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可以寬恕 不可遺忘——訪海外抗戰紀念館發起人方李邦琴 新華社舊金山7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徐勇)回溯70多年前那場戰爭,記憶中只有線條,沒有色彩。 線條歷久而彌新,讓第一座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發起人、舊金山華人活動家方李邦琴落淚。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中華民族投入全面抗戰,方李邦琴當時2歲,身處西安。那以後8年,直到抗戰勝利,她一直生活在那座中國西部城市。 她記得,5歲那年,3個哥哥決意中斷高中或大學學業,志願從軍。她記得,媽媽拉著哥哥試圖勸阻:“不要去、不要去……” 家事記憶、歷史沉重,她幾次停頓,擦拭淚眼…… 她記得,抗戰時期最響亮口號之一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方李邦琴在今年7月7日、即全民族抗戰爆發77週年紀念日,宣佈捐出舊金山市中心唐人街一座將近1000平方米建築,啟動籌建海外第一座抗戰紀念館,擬定明年9月開放,迎接抗戰勝利70週年。 方李邦琴説,從今年1月開始醞釀紀念館事宜,她3次回中國大陸,先後訪問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武漢“中山艦”博物館、山東臺兒莊大戰紀念館。今後一段時間,她打算訪問長沙會戰和上海淞滬抗戰舊址…… 她感慨,抵禦外族入侵,先輩們“沒有必勝把握,但有成仁的決心”。 所以,方李邦琴認為,海外抗戰紀念館理應傳遞信息,不僅展示外族殘暴及國人所受屈辱和苦難,更要宣示中華民族抵禦侵略時不屈不撓的精神和氣節。 按照她的説法,“強權可以改變歷史,不可以泯滅歷史真相”。紀念館主旨,就是維護歷史真相,傳承歷史,傳揚華僑愛國傳統,包括海外為抗戰捐獻第一架戰機出自舊金山地區,以及中國與美國是反法西斯盟友。 方李邦琴設想,舊金山唐人街作為旅遊“熱點”,遊人如果能在紀念館前駐足幾分鐘,相信可以獲取一些信息;如果能進入並參觀紀念館,可以更多了解歷史。 在她看來,歷史不應單純觸發悲情,而應推動進步。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民族復興。 契合這一認知,應方李邦琴請求,一位95歲抗戰老兵為紀念館題字:“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族復興”。 方李邦琴希望公眾捐款可以“一人一元”,參與紀念館建設,共同維護抗戰歷史。紀念館籌備委員會設有專門網站,接受社會募捐同時招募志願者,協助收集史料、故事和照片等資料。 方李邦琴贊成一種説法:可以寬恕,不可以遺忘。但她私下承認,她其實無法寬恕,因為不可能無條件寬恕,因為一些人曲解歷史。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