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疆大愛:浴火重生 難忘江蘇人民情誼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3 11:00 來源: 新華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6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重創綿竹,去年的蘆山地震讓雅安再遭創傷。本報記者上周跟隨江蘇省紅會及捐贈者代表一行重返四川地震災區,在浴火重生的綿竹、雅安大地上,如今最漂亮的是農房,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燦爛的是人們的笑臉……

    在雅安市中裏鎮龍泉村紅十字博愛家園建設現場,初具規模、造型風格整齊統一的房屋掩映在山林之間。“在災後重建中,我們始終堅持民生優先,把城鄉居民住房、學校、醫院重建放到優先位置。”四川江蘇江蘇省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重建辦副主任丁地祿告訴記者,重建資金有限,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我們村是受災最嚴重的行政村,九成以上房屋都在蘆山地震中受損。”正忙著粉刷自家新居的龍泉村幹部湯頸松説,“江蘇人民幫我們建設起了村裏的基礎設施,我向銀行無息貸款造起了這幢兩層小樓,每一層有四五個房間,衛生間、高標準廚房等一應俱全。”新村還將搞起生態旅遊,集山水旅遊、農業觀光于一體。

    在雅安市碧峰峽鎮中心小學,幾個年級的孩子還依舊擠在板房裏上課,一兩公里外,新校舍正破土動工,這是江蘇省紅十字會的一個援建項目。“新校舍投入1676萬元,全部來自江蘇紅十字會。”現場一位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重建的校園總面積698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4800平方米、新運動場6000平方米。昆山台資企業寶成集團曾捐1000萬元,其特別助理陳建中為孩子們即將用上新校舍感到高興。

    雅安一年小變樣,綿竹則是六年大變樣。下了成綿高速,便是蘇綿大道立交橋。六年前的綿竹,滿目瘡痍,近1.2萬個生命就此消失,50萬群眾受災。如今在孝德鎮大乘村、遵道鎮棚花村、金花鎮玄郎溝村等地,農民新居透著獨特的“蘇南味”,書寫濃濃的江蘇人民援建情,成為綿竹新農村建設一景。在綿竹中學、南軒中學、漢旺學校、富新二小等學校,學子們在建設一流、設施現代的新校園裏快樂學習。

    綿竹漢旺鎮的時鐘,永遠定格在14時28分;漢旺老鎮斷壁殘垣,已成為一處地震遺址。在江蘇援建下,距漢旺老鎮不到2公里的漢旺新城如今置身於一片25萬平方米的“綠肺”之中。在漢旺鎮人民醫院,正就醫的78歲老人秦希福告訴來自江蘇的親人:“我們家兩個老人加起來150多歲了,到老了反而住進60平方米的新房子,從山上搬到現在寬敞明亮的小區。”老人家原先位於半山的老房子在地震時塌了,是江蘇人民幫助他們重建起了家園,“現在不僅住得好,醫院衛生條件也比以前好多了。看病有報銷,老人還有減免政策,什麼都不用愁了。希福希福,我真的要惜福啊!”

    一條條公路,以江蘇地名命名,一片片帶有江南韻味的新建小區,更矗立在綿竹人心中。“災後,江蘇全省援建綿竹達110多億元,項目有295個。”綿竹市副市長王英説,江蘇人民的無疆大愛,為綿竹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綿竹人民奮力推進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綿竹人民將永遠銘記、世代相傳。(記者 王 拓)

責任編輯: 楊程新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