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市場雙“引擎”高效強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4 11:22 來源: 第一財經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的政策措施,決定在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部署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工作。

    一段時間裏,社會存在“國進民退”或“國退民進”的爭議,一定程度上把國有資本與社會資本對立來看,這種誤區也使得在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以及國計民生行業,形成了以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為主導的格局。在特定歷史階段,這種安排可能有其積極意義,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需要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其實,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社會資本,它們都是驅動市場的“發動機”,只有這兩個引擎共同作用才能讓當下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此番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是立足於此,它部署了三個方面的改革:一是進一步縮減投資核準範圍,下放核準權限;二是改進和規範核準行為;三是改革創新投資管理。

    這些舉措是從政府的層面打通兩大引擎的隔閡,既厘清市場與政府的關係邊界,也平衡國資與民資的利益格局。具體而言,它有兩個努力方向。

    一方面是“放”,既要求放權到位,也要求“放水養魚”。過去社會資本儘管活躍,但依然有一些領域是投資禁區,這有政府管理主動設限和社會資本自身局限兩重原因。如今要“放”也需要從這兩點入手,首先是政府清理一些投資限制,比如對那些競爭充分、企業能夠自我調節的項目,就可以將核準變成備案,讓市場來決定資本流動的方向。

    其次,也要“放水養魚”,社會資本的成長需要時間和機會,它們可能有先天的不足,比如在一些領域缺乏經驗和資質,不宜期待它們在開放之初就馬上能“重裝上陣”。政府在放權的同時,需要給社會資本提供更多服務和指引,幫助它們快速成長起來。就像讓一個成人與一個孩子賽跑,哪怕是同一條起跑線,那也未見得就是公平。

    另一方面是“管”,既要求管得巧妙,也要管得有效。簡政放權是“管”的一個前提,政府把所有領域都抓在手中,這是管不好的。但放權也不意味著放任不管,市場也是可能失靈的。只有遵循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協調作用,那才可能實現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國務院常務會議從三個角度切入“管”,它重點在區分市場行為,而非區分市場主體,它的深意在於建立公平的市場環境。

    首先,加強監管,尤其針對生産經營等行為。過去在一些生産領域,比如食品安全就出現了平時疏于、怠于管理的問題,當事故出現,又變成一窩蜂或者運動式的執法監管。這種監管體現了隨意性,不能給市場以穩定的預期,甚至出現費力不討好的情形。那麼今後要加強監管,這就意味著既要強化市場主體責任,也要確保監管者的正當履職。我們期待雙方達成平衡,既讓監管適應市場,也讓市場遵循監管。

    其次,善於監管,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守信還是失信,這本身是市場主體自主行為決定的,但如不能在制度層面配套,讓守信獲得正向激勵,讓失信面臨反向懲戒,市場主體也不容易依靠自律形成規範。未來我們在消費市場、勞動市場可以設立更多“黑名單”,形成對違規、失信的強大威懾,同時甚至也可以設立“白名單”,讓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獲得廣泛的收益。

    再次,改進監管,整合執法資源,消除多頭和重復執法。在市場急需監管的領域常常出現兩種極端情況:大家都不管和大家都想管。這裡面可能有利益驅動的問題,也可能有機制不夠順暢的問題,尤其是在市縣基層,這類矛盾相對突出。所以,這次國務院要求各地在今年進一步推進市縣綜合執法工作,就是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

    總之,“放權”的側重點是要利好于社會資本,通過降低門檻、簡化手續、提升服務來調動它們的積極性,激發市場的活力;“管好”的側重點是強調公平執法,無論市場主體是國資還是民資,在法律面前都應該平等,如此才能建立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市場秩序。如此兩廂結合,才能讓兩類主體成為中國經濟強勁的“發動機”。 

責任編輯: 康麗琳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