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計劃”、“十項重點工程”……這幾年,一項項重大舉措在淮安接連推出,一大批重大項目陸續上馬。千里江淮平原上,一座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已初步展現現實模樣。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指出,2011年8月,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淮安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戰略定位,為淮安科學跨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蓄積優勢,蘇北“腹地”變“福地” 今年4月1日,總投資10億美元的臻鼎科技高階印刷線路板項目簽約落戶,為淮安打造電子信息産業“升級版”增添生力軍。 臻鼎科技是近年來淮安台資高地建設的又一重大成果。目前,淮安累計批准台資項目超過1000家,總投資近100億美元,富士康等知名臺企紛紛入駐,被連戰先生讚譽為“台資高地、投資福地”。從“腹地”變“福地”,台資集聚見證淮安開放發展的生動歷程。 對淮安來説,開放還意味著以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依託,實現“邊緣”向“中心”的嬗變。淮安不沿海、不臨江,處於全省三大都市圈邊緣地帶。為改變這一境況,全市“空、鐵、水、公”交通建設全面開花:淮安漣水機場通航16個城市,去年進入全國支線百強行列;連淮揚鎮鐵路立項,淮安人“高鐵夢”不再遙遠;投資31億元整治鹽河航道,“通江達海”一片坦途;投資35億元建設現代有軌電車,城市“1小時通勤圈”成現實…… 台資高地、交通樞紐為淮安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蓄積資本優勢、交通優勢,打造創新型城市則推動淮安從“古城”變為“智谷”。 “智谷”即“智慧産業谷”,是淮安牽手東南大學等8所高校開展産學研協同創新,傾力打造的研發機構和人才集聚高地,總投資80億元,規劃面積2400畝,其中科研平臺1500畝。目前,投資45億元的中興4G智慧産業園等項目已開工。中科院、北大、清華等已在淮設立基地。在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2013年中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排名中,淮安位列全國地級市第51名、蘇北第一。 高端規劃,牽引優質資源聚淮安 5月18日,投資120億元的“中國淮安——世界運河文化旅遊區”項目開工,為“裏運河文化長廊”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去年以來,淮安啟動“裏運河文化長廊”規劃建設,總投資260億元,實施大小項目數百個,打造現實版“清明上河圖”,再現古運河漕運文化輝煌盛景。規劃是城鄉建設的藍圖,也是牽引資本流動的杠桿。淮安圍繞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定位,全面研究市域城鎮和重大項目規劃佈局,編制主體功能區實施規劃,構建全市“一區兩片四軸”總體開發格局,打造中心城市“一廊四區多片”的空間結構。 在主體功能區規劃指引下,淮安加快推進功能片區規劃設計,邀請同濟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美國DRDS設計公司、西班牙ADA巴塞羅那建設設計公司、新加坡裕廊國際等國內外知名規劃設計公司,編制彰顯“文化氣度”的裏運河文化長廊、凸顯“吸金熱度”的淮安金融中心,以及體現“生態厚度”的白馬湖旅遊保護開發、延伸“産業深度”的鹽化新材料産業園區規劃,為功能片區建設明晰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堅定投資者的信心,吸引産業、資本、人才、技術等優質資源匯聚淮安。 放眼淮安,各大片區建設高潮迭起、競相出彩。 今年初,水渡口片區總投資100億元的淮安金融中心開建首個項目。這個5平方公里的核心地段,已聚集萬達、豐惠等多個高品質城市綜合體,成為蘇北獨具投資價值的黃金寶地。未來2-3年,這裡將成為蘇北最活躍的金融商務集聚區。 立足打造“中國休閒養生氧吧”,淮安累計投入18億元,對白馬湖實施退漁還湖、清淤積土、環湖道路等10大工程。去年,白馬湖被列入全國15個、全省唯一的國家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投資項目,國家農業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項目建設已全面啟動。 數據顯示,淮安全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分別達40.74%、37.56%、13.71平方米。2012年以來,該市累計投入30多億元,實施新一輪大規模的古城環境整治行動。去年9月,國際專家實地考察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城市時稱讚:“淮安運河遺産的保護與展示讓我們眼前一亮。” 保障民生,叫響一個個全國品牌 今年4月,淮安與北京、上海等6個城市一起被列為全國共有産權房試點城市。共有産權模式為淮安首創,它將無法量化的有限産權變為明確比例的共有産權,使有限的公共資源惠及更多中下收入家庭。 共有産權房只是淮安堅持“民生優先”的縮影。在加快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淮安堅持將70%以上公共財力投向民生事業,讓更多群眾分享發展成果,一些保障改善民生之舉成為叫響全國的品牌。 “學在淮安”品牌是淮安崇文重教傳統的延續和創新。該市以蘇北唯一高教園區為中心、以強化學校教育投入為支點,新增4所省三星級普通高中,“淮式教學模式”在全省推介。 唱響淮醫惠民品牌。2012年,淮安城鄉一體化“15分鐘健康服務圈”榮獲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創新發展獎”,首發全國首張具有標準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去年,淮安與英國信諾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為該公司在蘇北醫療投資及技術管理的輻射點。 加強社會治理創新,促進社會和諧安定。今年4月,全國網上信訪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淮安召開,推廣由淮安首創、榮獲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的“陽光信訪”模式。創新社會治理,淮安許多措施獲全國認可。如“1+3”安全監控體系在全國推廣;網格化社會管理獲中國社會管理創新獎;“6+4”情報研判系統獲全國公安基層革新一等獎;“十大維權中心”全省首創;建立全省首家第三方穩評機構…… 去年10月29日,省委書記羅志軍在淮安調研,對“安全淮安”、“和諧淮安”建設給予高度評價:“在全省乃至全國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通訊員 陳忠竹 劉國昌 記者 李先昭)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