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亞洲16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談判將提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10 21:34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內比都5月10日電(記者 歐陽為、常勇、張雲飛)第24屆東盟領導人會議5月10日至11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召開,如何進一步推進覆蓋亞洲16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進程將是重要議題。

RCEP由東盟十國發起,是成員國間相互開放市場、實施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形式,目標是消除內部貿易壁壘、創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資環境、擴大服務貿易。

2012年11月,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宣佈正式啟動RCEP談判,開始自貿區建設進程。按照預計時間表,談判將在2015年年底完成並最終達成協定,之後進入實施階段。RCEP自貿區建成後,將覆蓋全球約30億人口,區內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區。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4月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上指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亞洲地區參與成員最多、規模最大的貿易協定談判,是對既有成熟自貿區的整合。他表示,RCEP具有較強的包容性,符合亞洲産業結構、經濟模式和社會傳統實際,採取循序漸進方式,兼顧成員國不同發展水平,不排斥其他區域貿易安排。中方願與各方一道,積極推動談判進程。

據2012年8月首屆東盟與自貿夥伴國經貿部長會議上通過的《RCEP談判指導原則和目標》,RCEP談判領域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知識産權、競爭政策、爭端解決機制等八個方面。

自2013年5月在文萊舉行首輪談判以來,RCEP迄今已舉行四輪談判。在前三輪中,市場準入自由化模式和各領域案文談判均進入實質性階段,各方在關稅減讓模式、原産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和建立規則領域機制等方面達成初步共識。今年4月初剛在中國南寧結束的第四輪談判又在貨物、服務、投資及協議框架等廣泛問題上取得了積極進展。

觀察人士指出,2015年是東盟共同體預期成立的時間,也是東盟一體化程度升級的時間點。隨著一體化程度提升,東盟希望以它為中心的亞洲一體化進程也能夠升級,因此將積極推動RCEP談判,並可能通過降低目標來換取在2015年達成協定。

儘管如此,RCEP談判中國代表團團長、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表示,由於各方發展水平和談判立場存在差異,RCEP未來的談判仍“任重道遠”。

首先,RCEP成員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該地區經濟最發達的日本國內生産總值比最落後的緬甸高300多倍,經濟水平巨大差異造成利益訴求南轅北轍,不利於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其次,各成員國都有自己的敏感領域,立場不同。如印度平均關稅在RCEP各國中最高,擔心RCEP會使其相關産業受到衝擊;澳大利亞已是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成員,與美國締結了自由貿易協定(FTA),在談判中很可能主張加入環境、勞工等對於其他多數國家來説過高標準的內容;而日本則對開放農産品市場高度敏感。

此外,雙邊自貿協定是RCEP談判推進的基礎。目前,談判以東盟和另外6國簽署的5個“10+1”自貿協定為中心。儘管16個成員國之間已達成多份自貿協定,但現有協定顯然還不夠。

目前,日本與中國、日本與韓國、中國與印度、中國與澳大利亞尚未達成雙邊自貿協定。這些雙邊自貿協定如果沒有突破,RCEP也很難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中日韓自貿區作為RCEP的核心,如果進展緩慢,也必然會影響到RCEP。

在東南亞多個國家有投資和貿易往來的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認為,想要明年完成RCEP談判尚有難度,因為談判各方不僅要考量本國的經濟利益,還會受到政治利益的左右。

專家建議,RCEP不宜採取簽訂一攬子協議的辦法,而應借鑒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漸進式自由化”路徑。一方面,繼續對發展程度相對較低的成員國實行特殊與區別對待的政策,另一方面可參照中國與東盟開創的“早期收穫計劃”,選擇某些易於達成協定的部門作為優先開發領域,使有關各國儘早獲得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削減的收益,從而有利於後續協議的推進。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