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6月25日電(記者 何偉) 作為國家第一批農業土地開發整理重點項目之一,青海東部黃河谷地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3.5億元,完成建設規模11萬畝以上,部分耕地逐步顯現效益。 青海東部黃河谷地全長325公里,是全省境內僅次於湟水河流域的第二大人口密集區。為了保護耕地、實現耕地佔補平衡,提高土地質量和綜合利用率,改善黃河上遊谷地農業生産條件,2010年黃河谷地百萬畝土地開發整理全面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青海省農業開發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個項目。 青海省黃河谷地湟水流域土地整理開發項目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趙雄介紹,2013年8月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審批相關調整方案,核定項目建設規模63.63萬畝,估算投資21.01億元,比原批准投資增加1.81億元。整個工程的關鍵是解決水的問題。一是通過整理,把旱地變水澆地,坡地變梯田;二是通過開發,並與設施農業、産業發展等相結合,改善耕地條件,提高耕地效益。 “截至目前,黃河谷地土地整理開發項目累計到位中央預算資金近8億元,已完成投資3.5億元,完成建設規模11萬餘畝。”趙雄説,項目工程全部完成以後,可新增耕地20余萬畝,同時通過開發這些耕地,可容納15萬失地農民、生態移民和扶貧移民,為其長遠生計開闢一條新途徑。目前,部分整理開發的耕地已實現“當年耕種、當年收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