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于1993年,是中國唯一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A類電影節。 9天,380多部中外優秀電影,觀眾人次30萬。22日閉幕的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無疑是一場全民共享的電影盛宴。 但它又絕不僅僅是電影人和影迷的狂歡。連日來,國際國內一流電影企業紛紛落戶上海,科技、金融、互聯網等跨界資源正在聚集。一系列大動作和大項目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隨著電影日益成為上海文化創意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國際電影節這張上海亮麗的文化名片,正顯示出集聚吸附各類産業要素和多元投資、生産主體的強大力量。 圍繞産業鏈 部署創新點 有評論者指出,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中,已經不可能脫離“産業”二字來評價電影的好壞。因此,助推産業發展,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重要辦節宗旨。人們注意到,本屆電影節從頭至尾,都以産業融合的創新思路,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點。 上海國際影視雙節組委會執行副主席兼秘書長、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胡勁軍把電影産業鏈分為前、中、後三段。前段包括人才的教育培訓和儲備,在這方面電影節能做的,是推動電影教育與電影産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最突出的例子當屬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的成立,真正體現了電影節從“造星”向“造人”的轉變,其原汁原味的“加拿大式的電影教學體系”,將全方位實施對接北美標準的高端影視教育培訓。上海大學校長羅宏傑説:“除了明星,我們更要培養了解電影全産業鏈的人才,他們的未來可能是演員,也可能是跨界的導演或製片人。” 製作位居産業鏈中段。為了提升中國電影在製作上的實力,本屆電影節嘗試文化與金融相結合,在國內首度引入英美國家已經逐漸成熟的完片擔保模式,為中小微影視企業規避製作風險。就在本屆電影節上,《如果還能遇見你》、《雙重記憶》兩個項目正式簽署完片擔保合約。同樣是在本屆電影節期間,全亞洲最高端、以頂級錄音棚為主體的數字化電影后期製作中心“立鼎電影后期製作基地”宣佈落戶上海,將在今年8月開始試運營,以先進科技為後期製作保駕護航,預計每年可完成50部大電影、500部廣告片的後期製作。 而所有這些環節,都指向産業鏈末端:文化消費主體。如何拉近市民與電影的距離,讓更多觀眾回到電影院,同樣是電影節必須面對的課題。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閉幕式紅毯首次向普通觀眾開放,通過“粉絲招募”活動,90名“粉絲”來到紅毯特別區,與喜愛的電影人“親密接觸”;“電影中的真善美”影評寫作大賽自6月14日啟動以來,已經收到數百篇影迷投稿,大賽最終將評選出10位“市民影評人”,獲獎者有望成為2015年電影節的“市民選片人”,代表市民選出他們最想看到的電影。更重要的是,電影節組委會將致力於打造“永不落幕的電影節”,在一年中的其它時間全天候、全方位地組織各類影展,培育堅實的電影文化消費市場。 引入多元主體提升核心競爭力 要做碼頭,也要做源頭,是上海在文化發展中的新追求。要做源頭,就不能只有市場沒有生産,只有消費沒有創作。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國有、民營、海外各類生産主體紛紛進入上海,讓人眼前一亮。胡勁軍説:“多元生産主體一旦形成,創作出的作品一定是百花齊放。”有評論人士認為,由此形成的混合業態,將提升上海電影在創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光線影業選擇在電影節期間發佈其發展戰略,攜手陽光七星娛樂媒體集團,成立上海明星影業有限公司,在上海製作面向國際市場的高品質電影。由著名導演唐季禮出任董事總經理的中影國際落戶上海自貿區,開啟混合所有制模式,將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優勢和國際機遇,計劃在未來3年主控投拍10部電影,把好萊塢的技術與中國故事相結合。上影、中影、八一三大國有電影集團在電影節最後一天正式宣佈成立合作聯盟,計劃每年推出一到三部重量級作品。可以想象,這些多元生産主體將探索出新的電影形式和商業元素,而它們之間的碰撞可能産生的文化裂變,更是不可限量。 但這些還不是上海電影産業未來發展的全部主角。“它們是大象,希望它們的成功能夠對更多‘螞蟻’産生標桿意義。”所謂“螞蟻”,指的是眾多中小微影視企業。當年在金融危機中遭到重創的韓國影視業,之所以現在能夠在亞洲乃至世界掀起“韓流”,領軍的正是從當時3000家受到扶持的“螞蟻”中走出的“大象”。胡勁軍以這個例子,來説明“螞蟻”雖小,卻是産業的基礎所在。而上海國際電影節要做的,就是為更多“螞蟻”轉型成“大象”創造條件。 本屆影視兩節期間,兩大市場順應産業發展趨勢正式合併為“國際影視市場”,展出面積達到22000多平方米,為眾多“螞蟻”提供了與“大象”同場交流的平臺。據悉,本屆電影節結束之後,上海還將梳理電影節留下的項目和資源,有針對性地為更多影視中小微企業營造更好的環境。(記者 邵嶺)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