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江蘇省首個《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規劃》25日新鮮出爐,引發高度關注。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對江蘇加快轉型發展、實現“兩個率先”目標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本報今天起推出系列解讀,幫助各地幹部群眾領會精神、找準路徑,更好地推進新型城鎮化與城鄉一體化。 【亮點呈現】 5月25日,江蘇首個《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規劃》新鮮出爐。 “新型城鎮化,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昨天,江蘇省委農工辦主任諸紀錄接受記者採訪時開宗明義,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解決好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二是解決好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的全覆蓋問題。這裡所説的農業轉移人口,包括農民工及其隨遷子女,而在過去,僅僅指農民工。“另一個關鍵詞是市民化。”諸紀錄説,什麼叫市民化?簡單地説,就是讓進城農民既“落腳”又“落戶”,落戶的標誌除了形式上的落戶,關鍵還要看他有沒有完全納入城鎮的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這是市民化的“試金石”,否則市民化就不徹底。 “關於城鎮化率,我們有3個數字。”諸紀錄介紹,2012年,江蘇省以常住人口統計的城鎮化率是63%,而以戶籍人口統計的城鎮化率只有38.7%,江蘇省內戶籍統計的城鎮化率是56%。相當部分農業轉移人口雖然統計為城鎮人口,但並沒有真正獲得城鎮居民身份,在就業、子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住房等公共服務領域還沒有享受同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這些人居住在城市、戶籍在農村;自己在城市,家屬在農村;年輕時在城市,年老後在農村。這些都不是長久之計,應該循序漸進加以解決。要制定差別化的落戶政策,優先解決存量、有序引導增量,使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加快轉為城鎮居民。只有這樣,城鎮化才算徹底。 諸紀錄分析,全國有2.34億農業轉移人口,其中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是1億人,相當於2.34億人的40%。以此推算,江蘇有18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符合條件的人口約有800萬人。今後7年,江蘇城鎮化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好這800萬人口的市民化問題。 【現實探索】 17歲時,周銀從老家安徽樅陽縣老洲鎮到張家港打工,從磚瓦廠到紡織廠,一路吃了不少苦。但有一個信念始終支撐著她,那就是要真正融入這個她喜愛的城市。 5月26日,張家港新市民服務中心,入戶申辦科科長黃戟向記者講述周銀的故事:“她2001年結婚,婚後和丈夫一起開辦了一個廣告製作公司,辛苦打拼後,買了一套小房。但是,按照張家港之前的落戶政策,外地人購房落戶面積必須在80平方米以上,而且還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房産證辦理滿3年、在張家港工作5年以上、繳納社保3年以上。” 2012年,周銀終於等來了積分落戶的好消息。“她當時到楊舍鎮申請積分落戶,一共得了113分。”黃戟説,當年,共有745位外來務工者申請積分落戶,政府給予了650個落戶指標。最終,周銀和其他394人成功落戶,隨遷的家屬還有501人,包括周銀的丈夫和孩子。 2013年,又有108位新市民落戶,隨遷家屬122人。張家港積分落戶的探索,讓更多外地人夢想成真。而伴隨落戶,這些進城農民工及其家屬便能享受與當地人一樣的就醫、入學等待遇。 【規劃願景】 如何讓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又“落腳”?張家港的積分落戶制,成為戶籍制度改革的推廣範本。 《規劃》提出,推進符合條件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在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特大城市和城區人口300萬以上大城市中心城區建立以居住證為基礎,以就業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鎮社會保險參加年限為基準的積分制落戶政策,此外全面放開城鎮落戶限制。大城市的中心城區可設置參與城鎮社會保險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過5年。按照這一規劃的設想,未來外來人口滿足3個條件就可攢積分,即以就業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鎮社會保險參加年限為基準在江蘇的城市落戶。 江蘇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政委張蘭青表示,江蘇會進一步放寬中小城市和建制鎮的落戶條件,推行流動人口在一個地方,根據就業年限、居住年限、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年限,採用積分制的落戶政策,形成階梯式的落戶通道。目前,國家層面是將具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和具有合法穩定的職業作為落戶的兩個基本條件,而江蘇準備規定蘇北、蘇中、蘇南符合條件的一些中小城市和建制鎮,只要符合其中一個條件就可以落戶。今年年底之前,江蘇將全面實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而且,居住證全江蘇省“一證通”——在南京辦了居住證,其他12個市可以通用。蘇州市作為試點單位,現已製作了1000多萬張居住證。 據了解,下一步,江蘇省公安廳在調研的基礎上,將推出一些具體的為老百姓服務的戶籍政策,“比如説,在校大學生戶口的遷移,直系親屬之間互相投靠的遷移問題等等。” 戶籍改革的另一大亮點是,全面實行江蘇省轄市範圍內本地居民戶口通遷政策。張蘭青透露,目前蘇州、無錫已經實現了本地居民在本市範圍內具有合法穩定的住所就不受就業的限制,可以在江蘇省轄市範圍內戶口通遷。南京從2015年開始實施本市戶口通遷,六合、高淳、溧水、江寧,明年就可以遷到城區來。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陳勵陽認為,要吸引農民進城,並讓他們在城鎮留得住、過得好,必須讓進城農民有穩定的收入,而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之源。《規劃》明確要求,健全城鄉統一的就業制度,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業。陳勵陽介紹,為提升農民的就業能力,江蘇省剛剛實施了被稱為“春潮行動”的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通過開展系統的職業技能培訓,將農業轉移勞動者培養成為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勞動者,力爭實現《規劃》提出的“到2020年每一位城鎮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新成長勞動力100%免費接受基本職業技能培訓”。陳勵陽説,目前江蘇省城鎮常住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已超過了96%,到2020年兩項保險覆蓋率將達98%以上。(記者 黃紅芳 汪曉霞 宋金萍)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