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扎牢作風“籬笆”答好群眾“考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2 10:16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鄭州4月22日電(記者羅輝、林嵬、劉金輝)不久前召開的河南省許昌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大會上,會場突然變“考場”。會議尾聲時,主持人宣佈“要臨時進行現場考試”。與會的300多名黨政幹部每人領到一張《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知識測試卷》,共10道題,分值為100分。

    這次“突考”,是許昌市委書記王樹山提議的。他説:“走群眾路線是一場‘大考’‘長考’,幹部要隨時答題。”

    筆試過後是“面試”。從4月1日起,許昌市的市委常委打起鋪蓋,到自己的農村基層聯絡點蹲點駐村三天,讓群眾給“四風”問題畫像。

    “我是當學生來了。”在禹州市鳩山鎮下泉村,王樹山向父老鄉親道出這樣的開場白:“希望三天裏,大夥給我當好老師、嚮導、同事。”

    交通、通信都發達了,為何干部反而離群眾遠了?經濟上去了,群眾幸福感卻沒增加更多?幹部的學歷、能力都提高了,為何反而不會做群眾工作了?三天駐村發現的問題,反復撞擊著王樹山的心。

    回來後,在一場帶著“泥土味”的常委會上,許昌市委研究出臺了轉變作風的“十要十不要”相關規定,決定建立民生問題臺賬,深入梳理群眾最困難、最急需、最期盼解決的共性和個性問題,明確責任逐項解決。許昌市委組織部長王忠梅説:“蹲點駐村三天,我最大的感受是群眾的難題就是幹部的考題,不僅有理,而且有解,沒解決好,幹部有責、有過。”

    記者在禹州市鳩山鎮看到了正在普查的民生問題登記表,一共要統計14項。鎮長李學磊説:“我們要將群眾各類民生難題做得像計劃生育臺賬一樣清楚。目前,正在拉網式排查,努力解決修路、引水、植樹、技能培訓等群眾反映突出的共性問題。”

    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李學磊觸動很大。他反思:我這個最“近民”的官,“親民”嗎?他説:“我在鄉鎮已工作了23年,當了鎮長後,更多的是在辦公室裏‘接見’群眾。”為了扎牢作風“籬笆”,鳩山鎮出臺了“鐵規定”: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每週必須有一天住在村裏。近20天,李學磊在一線工作時間達15天以上。

    “不用群眾意見這面鏡子照照,我還不知道自己有多脫離群眾。”下泉村支書張偉説:“王樹山書記走後,支部出臺規定,支委每週輪留住在村支部值班。4月13日,我第一次值班,晚上看到燈亮,先後有三名群眾來找我聊天。這事給我觸動很大,我家距離村部僅有兩公里多,可這些年幾乎沒有群眾去過。”

    張偉説:“過去,群眾向我反映問題,我就電話分派給分管支委。如今,我堅持現場辦公。前幾天,兩戶宅基地糾紛,我只有半個小時就解決了問題。”

    王樹山説:“不沾一身土氣就接不住地氣,對於這次‘群眾家門口’的教育實踐活動,許昌強調的是現場感。我們要求幹部要到問題的現場、矛盾的現場、民生的現場,領題、解題、答題。”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