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中考"符合"新常態" 産業結構調整支撐增長動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16 16:08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核心觀點:經濟“中考”揭榜,GDP增速保持在7.4%的水平,整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仍處在“合理區間”內,符合市場和公眾的預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客觀反映。

資料圖片:IC/東方IC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14年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增長7.5%。

    經濟“中考”揭榜,GDP增速保持在7.4%的水平,整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仍處在“合理區間”內,符合市場和公眾的預期,這也是經濟“新常態”下的客觀反映。

    當前,中國經濟處在“三期疊加”(增長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時期。按照傳統思維,一旦經濟出現持續性下行,政府總會採取“總量刺激”政策。然而,新一屆政府在反復釋放“經濟增速放緩處於可容忍範圍”信號的同時,有條不紊推進既定的經濟步調。上半年,國家層面刻意降低了以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力度,整體範圍內的經濟刺激計劃沒有出臺。

    先看宏觀經濟數據。農業生産形勢較好(全國夏糧總産量13660萬噸,增長3.6%。);工業生産增長平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8%);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高位放緩、市場銷售穩定增長、進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居民收入繼續增加……消費和出口形勢在調整中受益匪淺,貿易方式、貿易額度、貿易區域更加合理化,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經濟質量。

    再看經濟增長結構。2007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一個百分點,拉動就業不過85萬人,而2013年,中國1%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卻能提供17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其中一個重大變化是2013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了第二産業,達到46.1%,而且今年上半年該比例提高到了46.6%。這足以説明,雖然經濟增速放慢,但經濟質量正逐步加強。

    最後看經濟增長動能。雖然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長只有17.3%,但經濟增速依然達到7.4%,需求結構中的最終消費佔比為52.4%,説明國內投資收益率呈現邊際遞減態勢,投資刺激經濟的動能日漸減弱,作用於消費的因子開始得到激活。再看利率,儘管時下經濟增速是2007年的一半,但貸款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當時相比都相差無幾。經濟運行已經開始顯露“新常態”的正面脈象。

    更重要的是,在市場倒逼的作用下,産業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正孕育著重大的突破。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所説,産業領域中的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消費領域中的網購、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投資領域中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些産業發展勢頭良好。企業層面上,凡是具有創新能力而且勇於創新的企業增長勢頭都不錯;産品層次上,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自主産品發展勢頭同樣強勁。

    以上這些説明,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撐經濟增長的動力要遠大於下行的壓力。立足於經濟“新常態”的清晰背景,我們有理由期待,基於“去産能化”和産業轉型升級的要求,下半年將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推動服務業的擴張,並促使傳統産業尤其是國有壟斷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方式引入新的競爭因素,使中國經濟有能力、有潛力、有迴旋餘地,有條件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子房先生)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