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農村金融發展線路圖-專家解讀金融服務三農"新政"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2 21:5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劉詩平、陳雯瑾)國務院辦公廳最新發佈《關於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一些專家22日表示,作為較完整勾勒未來一段時間農村金融發展的文件,此次《意見》出臺,從宏觀層面對農村金融做了架構佈局,也規劃了具體實施的線路圖。

    改革助力服務重心下沉

    《意見》指出,進一步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穩妥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更好地發揮支農主力軍作用。同時明確,省聯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強化服務功能,優化協調指導,整合放大服務“三農”的能力。

    “此次提出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機制改革的一些具體措施,與一直以來提倡的服務重心下沉保持一致。”中國人民大學農村經濟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馬九傑説。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農村金融機構管理體制一直是農村金融面臨的難題。此次《意見》涉及機構改革的部分,給未來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定下了大致的框架。

    “明確機構改革路徑,有助於放開農村金融機構手腳、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管理與經營機制完善。”曾剛説,隨著金融機構活躍,對當地實體經濟將會起到促進作用。

    不過,馬九傑也提出,農村金融機構如何做到差異化、特色化服務,還需要在實踐中總結。隨著民資進入農村金融市場,金融租賃公司、村鎮銀行等發展壯大,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解決農村長期資金短缺問題。

    普惠金融反哺實體經濟

    “和十多年前相比,金融對於‘三農’的支持已經有了很大飛躍。但是,農村金融機構覆蓋低、農村金融服務供求不平衡、農村金融市場競爭不充分的局面依然存在,城鄉金融服務差別明顯。”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杜曉山説。

    《意見》提出,從優化縣域金融機構網點佈局、推動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全覆蓋、加大金融扶貧力度三方面,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重要的政策目標。”馬九傑説,以機構網點佈局為例,在以家庭為參與主體的農村地區,農村金融需要服務的對象小且分散,亟須用基層網點進行對接。

    與此同時,《意見》明確提出要從拓展資金來源、強化政策引導和完善信貸機制三方面,引導加大涉農資金投放。

    對此,杜曉山認為,儘管銀行業經歷了從逃離農村到回歸農村、增加覆蓋的過程,但受當地居民儲蓄習慣和金融生態環境來看,目前仍存在中西部地區吸收存款外流至東部等地區,沒有起到反哺當地、帶動當地實體經濟發展的目的。

    “隨著監管層對一定比例存款投放當地、提高涉農貸款比例等多項指標的重視,並逐步納入評估體系,將防止大量資金外流到農村以外地區、外行業,從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對農業、農村的金融支持。”馬九傑説。

    産業鏈金融模式將成重要抓手

    《意見》提出,創新農村金融産品。推廣産業鏈金融模式;創新和推廣專營機構、信貸工廠等服務模式。

    對此,馬九傑認為,隨著農業現代化推進,産業鏈上下游主體聯絡將日趨緊密,産業鏈金融模式將成為服務“三農”的重要抓手。

    “很多小農戶、邊遠的農戶,從銀行獲取資金的難度非常大,缺乏抵押金,缺乏擔保品,難以直接從銀行獲取貸款。而通過産業鏈金融模式,生産者、組織者、加工商、流通商、銷售商以供應鏈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支持,在更好保證産品質量的情況下,避免了現在小而散的農民市場認可度比較差的情況,分散小農戶的貸款難。”馬九傑説。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