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導東部部分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相關部門必須在執行中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則,首要的就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環境優先、結構優化的原則,讓産業轉移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6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産業轉移和重點産業佈局調整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確要求引導東部部分産業向中西部有序轉移。在當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關鍵時期,通過加大中西部地區薄弱環節投資力度,改善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礎設施,為其發展提供産業支持,既拓展了我國經濟新的發展空間,增強發展的長期動力,又有利於促進産業結構升級和區域城鄉之間實現梯度、聯動、協調發展。 引導東部部分産業向中西部轉移,既是當前經濟形勢的客觀要求,也是區域發展戰略的主動追求。首先,由於勞動力、土地等各類生産要素價格不斷上漲,東部地區正抓緊推進産業轉型升級,部分製造業的競爭優勢逐步喪失。這些比較優勢退化的産業和企業,必須在空間上進行區際重組、轉移。其次,我國製造業目前正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雙重壓力。發達國家近年來推動製造業回歸,通過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對傳統製造業進行改造,實現了更高水平、更高利潤率的發展;發展中國家則利用低工資等成本優勢,大量吸引跨國企業投資。我國製造業一方面要轉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領域,另一方面也不能放棄勞動密集型領域的傳統優勢。再次,中西部地區近年來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産業配套能力提高,市場經營環境改善,具備了承接東部製造業轉移的能力。 但是,要讓這一兼顧多重目標的規劃真正實現,相關部門必須在執行中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則,首要的就是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環境優先、結構優化的原則,讓産業轉移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警示,是因為目前中西部一些地方政府在産業招商和産業轉移過程中暴露出不少問題。比如,某些地方為增強吸引力,刻意實施著成本高昂的“低成本戰略”:以生態環境“低成本”為代價吸引“三高”企業;以壓低勞動力價格的“低成本”吸引競爭力較弱的企業;以土地和稅收的“低成本”吸引“空殼”企業。將扭曲的低成本作為核心競爭優勢,雖在短期內能夠取得一定“成效”,但實際難以持續。以勞動力為例,越南、印度等國家的製造業平均月薪只有1000元人民幣左右,柬埔寨和緬甸等國甚至只有約500元人民幣。與其相比,我國西部地區也沒有優勢。從土地和稅收成本看,政府出臺的優惠政策,導致一些企業以投資建廠的名義大量圈地並長期閒置,甚至惡意炒賣賺取暴利,不僅嚴重影響了正常經濟發展,而且造成了大量土地資産流失,這些都不是我們需要的産業轉移。 因此,在引導東部地區部分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絕非被動的“接受轉移”,成為一些原本應該被淘汰産業的“還魂之地”,而是要真正結合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對技術、環境及政策演變有更多前瞻性考慮。 一是通過産業集群戰略形成專業集群優勢。要打破以往相對零散的低關聯度投資格局,從較多關注總量規模向更多關注結構質量轉型,避免“撿到籃子裏都是菜”的做法。只有聚焦長期的集群戰略導向,才能逐步形成兼具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優勢的專業化産業園區。對中西部地區製造業而言,産業集聚並非一定要採取以某個巨型企業為龍頭的“中心—外圍”模式,打造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體的高關聯性、專業化集群,可能更具現實操作性。 二是通過生態開發戰略發揮生態經濟優勢。擁有良好生態環境的中西部地區要充分認識到,製造業發展絕不能、也可以不和環境“作對”。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難以複製和再生的區域競爭優勢。依託資源稟賦、切實保護環境、節約集約用地用水,通過承接産業轉移帶動當地産業結構和經濟發展的生態化,都是中西部地區在承接製造業轉移過程中必須堅守的底線。 三是通過全程服務戰略建立經濟發展良好的“軟環境”。少數中西部地方政府人員認為,“缺少知名度”是目前招商難的難題。但實際上,“名聲不好”才是導致一些地區招商不易的主要原因。今後,中西部地區的整體“硬體”環境將進一步提升,這就要求當地必須通過實施為外來企業全程服務的戰略,建立和改善當地品牌。地方政府在招商階段不要許不負責任的承諾,在企業進駐後則要積極兌現承諾,更不允許對外來企業“關門打狗”。同時,還應積極為外來企業的持續成長搭建平臺,提供必要的政策服務和支持。各行業企業家之間的“口碑效應”,將會幫助地方吸引更多企業前來投資,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化 成 盤和林)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