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代農牧業 確保糧食和食品安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5 20:2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于文靜)七月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萬畝油菜花泛著金黃,青翠的小麥延伸到天邊。近日,記者深入祖國東北邊陲的海拉爾農墾,探究“大糧倉”發展現代農牧業,確保糧食安全和農産品質量安全的新思路。

可持續大農業確保糧食安全

在特泥河農場,剛出鍋的饅頭麥香四溢、口感筋道,奧秘在於麵粉來自用有機肥種植的優質小麥。

記者在農場的有機肥廠了解到,以牛糞為原料,採取生物菌培育合成技術,經過發酵、翻拌,殺菌、殺蟲、除臭,該廠每年可生産有機肥1萬噸,用於種植小麥和改良土壤等。

發展有機肥生産是海拉爾農墾發展可持續農業的縮影。面對人增地減水缺的現狀,“如何種地”是糧食産區面臨的大問題。在海拉爾農墾,通過採用保護性耕作方式、節水灌溉、農機耕種和植保等措施,現代農業穩步推進。

2013年,墾區糧油總産18億斤,人均生産糧油15萬斤,位居全國領先水平;機械化率達99%,種植業科技貢獻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22個百分點。

“呼倫貝爾市87%是森林、草原、濕地,工業污染少,畝均化肥用量低,有生産綠色食品的極佳環境。”海拉爾農墾集團公司總經理胡家才説,優質小麥、優質雙低油菜籽等八個農畜産品獲得內蒙古自治區名牌産品稱號。

除了“如何種地”,“誰來種地”也是挑戰。特泥河農場場長張紹勳説,機械耕種可大大減少人工,目前農場人均管理300畝地,今後還有提升空間。同時,機械種田人均年收入3萬多元,也在吸引年輕人回歸,成為後備力量。

現代化養殖方式提升質量安全

在上庫力農場現代化擠奶廳,記者看到,30頭牛可以同時擠奶,3名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為奶牛乳頭消毒,套上吸奶器,取樣留樣。

“機器上裝有識別系統,哪頭牛得了乳腺炎、打過抗生素,能自動識別並禁擠,每頭牛擠的奶都是可追溯的。”農場0309奶站站長唐立軍説:“這種方式更省人工,通過訂單生産,每斤牛奶價格比散奶高5毛錢,有利於奶農增收。吸奶器頻率和小牛吸奶頻率一樣,奶牛更舒服。”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肉蛋奶的需求持續增加,對質量安全提出新要求。海拉爾農墾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新建兩座高標準現代化奶牛場;推廣三河牛改良;大鵝、肉雞養殖快速發展。2013年,墾區牛奶總産35萬噸,肉類總産1.67萬噸。

此外,海拉爾農墾還著力加強生態和民生建設。推進優質牧草種植,緩解天然草原嚴重超載的壓力。推動奶牛進場飼養、養殖生産區和職工生活區分離,小城鎮建設成效顯著。

發揮“國家隊”作用增強農業戰略産業掌控力

海拉爾農墾是近年來我國農墾快速發展的縮影。當前,農墾用佔全國4.5%的耕地面積,生産出超過全國7%的商品糧,糧食畝産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20多公斤;打造了國內覆蓋面最廣的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農墾經濟連續10年實現12%以上的增長,3大墾區集團年營業總收入超過1000億元;在農業“走出去”中發揮著引領作用……

“在‘非典’、汶川地震等應急時刻,農墾第一時間完成國家指令,發揮了抓得住、調得動、能應急的‘國家隊’作用。”農業部農墾局局長王守聰説。

記者在特泥河、三河、拉布大林、謝爾塔拉、上庫力等農場採訪時,一些基層幹部也反映,墾區發展還存在生産經營管理相對粗放,防災減災能力不強,與地方關係有待理順,農墾辦社會的職能有待剝離,開拓市場能力有待增強等瓶頸。

王守聰指出,農墾要著力解決好這些問題。未來5至10年,要著力提升農墾“大糧倉”,打造“國際大糧商”,發揮農墾國有經濟的引領作用,增強國家對農業戰略産業的掌控力。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