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014年工作要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04 15:30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精神,調整農業綜合開發思路,立足於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轉變農業綜合開發方式,大力支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扶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經營;圍繞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切實增強財政投入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促進農業發展轉型升級;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不斷健全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管理機制。

    一、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一)繼續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將中低産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兩類項目並軌,適當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畝均財政資金投入標準。允許將2003年(含)以前年度中低産田改造項目區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範圍予以更新提質。繼續加大對糧食主産縣特別是穀物主産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投入力度。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以下簡稱“省”)將土地治理項目的財政資金,進一步向糧食主産縣特別是穀物主産縣集中,繼續向納入《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規劃(2009-2020年)》的800個産糧大縣傾斜,同時兼顧口糧能夠基本自給的産區。除北京、河北等10省外,其他各省安排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含切塊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的財政總投資不得低於土地治理項目財政總投資的90%。

    (二)允許財政補助資金直接投向符合條件的合作社。對土地流轉規模大,農民股份合作經營體系比較健全的合作社,支持其作為項目申報主體,直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先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大規模建設高標準農田。同時,既允許把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流轉給合作社經營,也鼓勵由合作社先行流轉,再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要確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經營的高標準農田主要種糧食,把保障穀物基本自給和口糧絕對安全落到實處。

    (三)進一步推進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啟動中型灌區現代化建設示範項目,實行高標準農田建設與中灌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實施,集中財力支持改造和延伸建設幹渠、毛渠,為在建的高標準農田配套水利設施,為已建好的高標準農田“最後一公里”接通“毛細血管”,逐步做到中灌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片連網,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

    (四)創新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投入機制。進一步提高科技投入比例,大力推廣土壤改良、配方施肥、優良品種、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搞好先進適用技術的組合配套,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農口部門項目要繼續完善區域作物佈局,提升種子生産基地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和集約化水平,提升國家供種保障能力。

    (五)充分利用外資加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建設。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2014年應完成總任務的27%,要重點加強以改善農業灌排設施、發展節水農業為主的水利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及時啟動世界銀行貸款項目。

    二、轉變農業綜合開發方式,加快推進發展現代農業

    (一)穩步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示範群。用規模化理念開發農業,低碳化理念改良農業,標準化理念提升農業,産業化理念發展農業,工業化理念裝備農業,市場化理唸經營農業。繼續在建設規模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基礎上,穩步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試點。在35個省級單位安排52個試點項目(含2013年立項的17個試點項目),打造糧食生産核心功能、生態資源涵養功能、標準化規模養殖功能、農産品加工冷鏈物流功能、農業科技“育繁推一體化”功能、物聯網和精準裝備功能,並通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宜居的鄉村,形成具有現代化農業特徵的示範群。積極探索運用公私合作(PPP)模式,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

    (二)引導龍頭帶動發展農業産業鏈。改變“小而散”的扶持方式,按照扶大、扶強、扶優、扶特的原則,大力扶持農業産業化發展,著力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商品轉化率。重點擴大龍頭企業帶動産業發展和“一縣一特”産業發展試點範圍。支持以糧牧漁禽林果産品種養、加工、銷售為主業的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種養基地規模、加工産能和冷鏈物流能力。撬動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支持特色經濟優勢明顯、生産規模和市場佔有率高的縣(市、區)發展特色産業。研究完善貸款貼息扶持方式,貸款貼息項目堅持扶持固定資産貸款貼息,重點扶持糧油加工轉化及“菜籃子”産品生産加工貸款貼息。

    (三)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實行産業化補助資金向新型農業産業經營主體傾斜政策。重點用於扶持農民合作社發展。要適當放寬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立項條件,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力度,扶持財政資金的額度逐步與註冊資本和成員數量雙向挂鉤,主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種植、養殖基地及産地初加工、儲藏保鮮項目建設。優先用於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股份合作社吸收農民承包經營土地入股發展産業化經營。同時試點扶持以農民承包地入股形成的混合所有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大力推進以農戶家庭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發展。

