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6月16日至21日期間對英國和希臘進行國事訪問。此訪受到兩國政府和各界關注,這對提升兩國間交往合作將起到哪些積極作用?將給中英經貿合作帶來哪些新的機遇?帶著這些問題,中國政府網6月18日專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馮仲平和前駐英國大使馬振崗,主持人董倩與兩位專家暢談中英關係新發展。 禮賓安排顯示中英關係新趨勢 在談到廣受關注的李克強總理會見英國女王和總理、首相夫婦進行茶敘的外交安排時,馬振崗認為,總理與女王會見是一個高規格的禮賓安排,顯示了英方對中國的重視或者對中英合作關係的期待。 馬振崗解讀,茶敘環節證明中英關係重新走上比較緩和、合作友好的軌道。他指出,英國安排卡梅倫首相夫婦和中國李克強總理夫婦茶敘,是一種比較簡單隨意的交流方式,也是在正式會談之餘,便於兩國領導人建立個人友誼的一種週到安排。 經貿是兩國合作的主線 對於近幾年中英貿易往來的快速增長,馮仲平認為,中英貿易往來與中歐經貿關係有一定的聯絡,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中國和歐洲國家的經貿關係達到了三個第一: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高新技術來源地。從大的框架下可以看到中英的合作及與其他歐洲大陸的合作,主要還是經濟貿易。所以這次李克強總理出訪的主線還是經貿。 在提到中英雙邊貿易額到2020年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時,馮仲平分析,兩國不僅是説要簽多少個單子,還是在探索有什麼樣的合作途徑。一些寫在單子上的項目,比如高鐵、基礎設施建設、核電等,實際上還在進一步開拓,兩國合作潛力很大。中國和歐洲兩個經濟體有30年的緊密關係,回頭來看中國30年的變化和城鎮化、環保、人民幣國際化等當下發展所需,歐洲恰恰是有助中國完成今後30年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夥伴。 雙方金融合作潛力巨大 馬振崗認為,中英相互不嫉妒,沒有地緣政治衝突,兩國關係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礎。此外,兩國經濟互補性強,金融合作潛力巨大。馮仲平説,在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元區債務危機的影響下,英國熱切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英國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海外投資目的地。 在談到對“讓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前面”的理解時,兩位專家和主持人談到,把倫敦金融城打造成人民幣在海外使用、清算等方面的重大市場,是兩國雙贏之舉,中國可以借助倫敦金融城的實力來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遠大目標。 兩位專家解析,中國去歐洲投資為兩件事:一是拿到好的技術、二搞品牌合作,共同開發市場。英國則能夠得到資金並解決在能源、就業等方面的發展問題。 開展人文交流前景廣闊 關於雙方開展人文領域合作,互派留學生規模的增大,兩位專家提出,這不僅是相互學習的教育合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民間文化交流過程。借助此次確定的中英文化交流年等活動,隨著中英總體關係的發展,推廣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把中國原本強大的文化軟力量展現出來。(穆淼)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