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省市建言長江經濟帶 經濟迴旋餘地鎖定中西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9 09:05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字體: 打印本頁

    4月2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重慶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此前,國家發改委已啟動編制《推動長江經濟帶轉型升級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沿江各省市均納入其中。座談會上,發改委亦彙報了長江經濟帶建設總體考慮和相關規劃。沿江11個省市的負責人昨日也帶來了他們的建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説,長三角的重要任務是帶動長江沿岸各省的發展,國家將長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推進經濟帶的快速發展,是科學的、正確的和及時的。

    長江經濟帶惠及6億人

    此前一天,李克強在重慶萬州港乘船考察長江黃金水道,與有關部門負責人共商長江黃金水道發展大計時説,長江黃金水道是貫通東中西部、通航能力最強的航道,要用黃金水道串起長江經濟帶“珍珠鏈”。

    去年9月4日,李克強在視察廣西時就説,我國開放發展走的是由沿海向內陸不斷擴展延伸的路子,由東向西推進是發展趨勢。“從現階段各方麵條件看,著力打造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西部沿長江區域、西南中南腹地三大新的經濟支撐帶是必然選擇。”

    此後不久,李克強批示,要依託長江這條橫貫東西的黃金水道,帶動中上遊腹地發展,促進中西部地區有序承接沿海産業轉移,打造中國經濟新的支撐帶。隨後,發改委會同交通運輸部啟動了長江經濟帶規劃編制工作,涉及長江沿岸各省市。

    在昨日的座談會上,發改委負責人彙報了長江經濟帶建設總體考慮和相關規劃。徐逢賢介紹,發改委的規劃需要徵求經濟帶各省市政府的意見,但目前地方的意見不統一,可能還需放一放。

    不過,通過長江經濟帶促進經濟增長已成學界共識,這點座談會也重點提到。

    李克強説,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中西部具有經濟發展最大的迴旋餘地。建設長江經濟帶,就是要構建沿海與中西部相互支撐、良性互動的新棋局,通過改革開放和實施一批重大工程,讓長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經濟區三個“板塊”的産業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要素流動起來、市場統一起來,促進産業有序轉移銜接、優化升級和新型城鎮集聚發展,形成直接帶動超過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的強大發展新動力。

    目前,長江貨運量已位居全球內河第一。數據顯示,2013年長江幹線貨運量高達19.2億噸,長江幹線生産性泊位增至4296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59個,為長江航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上海國際航運中港口研究室副主任趙楠表示,“隨著生産製造業的內遷,我國中西部地區的投資和經濟建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依託黃金水道形成的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地位日益顯著。”

    李克強表示,長江貨運還有很大潛力,“要更加注重發揮水運成本低、能耗少的競爭優勢,加強航道疏浚治理,提高通航標準,推廣標準化船型,增強長江運能。”

    國際金融論壇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説,基礎設施適於保持區域的一體化發展,而長江經濟帶水運比公路更自然,運輸成本低,容易形成集合效應。

    李克強指出,以沿江重要港口為節點和樞紐,統籌推進水運、鐵路、公路、航空、油氣管網集疏運體系建設,打造網絡化、標準化、智慧化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使長江這一大動脈更有力地輻射和帶動廣闊腹地發展。

    需打破各省市行政壁壘

    事實上,長江經濟帶的雛形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長江沿線7省兩市就曾在交通部牽頭下簽訂了《長江經濟帶合作協議》,但這個協議並未産生很大效果,主要原因在於各省市行政壁壘等,這使得長江流域的航運和經濟一直被割裂。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伍新木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曾多次做過沿江調研,但一直以來長江經濟帶並無整體規劃和協調機制。“各省産業佈局不合理和同質化競爭已經造成一定的産能過剩,沿江省區諸多社會、生態發展問題亦需要協調機制。”

    去年11月初,一場主題為長江經濟支撐帶合作的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多位學者建議,沿江省市應抓緊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區域合作工作推進新機制,共同編制流域發展規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宣曉偉説,長江水域跨越很多省份,這需要一體化的市場,“分工的規模取決於市場規模,規模越大勞動效率越高,這需要打破市場壁壘,促進一體化跨區域的發展,原來‘一畝三分地’推動經濟增長的模式不行。”

    李克強在座談會上強調,建設長江經濟帶也是深化改革開放、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建設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全流域現代市場體系的重要舉措。

    易鵬認為,長江經濟帶需要打破“一畝三分地”,實現共生崛起的理念,除了頂層設計,核心還需要用新經濟的方式推動一體化,“如電子商務提供有序的市場建設,避免了地方保護。航空經濟可以避免物理層面的概念,打造混合所有制,用資本的力量來推動一體化等。”

    易鵬認為,長江經濟帶的迴旋回空大,不僅可以對接海上絲綢之路,還可以對接西南印緬孟經濟走廊,可以起到盤活全局的作用。長江經濟帶巨大又可以帶活中國全盤經濟。

    事實上,其他國家也將內河作為重要的經濟發展帶。20世紀密西西比河流域的發展,推動了美國的強勢崛起;萊茵河流域的發展,促進了法國、德國和荷蘭的長期繁榮。歐洲國家始終把內河航運作為構成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部分,視為促進國家或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條件。

    “從沿海起步先行、溯內河向縱深腹地梯度發展,是世界經濟史上一個重要規律,也是許多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共同經歷。”李克強指出,長江橫貫東中西,連接東部沿海和廣袤的內陸,依託黃金水道打造新的經濟帶,有獨特的優勢和巨大的潛力。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長江經濟帶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於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調整區域結構、實現中國經濟升級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金微)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