    (四)探索增加農民財産權利的實現形式。選擇10個左右省份進行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補助資金形成的資産交由合作社持有和管護、農民廣泛享有的試點。一方面,試行農民股份合作社持有和管護的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産,由合作社自主經營或參股農業龍頭企業經營所獲得的紅利,在提取規定的公積金和資産折舊以後,由流轉土地承包權的全體社員分享。另一方面,繼續試點龍頭企業使用財政補助資金形成資産由農民合作社或農民持有。農業綜合開發支持龍頭企業産業化和“一縣一特”産業發展的財政補助資金所形成的資産,企業拿出不低於30%,逐步達到50%,使流轉生産基地、提供農産品加工原料的農民或合作社作為優先合夥人,參與企業分紅。

    (五)鼓勵和引導部門項目支持發展現代農業。加大以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為主要品種的木本油料高標準示範基地建設,選擇部分省份開展木本油料“一縣一品”試點工作。推動完善秸稈養畜項目設計,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緩養殖污染。進一步加大産銷對接項目扶持力度,鞏固完善龍頭企業與聯合社、農民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産業鏈的有機聯結,實現助農增收、穩供保價。

    同時,大力推進湖北省恩施市綜合扶貧改革試點、菜籃子工程等重要專項實施,促進專項開發項目區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三、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農業發展轉型升級

    (一)調整農業綜合開發佈局。圍繞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農業發展轉型升級,調整和優化農業綜合開發佈局,以開發縣為單位,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強、能夠永續利用的地方劃為重點開發區;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有限、但有一定的恢復潛力、開發後能夠達到生態平衡的地方劃為保護性開發區;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差、生態比較脆弱的地方劃為限制性開發區。研究制定具體開發政策, 整合項目,實行“保、調、轉、退、減、進”的措施,精準投入,規模開發。保,即積極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調,即圍繞三類開發區域,指導省級編制農業綜合開發規劃、佈局開發結構,完善開發縣退進機制。轉,即轉變農業綜合開發方式,推進現代農業發展。退,即退出重金屬嚴重污染區、地下水嚴重超採區、25度以上坡耕地以及投入産出效益很低的開發項目。減,即在實行保護性開發的地方,縮小開發範圍,降低開發強度。對依靠開采地下水、又得不到有效恢復的地區,減少中低産田改造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即積極探索支持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進行農業開發。

    (二)積極實施節水增糧工程。在華北地區地下水超採漏斗區實施“節水工程行動”,加強水源工程建設和雨洪水資源化利用,逐步停止地下水開採,改變自流漫灌習慣,確保已建成和在建高標準農田旱澇保收。繼續支持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4省區實施“節水增糧行動”。因地制宜發展現代灌溉農業和旱作農業,大力推廣應用各种先進適用的農業節水灌溉及旱作農業技術,鼓勵支持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充分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三)大力支持發展循環農業。認真落實國務院領導、部領導關於加強農用地膜科學使用的批示精神,完善機制,抓好試點,率先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推廣使用高標準農膜,推進殘膜回收,特別是在實施“節水增糧行動”過程中,要鼓勵和引導項目區做到先行先試。大力支持低碳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設施建設。試點建設一批以秸稈為主要原材料的有機肥廠,加大養殖業畜禽糞便資源循環利用,支持高效肥和低殘留農藥使用。

    (四)加大生態綜合治理力度。要集中生態綜合治理資金,重點向生態脆弱地區或丘陵山區傾斜,因地制宜開展草原(場)建設,支持改良南方草地,發展畜牧業。繼續加大對小流域、石漠化、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地區的治理力度。加強農田林網建設,保護和改善項目區的生態環境,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提供良好生態屏障。繼續實施好土地復墾項目。

    四、完善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管理機制

    (一)加快制定管理制度。修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做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條例》立法調研工作。制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結構性評審試行辦法》及項目評審指標指南、《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投入形成資産農民持股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終止責任追究暫行管理辦法》、《農業綜合開發監督檢查辦法》、《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績效管理辦法》、《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績效評價辦法》、《關於規範和加強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竣工項目驗收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制度規定。

    (二)加強和規範資金管理。繼續盤活資金存量、優化用好增量資金。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規模。堅持和完善資金綜合因素分配法,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原則上75%用於土地治理項目,25%用於産業化經營項目。研究農業綜合開發補助資金撬動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投入農業綜合開發的激勵機制。加快中央財政資金撥付進度,督促地方落實資金投入。做好2014年預算執行、2015年預算編制和2013年決算匯審工作,進一步推動預決算公開。制定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管理、招標採購、財務管理、提款報賬、會計核算等管理辦法。召開項目啟動培訓班。做好世行貸款提款報賬、組織項目預檢查、迎接世行團檢查、項目採購文件前審、推動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發揮實效等工作。

