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8日電(記者 潘瑩)26日至27日在新疆烏魯木齊舉行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研討會上,來自20多個國家百餘名專家學者高度評價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認為振興這條曾經繁榮數個世紀的商貿走廊、文化通道,能夠更好地推動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促進不同種族、信仰、文化之間和諧相處,共享和平、共同發展,給沿途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和好處。 埃及前駐華大使穆罕默德·賈拉爾説,當今世界充滿了戰爭和衝突,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將成為一支蠟燭,通過強調貿易、投資和文化交流,來照亮通往和平和諧世界的道路。 土耳其著名非政府組織馬爾馬拉基金會主席阿坎·蘇威爾對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五通”政策非常讚賞。他説,自古以來,絲綢之路的特點是在各國共同的優勢、平等、寬容和經驗分享的基礎上,做到互利互惠和互相信任。在過去,絲綢之路僅僅由駱駝承載運輸的重任,那麼在今天,我們為什麼不能用航空、鐵路和高速公路將絲綢之路貫穿始終,從而打造“鋼鐵絲綢之路”呢? 吉爾吉斯斯坦戰略研究所所長塔蘭特·蘇爾丹諾夫説,中吉關係具有堅實的基礎,有上千年的歷史。中國國家領導人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在吉爾吉斯斯坦社會中得到積極回應。我相信,吉爾吉斯斯坦將會為實現該提議貢獻自己的力量,調動地區資源,致力於提高人民的福祉。 《白俄羅斯思想庫》雜誌主編瓦季姆·基金認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合作的倡議和發展的概念,它的實施完全依賴於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現有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依賴於已建立的有效的地區合作平臺。一方面絲綢之路經濟帶繼承著古絲綢之路開放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它也借鑒了亞洲國家開放的區域主義經驗,使之充滿了吸引力。絲綢之路經濟帶並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形成,同時又是對已有合作的延續。 烏茲別克斯坦網站主編謝爾蓋·庫爾班諾夫説,我們的祖先在2100多年前就已經建立了這樣的相互關係:彼此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這些都是應該鼓勵和繼承的優良傳統。因此,中國發出的以建設性行動來發揚絲綢之路精神的倡議,表現出了智慧、遠見卓識和全球視野。 波蘭信息與外國投資局主席代表、波中經濟合作中心主任俞洋認為,中國現在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地方和全球多邊進程中,多邊主義不僅深深植入到中國新的對外政策理念中,也成為一項經得起驗證的有效政策。作為歐盟第六大經濟體的波蘭,同中國一樣,正在走經濟轉型、改革開放的道路,雙方合作發展機會很大。 兩天前,在被稱為“人間奇跡”的吐魯番坎兒井參觀時,俞洋向記者談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這一戰略構想時有感而發:當正能量遇見正能量,還有什麼人間奇跡不能被創造?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