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評:以完善的法律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14 22:42 來源: 新華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會議指出,保障食品安全關係每個消費者切身利益,修訂食品安全法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視。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是天大的事。當人們一邊為《舌尖上的中國》“口水與淚水齊飛”,一邊為吃哪個廠家豬肉、喝什麼品牌奶粉而焦慮憂愁的時候,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已經“跌破表”了。而“舌尖上的安全”一再失守,損傷的不僅是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還有政府的公信力,是對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食品安全是“産”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産“”管”領域的任何疏漏都有可能對人們的“舌尖”造成致命威脅。從已經曝光的各類食品安全案件可以看出,威脅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不法企業的生産、不法商家的銷售、監管的不力、處罰的輕飄等,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治理整頓也大都是“救火式”,哪兒出了問題就整治哪兒,沒有實現制度化、法制化,以至於制劣售假屢禁不絕、愈演愈烈。要實現“産“”管”並舉,一部完善的食品安全法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相較于修訂前,此次通過的修訂草案重點作了四方面的完善:一是對生産、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強化生産經營者主體責任,完善追溯制度;二是建立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三是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增設責任約談、風險分級管理等要求;四是建立有獎舉報和責任保險制度,發揮消費者、行業協會、媒體等監督作用,形成社會共治格局。

這四個方面,涵蓋了食品安全的各個層面,尤其是完善追溯制度、建立最嚴格的處罰制度、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等,是對以往執法疲軟非常有針對性的“猛藥”。食品安全由於涉及環節眾多,無論是生産者、銷售者還是監管者,都缺乏終端意識,出了問題就“踢皮球”,十幾個部門管不住一頭豬、一杯奶、一棵豆芽菜的現象早已是見怪不怪。修訂草案旨在通過加大對各責任主體的處罰力度,促使其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真正成為食品安全的護航者,而非稻草人。通過建立有獎舉報和責任保險制度、形成社會共治格局的大思路,則為構築食品安全的銅墻鐵壁提供了更多路徑。要全方位守護人們“舌尖上的安全”,必須把監管的觸角延伸到每個食品生産領域,僅僅依靠監管部門的力量是不現實的,必須充分調動各類社會力量,形成人人監督食品安全的恢恢天網。

孟子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修訂食品安全法體現了黨和政府捍衛人們“舌尖上的安全”的信心與決心,修訂後的食品安全法將更加有效地解決目前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們期待善政與法令的有機結合,讓更加完善的食品安全法成為食品安全問題的終結者。(安傳香)

責任編輯: 于衛亞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