    (三)全面推行項目年度滾動計劃編制管理。印發項目年度滾動計劃編制管理辦法,做好宣傳解釋和培訓工作。指導省級、中央農口部門農發機構開展項目年度滾動計劃編制管理工作,加強督促檢查,及時跟蹤執行情況。按照財政中期滾動規劃編制原則和方法,積極研究設計農業綜合開發中期滾動規劃框架體系和具體方案,並做到與年度滾動計劃有機銜接。

    (四)完善結構性評審機制。大力推進地方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結構性評審,指導12個試點省份做好2014年第二批土地治理和産業化經營項目實施結構性評審工作。選擇2個中央農口部門的2類項目開展結構性評審試點工作。完善抽查審核機制,調整項目評審的限制性指標。根據部門項目特點,研究制定部門項目評審量化評分指標。在全面委託諮詢機構開展項目核查基礎上,實行綜合性論證會審。把生態環境資源的評估作為評審重要內容。

    (五)改進和加強監督檢查工作。認真履行農業綜合開發機構管理監督職責,由事後檢查為主,轉變為事前、事中和事後檢查相結合,以事中監督控制為主;由每年集中全面檢查,轉變為常年重點檢查;由以委託仲介機構檢查為主,轉變為以農發辦為主、適當聘請仲介機構人員參與檢查;由檢查竣工項目,轉變為檢查基層農發機構績效管理情況,根據需要抽查重點項目。積極創造條件,利用專員辦力量,強化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對待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加大核查力度,嚴肅處理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六)提升績效管理工作水平。要把績效管理和監督檢查有機結合,把績效管理工作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通過監督檢查促進績效管理,通過績效評價驗證農發管理水平,防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組織做好2012年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及時匯總地方上報的項目資金績效報告,並起草管理工作績效評價通報。認真完成財政部重點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單位 “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績效評價”工作。總結前兩年績效工作開展情況,研究提出項目資金績效工作機制。

    五、優化內部管理,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水平

    (一)建立健全農業綜合開發內控體系。重點加強內控機制建設,建立預算編制、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銜接的運行機制。堅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競爭立項、擇優選項,提高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公正性。全面梳理農業綜合開發風險點,制定防範風險的控制措施。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大力推進政務信息公開。在評審、綜合檢查等方面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工作,促進行政管理職能轉變。

    (二)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強農業綜合開發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研究制定農業綜合開發信息化建設規劃。圍繞建成涵蓋全部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佈局、項目監控、開發流程控制、開發運行動態管理、資金管理、績效管理等具有現代管理水平的信息化系統的目標,完善全面覆蓋農發業務的信息系統,在河北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打造省級管理模塊,優化農發信息系統運行環境,適時召開農業綜合開發信息化建設現場會。

    (三)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組織做好信息報送、《簡報》和《情況反映》編報、電子政務信息發佈等工作,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和時效性。改進《中國農業綜合開發》雜誌的編輯發行工作,擴大影響力。籌備組建農業綜合開發學會或研究會,加強農業綜合開發政策前瞻性研究。認真做好人大建議、政協提案答覆工作。廣泛運用報刊、電視、網絡、廣播等媒體,及時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和部黨組關於農業綜合開發的方針政策、工作部署,總結宣傳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成效和經驗,積極爭取社會各界對農發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四)加強反腐倡廉建設。認真落實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和全國財政反腐倡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持不懈加強廉政教育。認真貫徹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財政部工作人員廉潔從政若干規定》,嚴格執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規範權力運行,嚴肅財經紀律,把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落到實處。

    (五)加強幹部隊伍建設。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促進作風建設的常態化、長效化。加強黨建工作引領,謀劃好抓黨建、帶隊伍、純本色、長本領的工作。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系列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等精神,深刻領會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財政工作和“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增強做好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進和諧農發團隊建設,積極營造有利於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幹部隊伍,推動農業綜合開發事業不斷取得新成效。

責任編輯: 寧菁菁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