各部門舉措頻頻,讓“我們的節日”與時代同頻共振、與百姓緊密相連

    “永遠為人民服務”、“心底無私天地寬”等詞語的謎底是什麼?今年元宵節當天,北京朝陽區雙井街道光環社區張燈結綵,“元宵節廉政燈謎會暨正月十五猜謎樂”活動在此拉開帷幕。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與文明祥和的氛圍吸引來很多小區的居民參加。

    這是各地各部門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中出現的一幕。10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不斷探索新思路,運用新形式,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積極創新傳統節日的形式,不斷推動主題活動深入開展。

    ——堅持價值引領,為主題活動注入精氣神。各地注重把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作為重大主題,融入節日活動中,引導人們暢談夢想、展望未來,進一步堅定走好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的信念信心。利用傳統節日走訪慰問道德模範、身邊好人,邀請他們作為重要嘉賓參加群眾聯歡,表達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對他們的尊重和褒獎。春節的辭舊迎新、祝福美好,清明節的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端午節的家國情懷、愛國精神,七夕節的忠於愛情、家庭和睦,中秋節的闔家團圓、喜慶豐收,重陽節的尊老敬老、厚德仁愛,等等,每一項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雖然不同,但都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弘揚這個大主題,傳遞著社會正能量。

    ——堅持文化涵育,突出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寧波通過舉辦“阿拉”非遺匯系列文化活動,形成了鎮海正月十五花燈會、東錢湖傳統端午龍舟競渡等大型民俗聚會,同時建立完善寧波民俗博物館、象山謝才華剪紙館等民俗陳列館,讓主題活動成為民俗文化的紐帶。南京市通過建立“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示範基地,恢復了“柴龍舞”、“浦口侯衝手獅舞”、“高淳東壩大馬燈”、“秦淮綵燈”等一批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特徵的民俗文化。福州市開展傳統節日非遺文化進校園、進課堂活動,組織文藝院團以及非遺傳承人走進全市中小學校課堂,為孩子們上演閩劇、伬唱、福州評話、福州方言歌曲演唱等,開設花燈製作技藝、軟木畫製作、香店拳拳法等傳統技藝教學第二課堂,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家鄉的特色文化。正是“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讓各地一大批民間民族文化和習俗得以傳承並重放異彩,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

    ——堅持融入群眾,精心組織傳統節慶活動。北京市依託國家大劇院,利用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連續多年推出“高雅藝術殿堂文明行”活動,每年有1000多名市民走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數十萬名群眾參與活動。武漢市百步亭社區連續三年春節期間舉辦“全國社區網絡春晚”,全部節目由社區居民自編自導自演。2014“中國夢·社區美”第三屆全國社區網絡春晚,吸引全國6700多個“粉絲社區”參與,近10萬居民熱情參演,各地報送節目8340個,晚會總點擊突破2.5億人次,300多家網站、10余家電視臺播出。一些地方還利用傳統節日,組織中小學生自辦節日小報,通過這種趣味性濃、參與面廣、簡便易行、寓教于樂的獨特形式,引導青少年了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

    與此同時,各地各有關部門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營造傳統節日濃厚氛圍。中央和地方媒體舉辦的“中華長歌行”、“文化視點”和各類特別節目、專欄專題,通過文化名人、民俗專家和觀眾現場訪談、體驗互動等形式,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思想內涵,闡釋傳統節日在當今的現實意義。

    社會各界普遍反映,10年來,“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在深化節日主題、突出文化內涵、群眾廣泛參與、利用好新聞媒體等各方面狠下工夫,進一步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弘揚了中華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提高了活動的群眾參與度,營造了更加濃厚的節日氛圍。

    蓬勃發展·廣泛參與·深刻影響——“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熱在基層、熱在群眾、熱在媒體,迸發出勃勃生機與無窮魅力

    “開廟了!”2014年春節前夕,伴隨著威武的三國鼓陣和夢幻的火舞,4組市民代表和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職工代表于1月28日晚共同按下開廟機關,成都武侯祠大廟會正式開始。與此同時,3000余場群眾文化活動的“文化大禮包”也逐漸“派發”到成都市民手中。

    春節、元宵節期間,市民歡歡喜喜逛廟會、燈會;清明節期間,群眾開展鮮花祭祀、網上祭奠、清明詩會等文明祭祀活動;端午節期間,舉辦賽龍舟、划旱船等活動;中秋節期間,舉辦民俗社區團圓賞月等活動,很多家庭自製月餅一起品嘗;七夕,越來越多的女孩拿起針線,學著穿針應巧,戀人們也在這天吐露心聲、表達愛意;重陽節期間,舉辦登高、賞菊等……10年來,隨著主題活動的常態化、群眾化、社會化,傳統節日進一步在挖掘中拓展、在參與中弘揚、在傳承中賡續。

    我們看到經典誦讀的無窮魅力。如2013年12月,山東淄博市舉辦“傳承文明、共築夢想”我們的節日經典誦讀活動。臺上,朗誦者酣暢淋漓;台下,聆聽者聚精會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由此得到傳承和弘揚。

    我們看到民俗文化的深刻影響。每年端午節,古鎮歸州都瀰漫著艾葉和粽子的香氣,老人們包粽子,姑娘們則戴著艾葉花環扎香包、繡鞋墊;孩子們在木盆中用艾葉水沐浴,並歡快地拍打著水花。

    我們看到傳統節日倡導的文明新風。廣泛開展“鄰里守望”志願服務,組織扶老助殘、文體活動、醫療保健、治安防範等活動,大力弘揚助人為樂的中華傳統美德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中山市從1987年起,每年春節元宵節都舉辦慈善萬人行活動,從最初1.8萬人巡遊、10萬人捐款,發展到現在每年逾5萬人巡遊、過百萬人捐款,2013年捐款總額達到8669.5萬元,成為全體市民行善立德、歡慶節日的嘉年華。

    我們還看到人們對自然和快樂的無限嚮往。如每年苗族花山節,廣大苗族兒女都身著節日盛裝聚在一起進行鬥牛、對歌等活動;2013年重陽節當天,四川南充1萬多人走出家門,來到西山和淩雲山登高望遠。

    10年來,“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和教育效果,推動傳統節日不斷與現代生活相融合,成為人們心中的愛國節、文化節、孝老節、仁愛節、節儉節、綠色節、情感節,展示出與時代發展同向而行的強大正效應。

    展望未來,“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必將讓我們的節日與時俱進、更好傳承,在播撒精神文明建設時代強音的歷史進程中,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李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