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找準重振“海上絲綢之路”的坐標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3 20:02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海口7月3日電(記者夏冠男、王暉余)海南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的指引下,正加快完善發展規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漁業和油氣資源開發,找準重振“海上絲綢之路”的坐標,爭做“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

    作為重要的補給站和中轉樞紐,海南島從宋代開始進入航運繁榮的鼎盛時期。無論是“世界一百座歷史文物燈塔”之一的臨高角燈塔,還是南海打撈出的大量中外沉船,再到聚居在海南南部的回族居民,都證明了海南在古代對外貿易、對外交往、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海南國際旅遊島國家戰略的提出,以及中央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海南又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海南如何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服務?海南省省長蔣定之説,要找準重振“海上絲綢之路”的海南坐標,在對接與服務中,進一步增加海南經濟的開放度。

    海南省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王勝説,除了極其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海南還擁有國家政策、外交平臺、僑務資源三大優勢。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國家政策先行先試和對外開放特殊政策方面是其他省區無法比擬的,加之經濟特區、海口綜合保稅區、洋浦保稅港區等特殊優惠政策的疊加,海南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的政策優勢明顯。

    同時,我國周邊外交、多邊外交的重要平臺——博鰲亞洲論壇將在服務國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戰略方面有所作為;依託友城資源搭建的島嶼觀光政策論壇、依託民間對非合作機構搭建的中非合作圓桌會議平臺,也是開展對外友好合作的重要平臺。另外,在東南亞擁有200多萬瓊屬華僑華人為海南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深厚的人文基礎。

    在港口貿易方面,海南已經開始發揮對外輻射作用。擁有2個30萬噸級泊位和500萬立方米油品儲罐的洋浦港油品碼頭,已經成為第一個服務於中國南部和東盟國家的原油和成品油儲運基地等。

    海南在海上絲綢之路的旅遊潛力不容忽視。目前海南郵輪已開通三亞至越南航線、海口至西沙航線、海口至香港航線。目前,三亞市在8萬噸郵輪母港基礎上,正在建設23萬噸級的郵輪碼頭,在條件具備時,可以開闢赴印度洋和太平洋周邊國家的郵輪航線,同時形成環南海郵輪旅遊圈。

    在港口、航空、管道、通信、輸電線路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海南正下大力氣把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海口港打造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航空、航運中轉樞紐,形成海空立體互聯互通的大格局。三沙市也在基礎設施建設、漁業和油氣資源開發方面抓緊推進工作,力爭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服務基地和戰略支點。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説,通過挖掘自身優勢,準確定位在“絲路”建設中應扮演的角色對海南來説尤為重要。通過積極參與泛北部灣經濟圈、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深化瓊港澳臺合作,全面融入中國-東盟自貿區,利用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才能充分發揮海南的優勢,打造“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作用,為進一步促進南海周邊國家和地區開展區域共同開發,深化海上經貿合作提供重要的戰略支點。 

責任編輯: 黃林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