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發佈五起懲治侵犯兒童權益犯罪典型案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8 19:5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記者 白陽 楊維漢)“6·1”國際兒童節將至,最高人民法院向社會發佈近年來依法懲治侵犯兒童權益犯罪的五起典型案例,呼籲全社會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這是記者28日在此間舉行的最高法未成年人公眾開放日活動上獲悉的。

據悉,這五起案例分別是陳孔佺故意殺人案、樂燕故意殺人案、廖某某故意殺人案、王玉貴故意傷害、虐待案和林水全故意傷害案。從公佈的案例來看,家庭暴力是導致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的主要犯罪類型,犯罪誘因涉及家庭成員經濟糾紛、離婚重組家庭虐待非親生子女、教育方式簡單粗暴、未婚産子遺棄嬰兒等。

這五起案例中,“樂燕故意殺人案”的被告人因是“南京餓死女童事件”的主角而最受社會關注。樂燕先後生育了兩名女童,在其男友李某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服刑後,她成為兩個女兒的唯一監護人。2013年4月下旬,樂燕預留少量食物、飲水,將兩名女童置留家中主臥內,並用布條反復纏裹窗戶鎖扣並用尿不濕夾緊主臥房門,然後鎖上大門離家吸毒玩樂,最終導致兩女童在家中餓死。同年9月18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樂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長周峰表示,本案的審理向社會昭示,撫育未成年人子女不但是人類社會得以繁衍發展所必須遵循的基本人倫準則,更是每一位父母應盡的法定義務。樂燕自幼未受到父母關愛,未接受良好教育,其經歷固然值得同情,但不能成為其不履行法定義務、漠視生命的藉口。本案的審理反映出社會應進一步加強對兒童、老人等弱勢群體的保護與救助。

據悉,共有來自北京板廠小學、北京東城區回民小學、北京東交民巷小學和北京166中學的130余名學生參加了本次最高法未成年人公眾開放日普法活動,活動還同時舉行了《法在身邊--未成年人法律保護》漫畫首發儀式。

責任編輯: 盧靜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