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創投行業和新興産業來説,今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無疑是一劑分量十足的興奮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大幅增加國家創投引導資金促進新興産業發展。而這也是今天常務會議中的兩個核心議題之一。這是國家對創投引導基金髮展最高級別的表態,體現出了在當前經濟轉型時期國家對創業投資及新興産業發展前所未有的重視。政策之意無疑是希望通過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機制,引導更多社會資本及資源向新興産業傾斜,既能也有助於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困境,也能為中國經濟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 按照過往的慣例,預計在國務院常務會之後很快會有更多實質性的利好消息開花結果,財政部等相關部委將很快落實配套政策和更多財政資金,並在原有創投引導基金運作機制之上進一步推行市場化的運作機制。 從新聞公報提及的內容來看有兩個明確的關鍵詞,一是“市場化運作機制”,會議提出“改革政府投入方式,更好發揮中央財政引導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帶動各方資金特別是商業資金用於創業投資,完善競爭機制,讓市場決定創新資源配置”。 “市場化運作,政府引導”一直被認為是創投引導基金運作的基本原則,但在我國創投引導基金的實踐中,無論是中央還是到地方,市場化運作的機制並不完善,各個地區的地方引導基金也受到了主管部門管理運作水平和專業能力方面的制約,效果參差不齊,如在引導基金的遴選標準、投資策略限制、基金存續期限、退出方式等方面尚有提升和完善之處。而從這次的會議精神來看,市場化運作機制的更進一步推進有望提升全國引導基金的管理運營水平,也能激發更多創投企業、社會資本的熱情。 第二個較為突出的信息是“加大規模”。中央政府明確了將加大創投引導基金的規模,通報中所用的“成倍擴大”字眼初步反映出了中央財政對新興産業創投引導基金支持的力度。目前,國家創投引導基金的規模仍然比較有限,整體來説是處於“僧多粥少”的局面,很多創投企業只能望洋興嘆,國家創投引導基金真正吸引到的社會資本規模也就比較有限。 事實上,從國際經驗來看,創投引導基金是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採用的支持産業投資的政策之一。在美國、以色列、英國、澳大利亞及中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都有較為成熟的運作經驗,通過創投引導基金來推動新興産業的發展已經被實踐證明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 而創投引導基金在國內也並非是新鮮事物了,國內創投引導基金近年來也發展迅速,設立形式多樣,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據科技部條財司科技金融處2012年時透露的數據,目前全國共有188家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獲得各類政府引導基金支持,政府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累計出資260.08億元,引導帶動的創業風險投資管理資金規模達1407億元,平均放大6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國家創投引導基金規模大幅提升必然會帶來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創業投資及新興産業外,中央政府的大力推動也必然會帶動和提升各級地方政府對創投引導基金支持的力度,這種乘數效應或更值得期待。 2007年7月6日,財政部和科技部聯合發佈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引導基金通過引導創業投資行為,支持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業和技術創新。十天之後,財政部即宣佈,第一支國家級創投引導基金宣告成立,規模為1億元人民幣,主要用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而受到國家政策的帶動,從部委到各地縣市政府,都出現了引導基金快速發展的局面,僅在2007至2008年兩年間,全國新增的引導基金規模接近百億元,增幅非常明顯。 當然,要推動創投行業的發展,推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創投投資中,尤其是推動新興産業的發展,僅僅依靠國家創投引導基金的作用依然還不夠。政府應該不斷完善針對創業投資機構及其股東的稅收優惠、財政補貼、退出渠道等政策扶持體系,以充分配合創投引導基金的資金引導效果,這無疑會對創投行業的擴張和新興産業的發展起到更為明顯的催化和激勵作用。(胡中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