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我國海洋事業發展回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9 19:4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記者 羅沙)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以來,我國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依靠海洋科技發展突破制約海洋發展和保護的瓶頸,統籌兼顧維護國家海洋權益,邁出了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轉變的穩健步伐。

    以海洋經濟發展支撐海洋強國戰略

    發達的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支撐,隨著我國海洋經濟呈現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海洋經濟正成為我國經濟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來自國家海洋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多年來的良好增長態勢,全年海洋生産總值超過5.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6%。海洋生産總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9.5%,全國涉海就業人員達到3513萬人。

    近年來,我國海洋産業結構調整力度持續加大,海洋區域佈局不斷優化。在保持近海捕撈、海水養殖、遠洋漁業等海洋傳統産業穩中有增的同時,海洋生物藥物與製品業、海洋可再生能源産業等新興海洋産業得到持續發展。同時,我國海洋服務業快速發展,全國海洋經濟試點工作也在穩步推進。

    目前,我國海洋經濟正處於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關鍵時期。國家海洋局局長劉賜貴表示,必須提高海洋開發能力,優化海洋産業結構,在財政、稅收、投融資等方面支持海洋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同時進一步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提高海洋産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努力使海洋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

    國家海洋局提出,“十二五”時期要努力使全國海洋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2015年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10%,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新增涉海就業人員260萬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貢獻率達60%以上。

    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

    人類對海洋的探索伴隨科技進步而不斷發展,人類對海洋的渴望也推動著海洋科技的不斷創新。

    2012年6月,隨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裏亞納海溝成功潛至7062米海底並開展作業,我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的海底進行作業的能力。2013年,“蛟龍”號成功開展試驗性應用航次,邁出了業務化運行的第一步。

    2014年4月,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凱旋。257名科考隊員在160天考察期間,圓滿完成30項科考任務、15項後勤保障任務,在南極建立了我國第四個科學考察站——泰山站,進一步拓展了我國南極考察的廣度和深度。

    近年來,我國組織開展的多次大洋科考,在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獲得了大量寶貴的調查資料和樣品。我國在西北太平洋海底申請的3000平方公里富鈷結殼勘探礦區獲得國際海底管理局核準。隨著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範順利實施,海洋科技創新不斷深入,我國正在逐步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

    建設海洋強國,必須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發展海洋科學技術,必須著力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

    劉賜貴表示,接下來將搞好海洋科技創新總體規劃,重點在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加強對海洋經濟轉型過程中急需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同時深入開展大洋和極地科考工作,提升我國深海大洋科學研究水平。

    統籌兼顧 堅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

    當前,海洋已成為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聯絡紐帶,在國際經濟、軍事、科技競爭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顯。《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4)》指出,我國在維護海洋權益方面所面臨的鬥爭形勢尖銳複雜。“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挑釁,製造事端;菲律賓在美濟礁問題上無理糾纏,執意推動南海問題司法化。中國海洋維權戰線擴大,難度有所增加。”報告説。

    “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不斷提升對海洋的管控能力,更加有效地維護和拓展我國海洋權益。”劉賜貴説。

    2013年,國家海洋局完成了我東海200海裏以外大陸架部分劃界案的陳述報告,向國內外宣傳我釣魚島和南海立場主張,提交的10個海底地名命名提案獲得國際組織審議通過。

    “釣魚島海域持續保持有效常態化維權巡航,黃岩島有效管控,仁愛礁、美濟礁海域有效值守。自2013年8月中旬開始,中國海警船編隊持續對北康、南康暗沙海域進行了巡航監控。”劉賜貴説。

    據國家海洋局介紹,2013年中國政府公務船完成船舶定期維權巡航執法36個航次,海上巡航262天,巡航範圍覆蓋中國全部管轄海域。其中抵近觀察我南沙群島被侵佔島礁18處,巡航編隊共計50次進入釣魚島領海巡航。

    “我們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劉賜貴表示,將著力推動海洋維權向統籌兼顧型轉變。既要維護我海洋權益,又要堅持用和平方式、談判方式解決爭端,努力維護海上的和平穩定。

責任編輯: 向思敏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