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調新政:穩增長微刺激 向改革要動力定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7 10:04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字體: 打印本頁

    期待國家再進行數萬億刺激政策的想法這次確實要落空了。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季度數字,一季度經濟增速為7.4%,這是5年來經濟的最低值。

    針對這一增速,同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並沒有透露出強刺激的政策措施,而部分人士此前認為國務院有可能採取強刺激措施。事實上,李克強總理在4月10日的博鰲論壇上就指出,我們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未來如何穩增長?當日的常務會議就詳細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部署落實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確定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措施,決定延續並完善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

    改革成為國務院保持經濟穩定發展的手段,而且貫穿始終,外界注意到,4月6日的常務會議是今年兩會結束後第四次常務會議,主要內容仍然還是改革。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此前這四次常務會議就有3次提到改革,分別是包括醫藥體制、資本市場,擴大小微企業免稅,以及確定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措施,決定延續並完善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

    改革正在加速進行。與此同時,外界亦注意到,3月26日,李克強在遼寧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李克強4月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李克強總理在4月10日的博鰲論壇上的發言還是呈現出一個保持經濟發展的又一路徑:微刺激,這是繼改革促經濟之外的又一方式。

    國務院無強刺激政策:微刺激為主

    4月16日的常務會議充滿了期待。由於當日公佈的一季度經濟增速只有7.4%,低於年度7.5%的目標,比去年同期低0.3個百分點。這是2009年2季度以來的最低值。很多人以為有強刺激政策。

    但最終會議傳出的聲音是本屆政府沒有強的大規模的刺激經濟的政策。多名專家認為,全年經濟保持7.5%左右,問題不大。即使略低於7.5%,只要就業沒問題,仍是可以接受的,下一步國家不必出臺大的刺激計劃,可以對一些政策實施微調。

    事實上,細心的人士其實可以發現,李克強的這種不採取強刺激的聲音已經在近期多個場合得以強化。

    在今年兩會結束的新聞會上,李克強就指出,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是7.5%左右,無論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夠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於在合理區間,不會因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強刺激政策。

    這個論點在之後的發言中進一步得到強化,在4月10日博鰲論壇期間,他再次指出,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採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這就説明政府不願意採取強刺激政策,那麼,取而代之的是哪種政策呢?這就是微刺激政策。

    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研究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部署進一步發揮開發性金融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作用,確定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鐵路建設的政策措施,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草案)》。

    在這次會議上,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措施,被認為是微刺激的一種表現。會議認為,小微企業是促創業、保就業、活躍市場的生力軍。會議研究了進一步減輕稅負、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的措施,提出將小微企業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的上限,由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進一步提高,並將政策截止期限延長至2016年底。

    事實上,3月26日,李克強在遼寧主持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指出當前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任務,有針對性地陸續出臺相應有力措施,這次會議上,遼寧、浙江、安徽、廣東、重慶等五個經濟大省出席。這些陸續出臺的措施也被外界認為是微刺激,而不是又一次大規模的4萬億。

    改革才是穩增長的核心動力

    4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下一步要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著力增加有效供給,不斷滿足新增需求,注意防範和化解潛在風險,通過多方共同努力,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任務。

    今年的經濟主要目標有4個,即經濟增速為7.5%左右,新增城鎮就業達1000萬,物價目標是3.5%,此外還有城鄉收入目標,要與經濟同步。

    事實上,要實現上述目標,微刺激並不只是出臺些扶持政策就行的事情,這背後則是需要不斷改革才行,通過改革來形成新的刺激措施和效應。

    根據4月16日的常務會議,下一步要實現全年目標,主要需要加快就業的快速增長,特別是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因此要進一步加快改革,使得服務業比重快速增加,同時為創業、就業提供更好的環境。

    改革貫徹始終。早在3月26日至28日,李克強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就指出要聚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強大動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實現持續增長。

    比如,李克強在瀋陽遠大科技創業園期間,就指出要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綜合競爭優勢,推動産業向中高端提升,促進協調發展。關鍵要以結構改革推進結構調整,以體制創新引導科技創新、人才創業,創造更多社會財富。

    近期,改革措施亦不斷推出。4月2日的常務會議,已經提出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小微企業範圍的上限,已經由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元較大幅度提高到10萬元。4月16日的常務會議再次提出,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延長至2016年12月31日,並加以完善,本身仍屬於改革措施。

    這包括要取消享受優惠政策的行業和人員範圍限制。凡招用登記失業一年以上人員,均可享受稅收優惠。同時要提高徵稅扣除額上限。對從事個體經營或企業吸納就業的,除國家給予定額稅收扣減外,地方政府還可按規定再給予比過去更大的稅收優惠。三是增加扣減稅費種類,把地方教育附加納入減稅範圍。

    此前《關於支持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0〕84號)提出,對商貿企業等小型企業實體,在新招用持《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等優惠。定額標準為每人每年4000元,可上下浮動20%。

    國家發改委宏觀院經濟所副所長孫學工指出,一般創業企業都是小微企業,對小微企業減稅很有必要,“因為對這些企業徵收的成本也很高,多收稅本身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減稅會起到多重好處的效果”。他説。

    下一步還有哪些新的改革和改善民生新措施呢?

    李克強在博鰲論壇上就指出,下一步確保經濟處於運行區間,一是要向改革要動力。還將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探索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建設,形成有益經驗,並複製與推廣到其他地區。將著力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就是要擴大服務業包括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

    二是要向調結構要動力。加快彌補服務業這塊“短板”,把“營改增”試點擴大到郵政電信等更多服務領域,用稅收等杠桿來培育壯大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更多運用社會資本,增加養老、健康、旅遊、文體等服務供給。

    三是要向改善民生要動力。需要隨著經濟發展,同步提高人民的收入,而就業是收入的來源,是民生之本,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就業創業的財稅金融扶持和服務力度。將推動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消除群眾後顧之憂。採取鼓勵居民消費的綜合政策,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降低流通成本,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顯然,改革貫穿穩增長始終,亦成為微刺激政策的基石。(定軍)

責任編輯: 黃林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