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信息經濟促進經濟社會轉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21 15:29 來源: 社科院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當前,以大數據産業為主的信息經濟迎來巨大發展機遇,以信息生産、信息服務為主的新經濟發展模式正改變著傳統經濟格局。“只有加大信息投入強度,才能從根本上減少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有效提高國民經濟發展質量。”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如是説。 

  與傳統資源消耗型經濟發展模式相比,發展信息經濟有助於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那麼,何為信息經濟?我國信息經濟發展現狀如何?未來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推動信息經濟健康發展?

  從局部發展轉向全面發展

  對於信息經濟,學術界目前尚未形成相對統一的概念。楊培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信息經濟是指基於信息技術的互聯網向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滲透形成的,以信息産業為主導,以信息産品生産和信息服務為主體的新經濟模式。信息經濟最重要的成分是服務,隨著雲計算、物聯網、3D技術的進步,信息産品也越來越融入信息服務之中。

  以信息生産、信息服務為主的新經濟發展已引起國家高度重視。2013年,國務院相繼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關於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把促進信息消費、實施“寬帶中國”戰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推進。

  “寬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信息産品‘用得上’,手機與寬帶等資費的下調推動了信息産品‘用得起’。”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張新紅指出,伴隨著信息基礎設施的完善,我國信息社會發展呈加速發展態勢。

  張新紅表示,2013年全國信息社會指數達到0.4712,總體處於從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加速轉型的階段。這其中,數字化生活、網絡化社會對全國信息社會指數提升的貢獻最高,貢獻率分別達到45.74%、34.88%。隨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幅推進,主要信息産品與服務的普及率也快速提高,接近甚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信息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告訴記者,當前我國信息經濟正從局部性發展向全面發展演進,但總體上看,中國只是信息大國,還不是信息強國。

  推動經濟發展向幸福導向轉變

  與傳統工業經濟相比,信息經濟擁有怎樣的優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各种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産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産,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産。”從這個意義上看,信息經濟的興起帶來了生産力與生産方式的深刻變革。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教授陳禹認為,在信息時代,人類經濟這個複雜系統與工業時代的經濟相比,已經有了質的變化,必須立足於今天的實際進行思考和探索。

  姜奇平認為,從産業角度看,信息經濟就是以服務化的方式搞三大産業。信息作為生産力和生産要素發揮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差異化成本,提高差異化收益。經濟的服務化是指農業服務化、製造業服務化和第三産業服務化(指體驗化),通過差異化提高經濟的附加值,降低無謂損耗。

  在學者們看來,這一系列變革意味著,發展信息經濟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姜奇平認為,産業化思路與服務化思路不同,信息經濟的發展推動經濟發展衡量標準從GDP導向轉向幸福導向,從量的增加轉向質的提高,注重以人為本的發展。

  構建信息經濟學理論框架

  信息經濟發展需求向技術創新與經濟學理論創新提出了時代課題。

  楊培芳表示,信息經濟要全面發展,必須重視三個方面的創新。第一是理論創新。要努力突破傳統工業經濟理論,在信息生産力基礎上構建信息時代均衡發展的新經濟理論。第二是社會治理創新。要走出一條發揮“市場決定作用、政府引導作用、社會監督作用”的三元協同治理新路。第三是企業經營創新。要研究互聯網的公共理性和社會化企業運營模式,在信息經濟普惠發展中擴大企業贏利空間,打造營利和非營利、利己和利他之間的莫比烏斯環。

  “推動信息經濟全面發展,需要有明確的中觀經濟思路(把信息化落實為産業發展)作為主導,還需要有明確的宏觀經濟政策思路。”姜奇平認為,技術和基礎設施不足是制約我國信息經濟發展的一塊短板,亟須補強,同時要全面理解創新驅動的內涵,全面發展信息産業。

  與信息經濟發展相比,當前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在關鍵理論方面相對滯後。有學者指出,當前信息經濟學既在微觀基礎理論方面創新薄弱,同時缺乏宏觀經濟理論基礎,對增長、就業和貨幣等關鍵問題缺乏解釋。

  對此,姜奇平表示,為推動信息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在學術研究層面,一要加強差異化基礎理論研究,發展信息經濟的微觀經濟學;二要加強新經濟增長理論基礎研究,發展信息技術經濟學;三要加強對信息經濟的宏觀機理研究,發展信息經濟宏觀經濟學。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