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要媒體積極推進媒體融合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3 20:18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華春雨、史競男)2013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信息科技飛速發展,互聯網新興媒體正對新聞信息傳播方式與格局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媒體格局深刻變化、傳統媒體面臨挑戰。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以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快改革創新步伐,積極實踐,努力探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融合發展是一門“必修課”

自媒體涌現、新聞即刻傳播、“人人都有麥克風”……

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不僅極大改變了新聞傳播和新聞生産方式,也深刻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

面對衝擊和挑戰,如何適應新興媒體特點,拓展主流聲音傳播途徑,擴大主流媒體覆蓋範圍,佔領新興輿論陣地,成為擺在傳統媒體面前的課題。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各有優勢,並非簡單的此消彼長關係,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此長彼長的態勢。傳統媒體需要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借鑒新的傳播渠道和信息生産方式,融合新的技術優勢和傳播特點,才能進一步發展壯大,提高傳播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能力。

媒體融合是傳媒領域一場重大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不可回避的發展趨勢。對此,從2013年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再到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中央多次明確要求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推進一體化進程。

順應時代潮流,抓住發展機遇。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已成為一門“必修課”。

改革創新謀求發展之路

在創新中發展,在探索中發展。近年來,中央主要新聞媒體順應互聯網技術潮流,著眼構建現代傳播體系和輿論引導新格局,積極探索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之路。

——強力推進報網融合、臺網融合。作為我國首批開設的新聞網站,人民網目前日均頁面訪問量約3.8億,並通過手機報、客戶端等廣泛推送人民日報內容;新華社在發佈通稿的同時,拓展了報刊、網絡、電視、戶外屏幕、手機報、客戶端、微博、微信等各類傳播形態和終端;中國網絡電視臺構建起“一雲多屏、全球傳播”體系,使央視節目通過多個平臺實現電視、電腦、手機和PAD終端“四屏”全覆蓋;中國日報2008年啟動報網融合工作,從內容整合、采編策劃、新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探索實踐。

——積極搶佔社交媒體新陣地。從2012年7月起,人民日報先後在人民網、新浪、騰訊三個平臺開設法人微博賬號,長期位居媒體微博影響力前列;新華社打造出“新華社法人微博發佈廳”“新華視點”等一批新媒體品牌;中央電視臺以“央視新聞”為品牌,相繼推出微博、微信和客戶端三個平臺,所有平臺均實行24小時新聞發佈。

——充分發揮新興媒體特點,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中央主要媒體注重使各種報道形式、各種媒體終端相互配合、融合,形成報道的強大合力。2013年以來,新華社在地球綠飄帶、棚戶區改造、政府職能轉變等重大主題報道中,以新聞信息集成服務提升報道,效果顯著;央視新聞新媒體力求創新語態、平等溝通,敢説話、會説話、説實話,逐漸形成“清新、真誠、立體”的表達風格,受到網民歡迎。

——成為重大新聞、突發事件、重點報道的首發平臺。2012年11月22日,央視網獨家首播視頻《李克強要求官員在座談會不要念稿》;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到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新華社、央視都以微博方式同步報道,引起網民高度關注並受到好評。

融合發展初見成效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央主要媒體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輿論影響力及傳播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粉絲總數已超過3000萬,成為深具影響力的媒體微博;新華社開展多媒體集成服務,推動傳播模式轉型升級;中央電視臺“央視影音”客戶端用戶數超過2.1億,用戶遍及海外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傳播渠道、傳播範圍得以拓展,中央主要媒體在繼續保持原有權威性、真實性、專業性的基礎上,報道貼近性、親和力、互動性也有了顯著提升。

在今年全國兩會的報道中,中央主要媒體加強互動融合,立體化、互動式、全天候傳播兩會信息,文字視覺化、數字可視化、深奧道理通俗化,成為融合發展的一次大探索。

——圖解類作品成為各媒體競相追逐的産品形態。人民日報整版推出“一張圖看明白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圖文報道《〈政府工作報告〉100條“幹貨”》被微信等平臺大量轉發;新華網《50句話讀懂政府工作報告》帶動當日中國政府網訪問量超過2000萬;中國日報推出“中國改革進行時”漫畫專題等。

專家認為,中央主要新聞媒體這樣的創新更具時代感和現代感,也拉近了新聞解讀、會議報道與群眾的距離。

——欄目鮮活生動,親和力大大增強。人民日報“兩會e客廳”、新華社“新華通”、中央電視臺“兩會大數據”、《“據”説兩會》等欄目,緊扣熱點問題、政策走向,廣受歡迎,受到網民追捧……

媒體業內人士評價,這些新品牌、新欄目緊密結合新技術新業務,讓受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新聞報道的親和力、感染力。

——采編開放共享、互動性更加凸顯。兩會期間,中央主要新聞媒體採取了定制化、共享性、開放式采編作業。人民日報從網絡渠道選取精彩留言刊登,並配發二維碼,讓網友充分參與;新華社“新華通”大型個性化定制集成報道“我的兩會”面向不同受眾推出政務版、財經版、圖視版;央視《兩會説吧》以全新“類海採”方式傾聽百姓暢聊生活點滴、反映民心民願;中國日報網推出“世界維度看中國”和“海外網友看兩會”互動專題。

網友們説,這些嘗試在互動中了解民意、傾聽民聲,把會議報道變成了凝聚共識的大舞臺。

堅持與時俱進,推動轉型升級。媒體融合發展正在加快傳統媒體內容的多渠道多平臺展現,推動正面聲音在網絡空間進一步放大。人們相信,隨著中央主要媒體進一步推進融合發展,其影響力將進一步增強,從而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更多正能量。

責任編輯: 滿子會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